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1 / 2)

盛世明君 木蘭竹 16764 字 4個月前

羅朗為了給好友送彆, 特意向劉蕁請了一天假。

不過吳孚是早上離開,他下午就沒事了。

他爹現在也已經進了官場熟悉益州製度,待熟悉了之後,以皇帝陛下意思, 是要讓他爹外放當郡守。母親早早出門,和益州官場其他夫人們聚會。羅朗新結交的朋友們都還在工作。羅朗想了一下, 覺得自己沒什麼事可做, 就提前結束休假, 繼續去皇帝陛下那裡報道。

羅朗來到州牧府的時候, 劉蕁正蹲在把奇花異草都拔了種成竹子的院子裡,看著地上滾來滾去的熊貓寶寶傻笑。

雖然羅朗不知道皇帝陛下和司公為什麼要叫貔貅寶寶為熊貓寶寶, 難道是貔貅體型像熊, 腦袋像貓的緣故?

其實皇帝陛下給喜歡的動物命名, 並不值得大驚小怪。讓羅朗好奇的是,皇帝陛下和司公似乎並非是“命名”, 而是在他們印象中, 貔貅就該叫熊貓。而他們也會在對話的時候時不時的談及一些關於熊貓很奇怪的話。

比如國寶, 比如出國打工自己賺夥食費,比如直播我特麼的吸熊貓吸爆……

直播是什麼?吸熊貓他倒是知道是什麼。

羅朗看著劉蕁把臉埋在了熊貓寶寶的背上,被訓練得很乖巧的熊貓寶寶任由劉蕁蹭來蹭去深呼吸。

嗯,這應該就是吸熊貓了。

若最初羅朗見劉蕁如此沉迷吸熊貓,還會擔憂劉蕁玩物喪誌。但現在他已經完全不擔心了。

莫說皇帝陛下並沒有打算收集熊貓, 隻準備把這兩隻司公特意尋來的熊貓養大而已,就算是吸熊貓, 也從未耽誤皇帝陛下的工作。

就像是許多人閒暇時間養貓養狗養駿馬一樣,皇帝陛下不過養兩隻閒暇時間逗趣的寵物,不值得小題大做。上綱上線。

“咦?嘉饗你不是請假嗎?怎麼來了。”劉蕁一邊揉了大滾揉小滾,把兩隻熊貓寶寶揉的生無可戀,統統非常人性化的翻白眼,一邊對羅朗說到。

羅朗道:“子輔已經隨吳將軍啟程。既然閒來無事,就回來了。”

劉蕁捏了捏熊爪子上的肉球,道:“都給你假了,你去逛街讀書睡覺不都成嗎?何必把自己弄成工作狂的樣子。有半日的閒暇多不容易啊。”

羅朗笑了笑,沒回答。

劉蕁鬆開手,旁邊青礞立刻讓人端來水讓劉蕁洗手。

劉蕁道:“好吧,你是工作狂,讓你閒下來你反而渾身不自在。你們這群人啊,一個個又聰明又努力,簡直不給我這樣的普通人一丁點的活路。”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羅朗勉強習慣了劉蕁寫作口無遮攔讀作心直口快的性格,這時候他隻要微笑就好了。

見羅朗這表情,劉蕁老氣橫秋的歎了口氣:“居然沒一點反應,你沒有以前有趣了。”

羅朗繼續微笑。

不被皇帝陛下一句話嚇得大驚失色就叫沒趣嗎?那我還是繼續沒趣吧。

劉蕁見羅朗這八風不動的樣子,不再繼續調戲他:“好吧,回來了就繼續工作吧。正好元長、禹川把他們的獻策完善了,你幫朕品品。”

羅朗心中升起好奇。

陳文和翟陽幾乎和孔瑾同時歸於皇帝陛下麾下,孔瑾早已經獻策,並且因外出為天使,立下大功勞,陳文和翟陽卻一直沒什麼動靜。

待羅朗給皇帝陛下當主簿之後,他才知道,陳文和翟陽在孔瑾準備獻策的同時,兩人也同時準備了一道國策獻上。隻是這準備的時間太長,直到他們去交州,這國策還沒獻上來。

現在終於完成了嗎?

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厲害的國策,居然難到兩人到皇帝陛下麾下之後,還準備了近一年。

若陳文和翟陽在,立刻就要反駁羅朗。這國策還真是見到皇帝陛下之後才開始準備的,而這國策最開始也不是他們提出來的,而是皇帝陛下和司公提出來,他們隻是幫著完善和細化而已。

隻是完善和細化,就花了他們近一年的時間,可見這國策有多麼重要和艱難。

不過雖然陳文和翟陽沒有在現場反駁,當羅朗看到這一道國策之後,就明白為何兩人會拖這麼久了。

兩人的獻策即使是用輕薄的紙張書寫,都用了厚厚一疊紙。

最上麵的是總綱提要,之後的是細化的步驟和建議。

羅朗隻看了最開始的總結,就不由脊背生寒。

隻從表麵看,這不過是在這天下大亂,原本秩序已經混亂之際,讓皇帝陛下臨時選拔人才的建議。但羅朗是何等聰明的人?他可不信陳文和翟陽隻為這件事就磨了近一年。

畢竟這種臨時的人才選拔,在許多勢力都有做。

那麼,這兩人的獻策若誌不在此,又是在哪裡?

