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1 / 2)

得到電話號碼,隔天梁晟便帶著一摞資料卷宗上門請教了。

蔡先生全名叫蔡龍,據說是犯罪心理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名字後跟了無數頭銜。雖然梁隊長嘀咕了一句,“我怎麼沒在公安係統內部聽過蔡先生的名字。”

嘀咕歸嘀咕,還是上門拜訪。

“梁隊,這是人家的百科資料,我給您念一下。”

小蔡拿出手機,用抑揚頓挫的聲調道:“蔡龍,犯罪心理學領域領軍人,他於上世紀赴美學習,擁有心理學博士學位和犯罪學研究碩士證書,在世紀初曾擔任過華南警校兩年的教授,也曾多次為警方出謀劃策,提供不小的幫助。”聽聽這履曆就十分豐富。

“華南警校?”梁晟吃了一驚,“那後來怎麼不當了?”

他是華北警校畢業的,華南華北這兩地方都有省屬警校,培養了不少優秀的人民警察。蔡教授能在華南警校擔任教授,實力絕對是全國頂尖的。

“百科沒說。”小蔡把百科拉到底,發現確實沒有提及蔡先生為什麼離校,這也正常,名人百科主要概括人物經曆,難道要事無巨細地將每件事的來龍去脈寫清楚嗎?

“也許是想專心學術研究吧,寫期刊論文之類的?”小蔡提出了一個非常具有說服力的猜測,梁晟佩服地點了點頭,也對,有人喜歡混在一線,有人喜歡混在幕後,你說不在一線拚搏、不在崗位上教書就是不熱愛這份職業了嗎?並不是如此,大家同樣都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揮灑汗水。

“我回頭找蔡先生的論文拜讀一番。”要知道一線奔波多年後,警務期刊他都多久沒翻閱了。

見自家隊長滿意了,小蔡片刻後繼續道:“粉絲稱蔡教授為‘犯罪之眼’、‘罪惡克星’,據說他的肉眼能看破人心……”

聽到這裡,梁晟也沒什麼反應,公安係統內部常常會用這樣形容詞,比如治安警叫“保護之手”、技術警叫“痕跡之手”、“現場之王”,刑警叫“懲罰之手”,精英警察是“精銳之師”,交警是“守護騎士”等等,每一個稱呼都令人熱血沸騰。

他隻注意到一個細節,“粉絲?”

一個教授還有粉絲?

“沒錯梁隊,蔡先生在短視頻社交平台上有一百多萬關注呢,幾乎每隔一周就發布視頻,人家名氣很大。”

“學生幫他發的還是他自己發的?”

“當然是他自己發的。”

梁隊長一時有點感覺不對勁:“……”

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專家,這似乎與他想象中醉心學問、高風亮節,潛心犯罪學領域的學者不太一樣。

“到地方了。”

蔡先生熱情地歡迎了他們,“梁隊長,你昨天晚上發我的資料,我已經看過了,這果然是兩起性質極為惡劣的命案,凶手應該是同一個人。”

一聽案情,梁晟也沒心思想那麼多,他一顆心隻為命案牽腸掛肚,十天的期限他必須爭分奪秒,“沒錯蔡先生,我們局裡已經把

兩起案子並在一起偵查。”

昨天他聯係上蔡教授,發了一些資料,這一次他把卷宗親自帶過來。因為蔡龍教授並非公安係統內部人士,沒有任職,梁晟不能向外人輕泄案情細節,隻能現場帶來看了,事後又帶走。

這個案件性質也十分囂張,城市殺人,還是遊戲殺人。

沒錯,那所謂的審判書,在警方看來不過是一個殺人的理由。這個凶手在選擇行凶時自以為大義凜然。

有遺留在現場的證物,卻無法提供線索。一切到這裡就斷了,陷入了瓶頸期。他才病急亂投醫。

蔡先生:“我明白梁先生的憂慮,這個案子不簡單,在物證缺乏線索的時候,我們必須思考分析凶手的履曆過往,犯罪心理學就是發展心理學的一個特殊形式,我們深究根本原因、突發原因和社會層次的原因,探討凶手是誰,他又為什麼這麼做,是什麼刺激他做出這樣的惡行,是一時心血來潮還是長久瘋狂壓抑後的爆發……”

