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想複仇的太上皇(2)【三合一】(2 / 2)

接下來隻要這些藥材能夠一直源源不斷的送過來,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靠著這些藥材的進補,迅速突破先天境界,如果藥材的數量足夠多,質量也足夠好,大宗師境界也是能奢望下的。

至於天人,暫時沒什麼好辦法。

即便在上一個世界,當天地靈氣衰竭到一定程度之後,想要正常突破天人境界,也需要很多科技設備的輔助。那些科技設備可是攀爬了將近四百年對應武道科技樹,才勉強製造出來的,白聖即便知道具體如何製造,乃至原理,沒有基礎工業的支持,也很難製造出來。

甚至於說句不太好聽的,舉國之力配合,都得花兩百年才有可能造出來。

再加上這個世界的很多原料,包括藥材,品質其實都不如武俠世界,所以天人境界,白聖暫時是不敢奢望了,他的小目標是突破先天,擁有自保之力。

然後就慢慢熬,看誰熬的過誰。

隻要不死,總能抓住機會出頭。

反正李世民的壽命又不長。

白聖的計劃是順利進行著,李世民那邊卻不是特彆太平,因為第二天一大早的大朝會上,魏征就開始勸諫他了。

先舉了秦始皇的例子,然後又舉了漢武帝的例子,以及其他因為求仙吃丹藥,晚年昏庸,把自己吃死,或者遺害頗深的例子。李世民剛開始其實有點生氣,但後來一想,修仙煉丹的事又不是他乾的,是他爹乾的,他就是給他爹準備了點原材料,屬孝順,何罪之有啊?

這次正好反懟一下魏征。

出一出前些年的鬱悶之氣。

所以難得一點都不急,甚至臉色還很溫和的坐在那兒,慢慢聽魏征諫言。

等魏征說的口乾舌燥,同時也有點奇怪於今天皇上怎麼既不認錯,也沒反駁之際,李世民這才輕笑著慢慢說道:

“魏卿怕是誤會了......

朕一向以為神仙事本虛妄,空有其名,生必有終,皆不能免。所以又怎麼可能求神問仙,你說的應該是昨日朕派人去收集各種煉丹藥材,甚至還從長安好幾座道觀中請了不少道士的事情吧。

那些可不是朕要的。

是太上皇所要。

太上皇前些日子病重,想來你們也應該都清楚,就連太醫都認為太上皇可能時日無多,要早做準備,但太上皇自己藏了枚幾十年前,一個不知名雲遊道士送給他的金丹,並且死馬當做活馬醫的吃了那枚金丹,然後就恢複了健康。

所以太上皇便覺得這天下應該是有仙人,也有煉製仙丹之術,甚至覺得救了他性命的那枚金丹,實際便是仙丹。

因此昨日特地派人通知於朕。

讓朕替他準備那些東西。

先不提父命難為,父皇確實是靠金丹才能活命,如今自己想嘗試練練,朕也不好拒絕不是,畢竟唯一的一枚金丹已經吃了,若是拒絕的話,父皇下次再出什麼問題,敢問哪位太醫能夠救治?

到時一切可就都是朕的罪過了。

但朕也知道,父皇可能並不是特彆懂行,所以這才特地去各大道觀,請了些會煉丹的道士過去,也免得出錯。”

這番話可謂是有理有據。

直接把魏征給堵住了。

不管太上皇能不能靠自己煉製出救命金丹,但你要阻止太上皇煉,回頭太上皇生病了沒人治,也沒有金丹可吃的話,就妥妥是你的罪過,可要是沒阻止並鼎力支持,太上皇自己沒煉製出來。

則屬於天命難為。

魏征本來還想用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是為不孝,也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並不是孝順,反倒是不孝繼續勸誡。

但現在涉及到太上皇的性命,涉及到太上皇再生病,無藥可醫該怪誰了。

他那番不孝論就不太合適了。

最後,他也隻能比較杠的堅持表示即便如此,陛下也應該替太上皇尋醫問藥,甚至於尋找那個不知名的道士,而不是任憑太上皇自己修仙煉丹,影響史書名聲,被人誤以為昏庸而勉強結束。

李世民則懶得與他爭辯,畢竟跟杠精爭辯,實在是爭不過,敷衍了結了這件事後,便繼續進行正常的朝會流程。

等朝會結束,回到後宮,還沾沾自喜的跟長孫皇後說了下朝會發生的事:

“今日總算讓魏征那老匹夫吃了點癟,你不知道,當魏征說,讓朕替太上皇尋醫問藥的時候,太醫院那幾個恨不得把他給活扒了,畢竟他這番話,就差是直接明著指太醫院的醫術不行了!”

