142.第一百四十二章(2 / 2)

就在這時,康熙臉帶喜色,朗聲道:“朕之幼子,十七阿哥胤福,天資聰慧,乖巧伶俐,中宮嫡出,封和碩容親王。”

話音落地,引起眾人陣陣驚歎聲。

太子眉頭緊蹙,隱晦地掃了一眼胤福,心生厭惡,不過是一個賤人生的孩子,憑什麼也能夠稱之為中宮嫡出?

隻是為了大計著想,他沒吭聲。

胤褆卻忍不住了,站起身來,借著酒意說道:“皇阿瑪,兒臣不服氣。”

“小十七不過是一個繈褓嬰兒,就有了親王爵位在身。兒臣為大清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卻還隻是一個光頭阿哥。”

見狀,康熙心如明鏡,眸光不由暗了暗,看向太子,反問道:“太子,你也是怎麼想?”

太子麵上淡定從容,掛著淺淺笑意,“皇阿瑪,兒臣不敢。皇恩浩蕩,皇阿瑪君臨天下,一切皆由您做主即可。”

“好!這才是朕的好兒子。”

康熙大笑,讚賞不已,實則看著太子滴水不漏的應對,心中暗暗生了提防之意。

這時,早就跟康熙通好氣的靜姝開口道:“皇上,大阿哥說得也在情在理,都是一家子骨肉,厚此薄彼可不好。”

眾人激動的目光看向皇後,沒想到皇後居然會為他們說話,感激涕零。

康熙思索片刻,開口說道:“既然皇後提議,恰逢胤福滿月,就來一個雙喜臨門,眾阿哥接旨……”

一行人雙膝跪地,眼神中飽含期待。

隻聽康熙說道:“封皇長子胤褆為多羅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為多羅誠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禩,俱為多羅貝勒。”

“兒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人舉杯痛飲,“願大清國富民強,興旺昌盛。”

看著他們的狂歡,太子渾身散發著低氣壓,像是暴雨來臨前的寧靜,眸光明明滅滅,唇角拉直,心情極喪。

宴會過後,胤褆興高采烈,在一眾阿哥中格外地神采奕奕,喚著兄弟們改日來他府裡慶祝慶祝。

今日,多虧了胤褆打抱不平,述說委屈,他們才能跟著撿漏,是而滿臉笑容答應了胤褆的邀約。

這時,胤褆又跑過來到太子麵前幸災樂禍,陰陽怪氣地說道:“太子殿下要不要也來?平日裡太子總是獨來獨往,也該改改你那驕傲的脾氣,和兄弟們多聚聚。”

太子眼神晦暗,僵硬地扯了扯嘴角:“不用了,孤還有事。”

就知道會是這個答案,胤褆冷笑一聲。

“我真是可憐你,縮在毓慶宮一角,像是被拘在籠子的困獸一樣,哪裡知道外麵的天空究竟有多大?”

太子沒吱聲,隻是默默地回到了毓慶宮,就連想要過來獻媚爭寵的李佳氏都被他趕出了書房。

看著毓慶宮的一草一木,一枝一葉,他心緒翻滾,心裡有著無窮無儘衍生出來的黑暗。

轟的一聲。

案桌上精致華貴的擺設全部被他丟了下去,散落一地,摔得四分五裂。

什麼身份貴重的太子殿下,什麼卓爾不群的中宮嫡子,他不過是皇阿瑪的一顆棋子,被皇阿瑪用來收服漢人的棋子。

昔日,正處於三藩之亂,動蕩不安,皇阿瑪的兒子一個接著一個沒了,為了安撫民心,為了拉攏漢臣,皇阿瑪這才立了他為太子。

可這些年來,皇阿瑪一直將他高高捧起,所有奴才都順著他奉承著他。

在他的認知裡,那些阿哥們不過是臣子,本就低他一等,無需靠近。

可隨著他一天天長大,子壯父老,許是讓皇阿瑪生了忌諱之心。

皇阿瑪不許他出宮建府,打壓他在朝堂上的勢力,大肆分權給其他阿哥。

這些也就罷了,他可以忍受下來,頂住壓力,終有一日可以登上皇位。

可自從看到皇阿瑪對瓜爾佳氏疼得如珠如寶的樣子,他便已經明了,一切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最後所有都會離他而去。

今日宴會上他看得分明,皇阿瑪怕是屬意胤福啊!

就連大封皇子阿哥爵位,不過是為了堵住悠悠諸口,更多的是想要讓那些人製衡於他。

好給機會能夠讓胤福成長起來。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一眨眼,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年。

又是一年盛夏,康熙帶著靜姝、胤福還有皇子阿哥、未出嫁的公主等到暢春園避暑。

胤福小家夥非要鬨著跟靜姝一起睡,被康熙好說歹說才哄走了。

雲雨初歇,靜姝手都快抬不起來了,靠在康熙懷裡,迷迷糊糊,心神不寧。

“三郎,不知怎麼地,我最近總覺得心裡有些不安穩,不太踏實。”

康熙把玩著她白嫩纖細的手指,眉眼含笑,“是不是最近福兒太鬨騰了,沒睡好才會這樣?”

“也許吧。”

靜姝垂下眼簾,總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