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 第四百九十九章紅樓潛龍在淵113 關……(2 / 2)

屆時,她會響應全社會號召,對整個朝廷進行從上而下的改革,讓其適應工業社會進程。

目前蘇葉已經擁有第一批這方麵的人才,無論建多少所學校都不會缺老師,更不會卻生源。

能上學認字,老百姓怎麼可能不願意呢。

隻要學費不太貴,他們咬緊牙關也願意送孩子們去上學。

再有宣傳部的安孟文會幫忙,爭取讓全大楚百姓都知道,新學校是教什麼的,學會了就可以輕輕鬆鬆賺錢,不用下地乾活,多好。

即便不能當官,也是無數百姓的追求了。

蘇葉有錢,已經多到數都數不過來,不需要朝廷支持,就能做到普及教育,那又有什麼好猶豫的。

而這件事隻能交給陳景軒,海島上的學校就是他一手籌建起來的,此時也是得心應手。

陳銘跟在父親身邊,知道他在做些什麼,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當然不會強求。

而他正好也需要大展拳腳的機會,以前在宮裡,他一直小心翼翼,什麼都不敢做。

現在有機會自己當家做主,萬分高興,也沒想過讓父親插手。

父子倆達成共識,都很滿意,決定儘快給兒子辦婚事,宋將軍可不等人。

宮外熱火朝天,宮裡則要冷清的多。

太上皇知道蘇葉做的事後,頭疼不已,思考許久,還是讓夏金忠請她過去,借口是一起用晚膳。

“你真決定這麼做?不怕他們反客為主?”太上皇嚴肅問道。

“有我在,他們沒機會!”蘇葉認真道,“如果我的子孫不爭氣,被他們反超了,最後入主中原,也還是我徒家血脈,不是嗎?”

最重要的是,他們出去,蘇葉要求帶著一整套教育體係過去。

也就是說,他們在外麵,接受的也是華夏傳承了五千年的思想和文明,那就是同根同源。

大楚未來有可能不複存在,但華夏文化傳播的越廣越好,最好成為全世界都要接受的文化和思想。

學漢語,講論語,出口之乎者也。

嘖,滅國算什麼,滅文化才有意思呢。

當然了,蘇葉也沒那麼霸道,就是想華夏文化滲入到世界各地,所有人學習自己國家文化的時候,也接受華夏文化的熏陶,多好!

畢竟他們可是講究和而不同,兼容並蓄,而不是排斥打壓,不是嗎?

太上皇想不到這一層,見她堅定自信,也就不再勸了,隻道,“等晟兒那孩子在天竺站穩腳跟,老四一家就交給他吧。”

倒不是對徒機心軟了,就是覺得徒晟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做國主也寂寞,他的那些兄弟過去與他作伴,全當廢物利用了。

“可以,”這不是什麼大事,蘇葉同意下來。

見她答應,太上皇心裡卸下一塊大石頭,開始關心起戰事來,“什麼時候開戰?”

“一月後吧,”蘇葉想了想,“糧草已經準備好,從周邊挑撥過去了。”

“兵馬也已經從大漠和西域出發,屆時我去與他們會合就是,”戚若道。

“戚家人要不要調來京城,大漠畢竟苦寒,”太上皇關心了一句。

“不必,”戚若緩緩搖頭,“他們要是想,自己會爭取。”

戚家大部分都是武將,按照蘇葉的規劃,未來幾年都不缺仗打,他們在軍營正如魚得水,哪肯來京城當富貴閒人。

就是老一輩,也更願意在東北老宅,教導兒孫,反正他們已經習慣了東北氣候。

太上皇看了蘇葉一眼,見她沒什麼反應,知道以她的心性,不會忌憚戚家。

隻是他也擔心,等到下一代該怎麼辦?

他們能壓製戰功赫赫的戚家嗎?

“放心吧,我心裡有數,”蘇葉道,她和戚若的孩子,怎麼可能差。

就算天生愚鈍,她也能從係統那裡購買開智丹,搞一個學習係統都是可以的。

再加上她從夏洛克那裡學到的思維宮殿等學習方法,還培養不出一個合格繼承人,就該一頭撞死了。

從太上皇宮殿出來,蘇葉主動牽起戚若的手,兩人一起漫步在寂靜的宮道裡。

高高的宮牆,幽長的宮道,在黑夜裡遮住大部分天空,顯得幽深靜默。

如果是一個人走在這裡,難免心生恐懼,但兩人手牽手,隻覺安靜閒適。

“明日可有事?”戚若聲音輕柔,看著蘇葉的眼神充滿愛與占有。

“無事,可陪你,”大婚原本就有三天假期,今天處理了宗室,剩下的可以放一放,一天時間耽誤不了什麼。

“嗯,那我們去演武場比武?”戚若眼前一亮,興奮道。

蘇葉轉頭看他,笑歎道,“誰約會是打打殺殺呀。”

今天殺人還不夠嗎,明天還要動刀兵?

