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駕到, 行跪拜大禮!”唱名的太監扯著嗓子,聲音之嘹亮,整個大殿都聽見了。
“吾皇萬歲, 萬萬歲!”所有人下跪,服服帖帖迎接帝王的到來。
皇上好似完全沒反應過來,神思不屬的盯著蘇葉的方向, 臉色僵硬, 眼中情緒如翻江倒海。
“陛下?陛下?”身邊的太監等了一會兒, 沒等到皇帝叫起,忙低聲催促。
跟在皇帝身後一起進場的眾臣, 都不由奇怪,微微抬頭,想看看皇帝怎麼了,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
皇帝陡然從回憶中驚醒, 眼底全是驚懼和不確定,看了身邊太監一眼,再看向殿外明媚的陽光, 這才敢重新把視線放在蘇葉身上。
隻一眼,他就確定了, 自己看到的並不是鬼魂,而是切切實實的人, 一個叫他怎麼也想不到會出現在這裡的人。
“那,是誰?”皇帝咬著牙, 問出了這句。
貼身太監一愣, 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起先並不理解,緊接著瞳孔緊縮, 脫口而出,“太子爺。”
皇帝心一顫,這太監是從小在他身邊服侍到大的,自然沒少見到先太子。
隻不過奴才麵對主子,可不敢光明正大打量其麵貌,是為不敬。
加上又十幾年過去,他從未往這方麵想過,一時還真沒反應過來,待仔細觀察,就發現那人竟然和先太子,不,先義忠親王長得七八分相似,不由愣在了當場。
這事可真叫人啼笑皆非,義忠郡王那個親子長的不像,偏出現了一個外人,竟那般想象。
“莫非是......母家人?”太監咬了咬舌頭,疼痛刺激得他清醒一點,甩開瞬間出現在腦海裡,那些神神鬼鬼的猜想,輕聲試探道。
反正肯定不會是什麼先太子轉世投胎,是的,絕對不可能!
皇帝理智回籠了些,看那位次,一眼就確定,這是林如海之子林墨玉,和先太子母家沒有任何關係。
既如此,為何如此想象?!
兩人不同尋常的反應,讓身後跪著的官員忍不住好奇,一個個豎起耳朵聽。
離得近的都是重臣,也幾乎是老臣,十幾年前就在朝堂的,也有好幾人。
聽到驚呼聲,不由仔細去看蘇葉相貌,然後齊齊倒抽一口涼氣,怎麼會這麼像?
這要是被太上皇知道,還不知出什麼變故呢。
剛這麼想,後來就傳來唱和聲,“太上皇駕到!”
皇帝眼中閃過一抹凝重,看了蘇葉一眼,轉身準備接駕。
與他心情完全相反,場上眾位學子被剛剛的靜默弄得七上八下的,每個人都戰戰兢兢,生怕出什麼差錯。
皇帝遲遲不叫起,讓他們產生了莫大的心理壓力,五月的天,完全可以稱得上涼爽,有些人額頭後背竟冒出細細密密的汗。
皇權社會,上位者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他們作為讀書人,最是敬畏皇權。
剛剛皇帝一語不發,眾人又都低著頭,不敢觀察皇帝神情,隻能在心裡猜測,可不就越猜越慌嘛!
唯一不受影響的,就是蘇葉了。
這是早就預料到的事,隻是她沒想到,皇帝竟然這麼大反應,所以是心虛嗎?
太上皇的到來,打破了這一殿的壓抑,眾人心裡齊齊鬆了口氣,還以為剛剛皇帝沒反應,是等著太上皇駕臨呢。
太上皇坐著轎攆,直接被抬到殿上,此時他好似又一副沒完全好的模樣,不知道是為了迷惑誰。
但反正,作為宮城內唯二的主子,皇帝早就知道,太上皇好了很多,甚至能起身走動了。
這都要歸功於淩雲子道長的丹藥,想到這個,他就又愛又恨。
淩雲子幫他煉製丹藥,讓他十幾年從未生過病,精力充沛,不然也不能和太上皇鬥這麼久。
可淩雲子也幫太上皇啊,要不是他,說不定太上皇早就死了。
要是如此,他何以見到一個長得像大哥的人,就心神懼顫呢,還不是擔心太上皇麵對失而複得的‘大哥’失去理智,非要把他拉下馬,把皇位讓給一個野種!
是的,皇帝已經認定了,林如海這所謂的嫡長子,一定是先義忠親王流落在外的野種,或許是外室所生,亦或許是東宮哪個不起眼的女人生的,沒有被先義忠親王承認,生下來後就送出去。
嗬,林家倒是忠心,竟然還幫著他那死去的大哥養孩子。
皇帝磨了磨牙,看向太上皇的視線意味不明。
這個老家夥,是不是也知道呢?不然為什麼今天出現在這裡?
肯定是擔心他見到那人的孩子,然後做什麼,乾脆過了明路。
這麼想著,皇帝心裡越發厭惡賈家和林家,在他看來,林墨玉會出現在林家,一定是賈家這個太上皇心腹兼先太子門人送過去的,讓林家負責養。
好!好!好!真是好算計!
