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百計千方隻為活(1)(2 / 2)

至少比原身夫妻隻能說不難吃的普通手藝好多了,而且人家花樣也多。原身家就賣油條和米餅,可人家為了搶生意,特地多開發了些品種,或者也有可能人本來就見多識廣,知道更多烹飪方法,推出了甜燒餅,鹹燒餅,燒餅裡麵夾肉圓再油炸,麻團芝麻餅等等新品。

除此之外,賣甜粥、鹹粥的,賣饅頭包子,賣蘿卜餅的,也都陸續出攤。

直接從原先原身家一枝獨秀。

變成百花齊放。

當然了,新出攤的這些人家手藝並不都好,也有難吃的,所以接下來主要就是個彼此競爭,比拚手藝的新階段。

先前就那麼一兩家賣東西,大家沒得挑,隻能將就,可隨著賣家變多,賣同質化、同類型東西的人變多,大家自然就有的比較了。哪家口味好,哪家價格更便宜,哪家的量大,都有人對比。

貪便宜的就去要麼同樣的量,價格更便宜,或者同樣的價格,量更大的店家買,圖口味好的,自然就去口味更好的人家買,要是都不沾,那便抱歉了。

原身家就是三不沾的那種。

手藝沒人好,又不願意出新品,同時更不降價,覺得他家好歹比其他人家多經營了幾年,怎麼都得有些老顧客。

但人家老顧客又不傻,更不是做慈善的,偶爾有老客戶過來回購一次,原身和她丈夫還沒事總追問人家,怎麼最近沒常來,想要以此來努力招攬生意。

可那多尷尬,是吧……

這麼一追問,人家以後直接就繞著走了,沒過多久,他家就過上了全家一天三頓吃油條,吃自家做的餅的日子。

沒辦法,賣不完又沒冰箱啥的。

不自家吃總不能扔了吧。

原身家隻能減少製作的量,就算如此,生意還是越來越差,到最後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隻要出攤就虧損。

畢竟油啊碳啊之類都是成本。

再加上原身兒女已經成婚,他們倆覺得自己完成了任務,所以最後索性直接賣了攤子,回歸家庭,種田兼打工。

要不總說人得有點田呢!

再不濟還有回家種田這個退路。

回歸家庭後,打工主要還是原身丈夫去打,原身嘛,一來照顧家庭,打理一下門前屋後的地,以及分田到戶的幾畝地,二來就是催兩兒子沒事出去打零工,兒媳婦趕緊懷孕,隻有懷孕了,兩兒子才能去外地打工,賺的更多一點。

後來的生活便更加稀疏平常了。

無非就是兩兒媳陸續有了身孕,然後兩個兒子外出打工,原身夫妻倆留守在老家這邊,照顧田地的同時,順帶照看下兒媳,有事的時候也幫幫忙之類。

兩兒媳生產時,她們的丈夫都沒及時趕回來,是原身夫妻倆照顧的月子。

那時候,這種情況並不算罕見。

畢竟八九十年代,無論是交通還是經濟發展都相當的不怎麼樣,很多人外出打工,基本就是過完年出門,快過年的時候回來。因為回來一趟,車費可能就要花掉小半個月的工資,而且也不算特彆安全,當然得減少回老家的頻率。

有的甚至三五年回來一趟,或者直接在外麵又找了個對象,都不算離譜。

當然,也有夫妻倆一起出去乾活。

各家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