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粉條廠建好會招工的消息是宋聲讓人悄悄放出去的,等過段時間正式弄好之後官服會發告示,這樣百姓們不會覺得突兀。
殊不知這個消息對於底層貧窮有沒有土地生存艱難的百姓來說是多麼的珍貴。
嚷嚷的厲害的少年沒有什麼像樣的名字,長到十五歲了一直被鄰裡鄰居的喊吳二郎。
他其實是個野孩子,被人丟棄在外麵的,他的阿爺阿奶以前是從外麵逃荒過來的,兒子兒媳都沒能活下來,來到這裡之後陰差陽錯撿了二郎回去,這一養就是十幾年。
吳阿奶年歲大了,身體不好,他們家也沒有田地可種,早些她年經常給人做針線活掙錢,熬壞了眼睛。
聽到自己唯一的孫子說知府大人正在建粉條廠,建好了之後會招工,還會給發工錢,她其實是不大相信的,顫著聲音問道:“二郎啊,你這是哪來的消息?靠譜嗎?”
吳二郎拍了拍胸脯說道:“靠譜,阿奶,這是我從外麵打聽來的,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還說過段時間官府會張貼告示的!”
吳阿奶聽完之後又皺起了眉,她有些擔心。自家孫兒啥都沒有,就算是去報名,能招得上他嗎?
屋裡又傳來了一個蒼老的聲音,咳了幾聲,吳阿奶站起身,沒有打擊孫子的積極性,而是笑了笑鼓勵道:“二郎這麼能乾,肯定能行的。我進屋給你阿爺倒杯水,你先歇會兒。”
吳二郎聽了之後臉上的表情更興奮了,他到時候一定要去報名參加招工!雖然他從小沒讀過書,但這幾年他零零散散的在外麵也一直都在乾活掙錢養家,這一身的力氣也不是白養的。
這還是府城,就有很多像吳二郎這種家庭的老百姓,尤其是住在城西這塊的,家裡沒有任何門麵生意,無法經商,也沒有任何田地可種,每年的收入來源隻能靠給彆人做工。
運氣好的可以到酒樓裡當個店小二,或者去彆的鋪子裡頭幫忙,這還都是清閒的活。他們城南有條河,河邊的碼頭往來的船隻需要卸貨,很多隻能賣力氣的百姓隻能到這裡去乾活。
一天乾下來也掙不到多少錢,甚至隻有可憐的幾文錢。吳二郎也去乾過,但是那些麻袋太重了,他乾半天就沒力氣了,也隻掙了十幾文錢。
現在他主要在城裡麵跑著當一個小貨郎,賣一些散貨,生意不太好,但好歹也是一門進項,阿奶的眼睛越來越不好了,阿爺咳的也越來越嚴重,他必須得找到一份穩定的工做。
他告訴自己,粉條廠是個絕好的機會,他絕對不能錯過。
宋聲並不知道粉條廠建好之後招工的消息放出去會引起多大的水花,他現在正在操心做粉條這些設備的安裝問題。
做粉條的這些東西都是找工匠打的新的,做了十幾套,因為零件要求做工精細,從過年前就開始做了,一直到年後粉條廠都快建好了,這些設備才做好。
這個時代不通電,想要照明隻能靠油燈或者蠟燭。這些都是明火,在製作間內容易
引發火災,所以宋聲當時設計廠子的時候做了很多扇窗子,就是為了方便采光,儘量不點燈工作。
對於粉條廠的建設蘇昌平幾乎沒有發表任何印象,一切都按照宋聲的想法來,他隻默默的在背後充當一個投資人的角色。
一來是怕被張員外知道了報複他,二來對方是知府大人,能夠跟他合作已經是自己攀了高枝了,他可不敢有任何意見去指手畫腳。
一轉眼到了春三月,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時節,宋聲忙活了幾個月的粉條廠終於建好了,用來做粉條的各種儀器設備和工具也都準備齊全了。
接下來就到了招工的環節。
原本的傳聞成了真的,府城周邊的村子都已經傳遍了,不過仍舊有些人將信將疑,不敢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直到官府張貼了告示,說是粉條廠從明天起開始正式招第一批工人進廠工作。
每人進廠工作一天,工錢是三十文,一日三餐都包,有需要住宿的人還可以免費提供住宿。
宋聲在建廠的時候特地在旁邊讓泥瓦匠蓋了一排用來住人的房子,屋子不大,一間一間方方正正的排列著,裡麵都是大通鋪,專門給工人住的宿舍。
工作一天三十文其實並不算很高,如果去碼頭上扛包,勤快一點一天乾下來差不多也能拿三十文,但人家管一日三餐呀,能吃飽飯這個對於大多數的百姓來說可太重要了。
尤其是去廠子裡麵乾活肯定要比到碼頭上扛包輕鬆許多,而且還能提供住宿,這給街邊流浪無家可歸的人帶來了福音。
還有一些家住的比較偏遠的,平日裡往返路途遠,就可以申請住在宿舍。
官府的告示一貼出去,就有不少的人到粉條廠前麵不遠處設置的報名處報名。
等報名的人過去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工人一個月還能放兩天假的。
綜合下來這種待遇真的很不錯。
吳二郎在官府貼出告示的那一刻直奔粉條廠的報名處,他皮膚黝黑,但雙眼卻炯炯有神,聲音興奮又洪亮道:“我報名!我報名到廠裡當工人,您看可以嗎?”
報名處是鄭昀在負責,他是帶著韓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