等他騰出手來,一定要狠狠教訓這兩家,讓他們知道,什麼叫一朝皇帝一朝臣,敢背著他這個皇帝,做出如此違逆之舉,這兩個家族沒有再留下的必要!
太上皇沒有看皇帝,眼神隻盯著第一排第一位,眼底都是懷念與動容,“平身吧,朕隻是來看看。”
頓了頓,他示意皇帝,“殿試快開始了吧,不要耽誤吉時。”
皇帝應了一聲,緩緩坐上主位,表情重新變回平靜,“開考!”
殿試隻需要考策論,題目用巨大卷軸書寫,陳列在大殿四處,無論哪個角落,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本次殿試的題目是水利,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往年十次殿試,至少有兩三次會用到這個題目。
所以題目一出來,所有人心裡都有數,這個題目他們至少寫了無數遍。
但問題是,除了他們,曆代考生也都有寫,即便不是在殿試,鄉試會試中也時常出現。
因此這個題目想要出彩,就非常難。
畢竟很多人都會在進學的時候,一遍遍寫這個題目,然後一遍遍打磨。
加上能考中會試,進入殿試的,都是全國最頂尖的人才,學問必定不缺,精心打磨過的文章,自然不會差了。
因而想要在這一群優秀學子中脫穎而出,除非觀點足夠新穎,是前人從來提出過的設想。
但科舉出現至今幾百年,這個問題被翻來覆去研究,什麼觀點都該被人想到了。
因此在最近十幾年的科舉中,已經越來越少用到這種普遍性的考題。
從想法中卷不出來,考生們隻能憑文章華麗程度,寫的那叫一個錦繡堆砌,辭藻華麗,但這是策問,又不是讓你寫駢文,大唱讚歌,華麗有什麼用?
因此像水利,農耕等方麵的題目,已經越來越少出現了。
可學子們為了保險,這些題目進學的時候還是會一遍遍寫,這不就用上了。
那些有準備的學子,見到題目,麵上頓時大喜,下筆如飛。
而一些原本沒怎麼準備的,也不慌,心裡打好草稿,也很快動手。
唯獨蘇葉,看著題目陷入沉思,不是想不出寫什麼好,而是疑惑今年的題目為何如此特彆?
是的,特彆,完全不符合皇帝的性子。
殿試的題目,都是皇帝臨時決定的,壓根不用和大臣商量,所以這個題目必定是他想出來的。
一個完全區分不出效果的題目,和他十幾年來出題的風格完全不同,以往都是怎麼偏門加細節,轉變的太突然,怎麼看怎麼不對勁。
突然,蘇葉想到月前收到的一條消息,皇帝對東北糧倉非常感興趣,還曾詢問過朝臣,“為何那片黑土地肥沃,以前的人隻知道漁獵,而不事生產呢?”
左右大臣想也不想回答,“那些蠻夷之人,哪裡懂得耕作。”
這或許算一個理由,但東北平原在曆史上,也不是沒有成為中原王朝一部分的時候,那時候朝廷為了統治這片地區,應該能想到遷移一部分百姓過去。
而事實上,東北平原也確實有不少漢人,隻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漸漸改變了,不再耕種,也上馬漁獵。
這就很奇怪了不是嗎?
可皇宮中並沒有相關記載,以至於具體原因不明。
也有朝臣想到,“要耕種,首先得有河流。東北好似不缺水資源,有四大水係。想來是之前的人沒有修建水利工程,導致河流旱澇不合理,不利於耕種。”
蘇葉睜開眼,大概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東北的水利建設,確實是近幾十年完善的,尤其是這十幾年,為了圈出的地能更好灌溉,糧商會可是花了不少本錢在水利設施上,也才能讓東北平原變成沃野。
之前水流是有,但因為人心不齊,各自為政,且都習慣了遊牧的生活方式。誰也沒辦法從上流到下流,建立一個龐大的水利工程,以至於四條水係都沒有善加利用。
皇帝之前十幾年都沒關注過,此時突然想起,大概是為了河套地區,那裡常年乾旱,水資源匱乏,降水量又少,不適合種植。
而他大概是覺得,既然東北平原能改造好,雲貴高原更是糧食出產的重要基地,西北一帶雖然貧瘠,卻也不是完全沒有水源。
尤其黃河還從這裡過呢,就算不為了農耕,治理好了,不讓下遊變成懸河,時常泛濫成災,也絕對是值得流傳千古的豐功偉業!
皇帝這是急了,在發現太上皇身體逐漸恢複,可以出來掌權,而自己好似功勞不夠顯著,沒法把太上皇徹底趕回後宮,頓時心慌了。
這些年雖然大楚發展的不錯,一派欣欣向榮之態,國庫豐盈,天災人禍雖然有,但很少發生流民背井離鄉,因為救災往往很及時。
但這些好似和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關係不是很大,他居住深宮,所作所為都在和太上皇爭權奪利,剩下的也不過是無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