“哦,那我們去乾什麼?”戚若也不在意,隻要和她待在一起,怎麼都好。

雖然蘇葉處理事情,也一直讓他待在身邊,可阿葉的注意力在不在他身上,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出宮逛逛吧,”蘇葉做了決定。

自從宣布繼位那天,她就好久沒出去了,想來這段時間,京城發生很大變化。

比如報紙出現了,還有專門建造提供各種表演的劇院,京城郊外劃出一大片土地興建科學院以及工業園。

科學院是由林如海負責的,一部分人員是海島學校培養出來的,一部分直接從糧商會剝離出來。

裡麵的農學研究院整個搬過來,隻留下一些技術骨乾,支撐糧商會的發展。

而科學院除了農學相關研究,還有工學,理學等各門學科。

不是都放一起,是相對獨立的幾個研究院,隻是安排在一處罷了,另外工業園在不遠的地方,研究出結果,能立馬實驗。

這個工業園,蘇葉打算建成覆蓋全產業鏈,依托於研究院,作為全國領頭羊的存在,引領全國相關產業實現產業升級發展。

每個科學院都有院長負責管理,而林如海統管,其中涉及到研究經費的問題,統一向林如海申請,由他統籌規劃。

蘇葉撥給科學院的資金非常富足,和陳景軒那邊差不多,大概占據了她總收入的一半。

剩下的錢,她打算一分為二,一半用於發展醫療,一半則成立投資基金。

目前這個基金隻投資一個行業,那就是銀行。

剛來京城,她就已經籌備大楚第一家銀行了,趕在確立登基前建好,現今已經開展了業務。

京城百姓都知道,這叫‘銀行’的地方和當鋪差不多,但存錢居然還給利息,實在太驚奇了有沒有。

幫你保管錢財,還給送錢,這什麼冤大頭啊!

大家夥兒可不覺得真有這樣的好事,天上不會掉餡餅,隻會砸陷阱。

因此銀行開起來,業務有,但都是試試水,沒人敢把全副身家都存進去。

直到他們知道,銀行背後的東家是蘇葉,頓時熱情起來。

這可是皇上的產業,自然不會騙人,於是越來越多的百姓把錢存入銀行。

期間有官員上折諫言,表示蘇葉身為帝王,不該與民爭利。

蘇葉隻懶洋洋詢問了一句,“我是給百姓發錢,讓他們吃利息,怎麼與民爭利了?”

“這?”那官員頓時啞口無言。

對啊,皇上這做法就像個冤大頭般,平白給人送錢,可不是那些放高利貸的,讓老百姓多還錢。

“可是他們存了就取不出來了,”那官員想不出話反駁,隻訥訥道。

蘇葉翻了個白眼,“你到底調查清楚沒有?簽的日期是一年,當然要按契約到期才能取啊。”

“可要是百姓家中急用錢,又取不出來怎麼辦?”官員立刻道。

“那也可以取啊,隻是要放棄銀行給的利錢罷了,”蘇葉看他一眼,“你到底調查清楚沒有?什麼都不懂。”

這話說的那官員麵紅耳赤,訥訥退下去,下朝後立刻就去調查,然後發現是真的。

存錢給利息是真的,不要利息提前可取出來也是真的,難道他想錯了,皇上真的要借著這種方式給老百姓發錢?

那為什麼是那些有存款的百姓,底下更貧困的不是更需要嗎?

於是他又上了一道折子,讓皇帝一視同仁。

蘇葉直接批了一個字,就打了回去:查!

什麼都沒調查清楚,就來上折,真當她是閒得啊。

隨後她就下了一道口諭給禦史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以後要諫言或彈劾,調查清楚後,闡明危害再來上折,她忙,沒時間給人一一解釋!

此話一出,禦史台大夫們再也不敢亂上折了,紛紛跑出去調查。

然後他們發現,原來銀行也不隻是他們以為的給老百姓發錢,還會給商人放貸。

那這是與民爭利嗎?想了想,竟一致覺得不算!