羅朗很快就抓到了重點。

這麼詳細的獻策,肯定不是“臨時”,那就是……長久的國策?

羅朗一將其當長久的國策看,就忍不住心生寒意。

這是要改變大漢長久以來的察舉製國策祖製嗎?

看著羅朗臉上冒出細小的汗珠的緊張模樣,劉蕁問道:“怎麼這幅表情?”

羅朗壓抑住自己心中慌張,問道:“陛下可是要長久執行這項政策?可這是違背祖製。”

劉蕁嗤笑:“大漢建立來,都是自己琢磨的製度。太|祖創了些,文景二帝創了些,武帝創了些,後來哪個皇帝不改些創些?除了秦朝那個短命王朝之外,大漢是唯一一個大一統王朝,所有的製度都是自己摸索。何為遵守祖製?”

羅朗心裡慌張,道:“可陛下……”

劉蕁打斷道:“現在老有人說什麼祖製祖製,還有人提起該學習周製,周才是聖人的王朝。這群人也真是有意思,他們是想分封諸侯國?最好還是異姓王?再來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羅朗忙跪下,道:“臣並無此意!”

劉蕁道:“你有沒有此意不重要,重要的是,世家豪族都有此意。世祖仁慈,他雖有建樹,卻太過縱容世家豪族,上品寒士,下品無世族?要向庶族要人才,還得被世族先過濾一遍?他們倒是想流水的帝王,鐵打的世族,但也要看看朕願意不願意。若是在世祖之前,有這種心思的家族早就死透了。”

羅朗跪在地上,冷汗漣漣。

劉蕁見羅朗這麼緊張,語氣不由緩和了些:“這政策,對世族也並非無好處。世族為了延續,隻能在族中子弟中選擇最優秀者。優秀的子弟,不一定是嫡長,其他人心中不一定服氣。因為繼承人之事鬨分裂的世族很常見。朕這政策,既保護了世族的延續,也讓世族其他有才乾或者因為各種緣由不能受到家族全力支持的人有了晉升的機會。你若拋下世族就算庸碌無為也該千秋萬代延續下去的偏見,好好看看他們二人的獻策,就知道其中好處。”

劉蕁頓了頓,道:“就算皇帝也不能千秋萬代。朕之後,大漢還是會繼續衰敗,新的王朝還會產生。興衰榮枯都是世間常理,你接不接受它,這世間的規律也不會因為你的意向而改變。還活著的時候做好自己就成,你還想給子孫萬代鋪路?不但累得慌也沒有什麼用。唉,你們這些天天被洗腦要為家族奉獻一生的世族子弟們還真是令人頭疼。起來吧,彆跪著,朕又不是生你的氣。”

羅朗這才起身。

劉蕁道:“先看看再評價吧。沒你想的那麼誇張。朕是要世族和庶族,天下的人才,都能為朕所用,而不是故意去打擊你們世族。隻要你們乖巧,打擊世族對朕又沒有什麼好處。”

這話絕對是假話。打壓世族當然對中央集權有好處。劉蕁在心裡道。

羅朗當然不會直接信了劉蕁的話,他仔細看了陳文和翟陽的獻策,這一看,就看到日頭西斜。

劉蕁早上就看完了這一疊紙,準備司俊晚上回來和司俊討論。

所以這一下午,他就在走神中。

他在想,和羅朗相處,還是沒有和陳文翟陽相處愉快。

陳文和翟陽雖也算世族,但是他們的心更偏向於天下百姓。陳文最開始雖然有著身為世族的考慮,不知道是因為祖上教導,還是被翟陽給帶偏了性格,現在陳文一心想著怎麼讓這天下更好,這紛亂更少。

對於“世族後人有本事就千秋萬代,沒本事就活該淘汰”接受良好,甚至說出“如果陳家後代全是庸碌之人,讓其身居高位,是我等陳家人之恥”的話。

翟陽更是狂妄,言:“選人選賢,自古以來便是如此,有何好說?”