一番話下來,給了梁隊長和小蔡一種我在上課的恍惚之感。好在聽了半天差點遊神之際,總算有收獲。

“結合了梁隊長今日帶來的資料,我給他進行了側寫。”蔡先生拿過一張紙,梁晟這才驚醒,如獲至寶地捧著這張紙。

【我推測凶手應該存在某種病態心理。】

沒錯!他們警方也這樣認定,凶手是一名反社會人格,感情膚淺沒有良知,犯罪精明又善於謀劃。

連警方在最初涉足死者陶華家時,看到假監控都心裡一頓,凶手卻敢大搖大擺偽裝成服務人員進入,說明他早就摸排好了地形和現狀,知道那一個充滿“威懾力”的監控實際上不過一個徒有其表的空殼。

【他可能原生家庭遭遇過不幸,被虐待或者有缺陷,導致他人格不健全,成年後舉起屠刀向無辜的人】

俗稱有一個不幸的童年。也許有人會想說,不幸的童年不背鍋,我們也有不幸的童年,可我們後來成長為一個三觀正常的人。實際上,隻是大多數連環殺手,都經曆過“不幸童年”創傷,後續無數凶手無師自通學會了賣慘,導致世界各地人民都習慣了凶手有一個“很壞的童年”為借口實施犯罪作為刺激因素。

【可能是成長環境、突發變故或者外界刺激】

【他應該在20-30歲之間,本地人,有交通工具,高等學曆,推測與父母不和睦,這是一個性情自負、傲慢、殘忍的男人】

【凶手一定精通互聯網技術,他在網上衝浪捕捉獵物】

“……”

梁晟聽著蔡教授一條又一條地講述,腦海裡逐漸勾勒出一個凶手模糊的形象,漸漸地,他激動心情又回歸平靜,因為他發現,這些側寫他們也側出來了,而且這些說法不是他們昨天發蔡教授的資料嗎?

導致再看這張側寫畫像,梁晟心中頓生出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好似喝白開水般沒滋沒味的感覺。

梁晟自認是一個大老粗,沒什麼細膩的文化,他找不到更恰當的形容詞了,他想

抖一抖這說話語調很慢的教授,希望他能抖落乾貨,最好告訴他凶手的樣子、行事軌跡和犯罪動機,他的下一場犯案周期等更加至關重要的東西,他們警察要預防,結果半天隻能抖出一兩句算是精華的東西。

現代網民也許能懂這種心情,40分鐘的長視頻,結果就兩分鐘是精華,偏偏為了這2分鐘的精華,必須忍耐38分鐘的煩躁。

“梁隊長,我隻能告訴你,凶手很可能近期會繼續犯案。”蔡教授臉色高深莫測,語氣非常篤定道。

梁晟有點急了,這誰不知道,殺人會上癮,凶手不會停止自己的行為。

他們神經緊繃如臨大敵,想知道凶手下一次犯案的具體時間。

陶華死於2.14,秦宇等三名受害者死於2.17,那下一次難道是2.20?警方不敢打包票,因為犯罪分子很可能不會按計劃來,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摸清楚凶手心理很重要。

蔡先生後來又誇誇其談了半個多鐘頭,梁隊長終於明白了——這個專家完全是一個水貨!一天的時間就這樣沒了!

他憤怒的眼神瞪向小蔡,小蔡也很驚慌,他也沒想到是這個結果。不應該啊,都說“盛名之下無虛士”!

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邊,這蔡教授說了一堆有用的沒用的,寬泛又不具體,唯獨一句話應驗了。

“凶手再次犯案。”

……

“梁隊不好了,麗生小區一家倉庫發生了死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