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情於理,陸嘉瑜的生日宴,裴宴肯定是要過去的。
陸憑闌修長的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目光在衛方舟丟在一旁的平板上一落,正沉思著,嘴上感受到一股溫熱。
裴宴一手拿著勺子,笑著看她:“味道這樣不錯,冷了就可惜了。”
陸憑闌垂眼,將那勺銀耳羹喝了,並沒有去管自己眼前紫砂盅裡的,反而順著她拿著勺子的蔥玉般的手指親下去,又去奪她口中甜蜜的滋味。
裴宴這些日子忙得頭掉,陪陸憑闌的時間就沒往常那麼多,常常半夜回家倒頭就睡,今天都算回來早的了。
算起來已經好幾天沒有過……而陸憑闌雖說已經過了血氣方剛的年紀,但精力一點都不比傳說中的“鑽石男高”少,若不是顧忌裴宴身體,按照他的意思,一天來兩回都不算多。
於是自然而然,就好像乾柴烈火,一發就不可收拾,從客廳折騰到二樓臥室,最後鍋裡還剩的一碗半銀耳羹,就讓陸憑闌熱了熱,給略有些氣喘籲籲的裴宴補精神去了。
到底折騰到天明,饒是裴宴身體素質再好也有點腰酸背痛,打定主意下回可不能晾著陸憑闌這麼久,否則攢在一塊,累的也是她自個。
*****
轉眼就到了五月,華國的全國廚師聯合賽海選正式開始。
雖說裴宴自己並不需要參加,不過也時刻關注情況。畢竟後廚班子大多參賽,她要關心手底下人,同時還得觀察七個地區海選中有哪些能人。
五年內“新店之星”的大廚和梅林三星大廚可以保送小組賽,不過這兩者都針對餐廳,前者還是自己報名,限製不少。
華國地大物博,多的是有能力的廚師,甚至還常常會冒出來些名不見經傳的野生名廚,拿到保送名額的,不一定就比靠海選入圍的強。
燕京作為首都和美食大區,海選最先開始,因報名人數眾多,協會主辦方啟用了兩大會場,海選為期近十天。
所有報名者先做一道招牌菜進行初步篩選,留下200人左右,再經過“刀工”“烹炒”“燉煮”“主食”四環節的篩選,最終留下前五名入圍小組賽。
後廚班子都通過了前兩輪篩選,大部分折在第四輪,葉林和邵清和一路很穩,而幫廚中唯獨衛蔚和楊陽留到最後一輪。
這其實已經很了不得了。
燕京到底是首都,光是梅林三星就有五家,梅林二星更是有十七家,更彆說還有一些實力足不過還沒來得及評星的。
這些梅林二三星餐廳的二廚加起來,也得有個小幾十人,加上幫廚就更多,哪怕不是人人都來參加海選,能打進前三十,就代表楊陽他倆實力超過燕京大部分二廚。
要知道,這兩個年輕人都隻是幫廚而已!
海選最後一環,有不少之前落敗的選手和美食圈人士在現場觀看,楊陽二人格外年輕,本就引人注目。
得知他們竟然隻是幫廚,一時間都十足愕然,直到聽說是南金玉的人,才覺得合理了些。
畢竟是那個以黑馬之姿零升三的南金玉,幫廚能壓過其他家的二廚……好像也不奇怪?
不過到底顯得南金玉和裴宴格外牛X就是了。
相比起體育競技或是音樂競技,烹飪賽事時間更長,海選相較於小組賽乃至於世界賽看頭還是少了點,沒什麼看頭的時候觀眾都湊一塊聊天,時不時地就會說到南金玉的人。
“那個姓楊的年輕男人是那位裴廚的嫡傳徒弟,據說還是半路出家的,到底是裴廚教出來的人。”
“不過這等能力,怎麼還是幫廚?南金玉晉升這麼難?”
“還能為什麼?上麵還有更厲害的二廚壓著唄。葉林在跳到南金玉前就小有名氣,還有那個邵清和——他就是那個幫邵老爺子公開邵家食譜的邵家子。邵家人大多人品堪憂,他倒算出淤泥而不染,據說其父曾是邵老爺子最得意的子輩,他指不定也得了邵老爺子幾分真傳。”
“這樣能人輩出,原本京裡對南金玉和老牌三星的排位還有爭議,現在看來,不是數一,也該數二了。”
海選最後一輪篩選限時兩小時,而最終的排名不僅看最後一輪,也要看前麵幾輪積分。
楊陽衛蔚兩人進最後一輪其實就是擦線,最後結果也都勉強,他倆有心理準備,沒失落,過去看兩位二廚的成績。
兩位二廚最終排名,邵清和區域第二,葉林區域第三,都入圍小組賽。
這自然又引來觀眾一波感慨,這名次可是把其他梅林三星二廚都壓了下去,後廚班子的大家也格外高興。
最終輪裴宴也在現場觀看全程,結束後立刻開始指點邵清和二人過程中出的一些小差錯。
至於楊陽他們——無事一身輕,已經開始為不錯的海選名次慶祝。
燕京這邊的海選最先結束,之後一周,其他六個地區的結果也陸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