劉蕁在旁邊給這兩人打call:“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改朝換代都正常,有什麼千秋不滅的家族。就算千秋不滅,那後人也不一定是祖宗的子孫,說不定還是仇人。”

司俊在旁邊死魚眼,看著這三人一個比一個激動,一個比一個狂妄,心裡毫無波動,甚至想上前一人一個手刀打暈拖走。

而羅朗則不一樣。

羅朗的確是能人,但羅朗被深深束縛在家族中,視野不由就狹窄了許多。

劉蕁特意召見羅逡,問了“你兒子怎麼這麼扭捏”之類的話。

沒想到羅逡和劉蕁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狠狠的吐了家裡的嘈。

據說羅朗從小就被當做家族繼承人培養,每天耳邊都有人不斷念叨,你是為了羅家你是為了羅家,你的才華是為了羅家,你的勤奮是為了羅家,你的命是羅家的,你的榮耀是羅家的,你整個人全是羅家的,要為羅家的興盛奉獻終身。

羅逡聽了幾次之後非常不滿,他跟小羅朗說了幾次,你要做你自己,羅家的人,有本事有能耐的,你能幫就幫;爛泥扶不上牆的,你去幫了又有何意義。

然後羅逡就被“剝奪”了教養自己兒子的權力。

羅逡說起來,還忍不住掉了兩滴眼淚:“朗兒小時候多麼活潑開朗,現在就跟個小老頭似的,臣見了心裡苦啊。”

劉蕁跟著歎氣:“這不是洗腦嗎?這不是虐待孩子嗎?他們怎麼能這樣?什麼都是為了家族,他的夢想呢?他的自由呢?他的自我呢?都被剝奪了嗎!這是不對的!”

然後羅逡和劉蕁相見恨晚,劉蕁覺得羅逡才是他想要的人才,羅逡名聲不顯就是被世人低估了,他要做羅逡的伯樂!

司俊因為劉蕁的言論拎著劉蕁的後頸肉訓了他半個時辰。

沒錯,自知自己說錯話的劉蕁又變成了貓,試圖蒙混過關,然而並無卵用。

不過最後羅逡的成就還真的挺大,和原本曆史中那個籍籍無名的人完全不同。司俊這才肯定羅逡的確是明珠蒙塵,劉蕁慧眼識珠,自己才是看走眼的那個人。

但是直到那時候,司俊仍舊不知道劉蕁這兒戲般的看人準則是怎麼選出人才來的。

這大概就是玄學和天賦吧。

劉蕁在走神的時候,羅朗冷靜下來。

細細品完每一條細則之後,羅朗腦海裡浮現了《推恩令》三個字。

《推恩令》是漢武帝削弱藩王權力的一項重要舉措,而這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是削弱藩王權力的政策,在執行的時候,遇到的阻力卻並不大。

文景時期,藩王屢屢叛亂。漢武帝時未遭遇藩王反撲固然有文景時幾次平定藩王叛亂,削弱了藩王勢力的原因之外,和《推恩令》本身也脫不開乾係。

原本諸侯的王位和領地是直接原封不動的傳給世子,其餘子孫便是被養著的閒人。而《推恩令》則讓諸侯所有兒子都可以分到領地。雖所有人都知道《推恩令》實施後,會讓諸侯領地越分越小,漸漸就算皇帝不管他,也不會再對中央起任何威脅。但除了世子之外,諸侯其餘兒子本來要當一輩子寄人籬下的富貴閒人,現在有了自己的領地,能有一番作為,能自己當家做主,他們怎麼會放棄?

至於以後勢力削弱什麼的,反正他們也不準備叛亂。比起自己一無所有,自己的兒孫也一無所有,現在至少分得一塊領地,讓兒孫也有一點盼頭。

對於他們而言,本來這領地就沒他們的份,現在分多分少,至少能分到。

諸侯王的子孫中除了世子之外,都支持《推恩令》,諸侯王的後宅之中,便是王妃,也要考慮著自己除長子外的其他兒子,更何況妾室?

諸侯王內部因《推恩令》四分五裂,自然組織不起來有效的抵抗力量。

而陳文和翟陽的《招賢令》中所說科舉也是如此。

世家為了延續,必須得培養最優秀的繼承人。

就像是羅家一樣,上一任羅家家主是他大伯,這一任卻是他,而不是大伯的兒子。

可羅家其他人就算心中服氣,難道不遺憾?

誠然,羅家勢大,各個子弟都能用羅家的資源,為自己謀求前程。但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各人分得的資源總是不同的。

就像是他的大伯能當三公,他的父親就隻能當個洛陽令。

或許他的父親和大伯之間才華有高低之分,但這差距真的有三公到洛陽令這麼大嗎?

而且,並非所有家族,都是上任繼承人去世的時候,祖父輩還在,還能在第三代中繼續選擇繼承人。人都有私心,若大伯還在,真的會選擇他,而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為繼承人嗎?

那時候,一切資源都要為他堂兄所用,自己想要的都得靠後,他自己會甘心嗎?

就說現在,他的堂兄弟們,特彆是大伯的兒子們,又甘心嗎?

他思及羅家在想要自立時弄出的種種醜態,這其中難道沒有那些人想要爭取更多資源的緣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