原因很簡單,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這些官宦認可的老百姓是農民和匠人,至於商人,和下九流一樣,都不算百姓的範疇。

也就是說,他們看不起商人,甚至不認為他們是民,於是銀行賺他們的錢,就不算與民爭利。

而禦史台的大人們,都是最正統的儒家弟子出身。

結果就很明顯了,銀行業務如火如荼,再沒人上折參奏。

銀行門口天天排著長龍,官員們就當看不見,反正損失的是皇帝的錢,與他們無關。

當然,也不是沒有聰明人,明白裡麵的訣竅,知道蘇葉肯定穩賺不賠。

但他們也不敢與皇帝搶生意啊,尤其那位殺人不眨眼,還有一個殺人如麻的男後。

現在的大楚商業一片繁榮,經常出現新式商品,什麼生意做不得,實在不行出海一趟,也能賺夠本,何必冒著得罪帝王的風險,去搶奪這門生意呢,再賺錢也不行啊!

於是全大楚,目前也隻有這家銀行,不過銀行裡麵資金充足,已經籌備在江南,東北,西域,南邵,南海爪哇各設立一家。

等這幾家走入正規,裡麵資金充足,就會在全大楚富裕的城市設立,然後是府縣。

這個速度會非常快,像滾雪球一般,隻需要不到十年時間,就可以遍布全國各地。

屆時,她將會推出紙幣,用紙幣可以直接到銀行兌換成金銀,不需要多餘手續,而紙幣也不記名,可以自由流通。

等到百姓使用紙幣成為習慣,銅錢和金銀就會慢慢退出市場,成為儲備金。

那時銀行真正的作用才會顯現,不是什麼存錢貸款,而是發行貨幣!

當然,這一切還需要時間,現在才剛剛開始。

第二天一大早,蘇葉和戚若起身,穿著便服,帶著幾個人就出宮了。

早晨的太陽還在東邊地平線,可京城街道上已經很熱鬨了,兩邊的商鋪開門,夥計們整理著貨物,把好賣的放到最顯眼的位置。

而最熱鬨的地方,無非是早餐鋪和早餐攤,許多工人趕著上工,沒時間在家做飯,加上也不差那幾個錢,就帶著自家小孩一起出來吃,吃完送孩子去學堂,自己去工坊。

蘇葉和戚若來到一家巷子口的餛飩攤前,找到唯一一張空桌子坐下。

攤主是一家八口,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妻,帶著兩兒子兩兒媳,一閨女和一個大孫子忙活。

老丈和大兒子負責煮餛飩,老婦人和兩個媳婦負責包餛飩,剩下一個兒子收拾,閨女和孫子蹲在角落用乾淨的水洗碗。

這麼多人,按理來說,應該會很輕鬆,但他們忙的腳不沾地,收錢的功夫都沒有,攤前擺放一個箱子,客人吃完直接往裡麵扔銅板就是。

之所以這麼忙,是因為這巷子從巷口一直往裡,擺著十幾張桌子,都坐滿了人。

有一家人齊上陣的,也有一家三口或者夫妻兩個,更有幾個女工或男工一起。

顯然這家混沌很好吃,幾乎沒什麼空位,也實惠,大碗十六個隻需八文,小碗十二個六文,餛飩餡是薺菜加肉末,湯可以多續一碗,即便有人拿著饅頭來讓他們續湯,老板也不說什麼,樂嗬嗬給打。

那湯是用豬骨和羊骨加在一起熬煮的,味道鮮味,就著饅頭很是美味。

這家是真的實惠,老板人也很好,怪不得生意這麼好。

蘇葉等餛飩的工夫,看到一家四口走過來,見沒位置也不離開,耐心等著。

男人穿著化肥廠的工服,女人是紡織廠的,身邊兩個孩子,女孩七八歲,男孩五六歲,都背著小書包,顯然都進學了。

他們的衣服不是特彆鮮亮,灰撲撲的,但精神麵貌極好,是一種昂揚向上的姿態,上讓蘇葉想到那個年代的工人,總是激情滿滿,對未來充滿向往。

戚若見她眉眼動容,隨著她的視線看過去,隻見到普通的一家四口,也沒什麼特彆的,京城這樣的家庭不多也不少,“怎麼了?”

“真好!”蘇葉笑著道,“以後大楚的子民,都該像他們那樣。”

對現在生活滿意,對未來有期盼,每一天都充滿了激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