“哈哈哈哈,也就朕脾氣好,要是父皇尚且在位,這老匹夫早被砍了。”

“二郎,你就這麼放任父皇修仙煉丹真的沒事嗎,即便父皇得到的那枚金丹能治好他的病,甚至於真的是金丹。

可也不意味著父皇他自己能煉製出金丹啊,若隻是煉製一些無毒無害的東西,能當食物吃的東西也就罷了,可如果煉製出些有毒的丹藥……我倒覺得魏征建議是對的,還是試試能不能將孫思邈找來,又或者試試能不能尋找到父皇所說的那位無名道士,更加靠譜些!”

長孫皇後倒也不愧賢後之名,此時並未一味逢迎李世民,而是仔細思考一番後,給出了比較中肯且有理的建議。

“朕又豈會想不到父皇可能煉製不出金丹,還會煉製些毒丹出來,所以不特地找了些道士過去嗎,有他們盯著應該不至於出問題,至於孫思邈和那個無名道士,哪那麼好找,若真大張旗鼓的尋找,反倒更為不妥,還是隨緣吧。”

無論是大張旗鼓的找一個大夫,還是大張旗鼓的找一個道士,在李世民看來都不是明君所為,他在經曆了玄武門之變,並穩定好自己的皇位後,一直在努力克製自己的本性,往明君方向靠。

就是希望未來能留個好的身後名。

不至於提到他隻知道殺兄戮弟。

所以一些不符合傳統意義上明君風範的舉措,他自然是不願意去做的,給他父皇提供煉丹藥材,彆人罵的也是他父皇,最多說他兩句愚孝,無傷大雅。

再說點較陰暗的小心思,他父皇表現得越不英明,他先前的所作所為就越能洗白,讓人覺得他上位反倒是好事。

若是太上皇沒有退位的話,指不定得昏庸成啥樣,天下又被禍害成啥樣!

“那我明日去看看父皇吧,帶著承乾他們一起去看看,說起來,自父皇痊愈後,我們還沒去看過呢,正好也順帶著試試,能不能勸父皇他彆煉丹了。”

在李世民與李淵關係最為緊張的那段時間,全靠長孫皇後帶著孩子在中間調和,畢竟隔代親嘛,心裡再怎麼恨李世民,對孫子孫女總歸要溫柔些,李世民的孝,大多數都是她媳婦替他儘的。

甚至有些話也是她代為傳遞。

所以長孫皇後這時候說想要去看看太上皇,並不算什麼特彆突兀的事情。

這不,李世民是一點意見都沒有:

“也彆太勸,如果父皇不願意聽的話,就彆強求了,免得惹得他不快,還有叮囑承乾他們,可彆吃那些丹藥,就說他們最近在吃藥呢,不知道藥性相不相克,父皇給他們吃,也彆讓他們吃。

收可以收著,也可以帶回來。

千萬彆吃,朕實在是不放心。”

不得不說,現在整個李唐可能就沒人相信,作為太上皇的白聖能煉製出所謂的救命金丹,但凡能煉出毒不死人的丹藥,他們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了!

李世民也是這想法,更怕他這父皇自己有信心,煉出來還給孫子孫女吃。

所以當然很有必要提前叮囑一下。

寧願得罪他,也不能瞎吃。

“明白,我又不傻,可是跟父皇住在一起的那些弟弟妹妹又該如何,要不要設法讓他們全都搬出大安宮居住啊?

不然我擔心父皇會給他們吃。”

李淵是真沒少生孩子,前前後後加起來總共生了二十二個兒子,十九個女兒,年紀大的,像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之類的,全都已經死了,或者已經去了封地,做了皇帝,乃至於嫁了人。

但年紀小的也不少,比如說年紀最小的李元嬰,就是滕王閣序裡麵那個滕王閣的滕王,今年才七歲,他上麵還有兩個九歲的哥哥,兩個十歲的哥哥,一個十一歲的哥哥,一個十二歲的哥哥。

十三四歲的哥哥也有兩三個。

十五六歲的哥哥同樣不少。

總而言之,去掉夭折的,現在活著且未成年,未滿十八歲的兒子就有十五個,閨女也有十三四個,除了少部分已經封王或者嫁人的,剩下都在大安宮。

最重要的是,長孫皇後知道太上皇有分享好東西的習慣,但凡他覺得好的東西,都很樂意分享出去,葡萄荔枝以及一些比較罕見的奇珍異寶也就罷了。

但他煉的金丹,確實是不好說。

真被毒死了,也沒法讓他償命啊!

“呃……倒也不必太急,父皇不是才剛開始煉嗎,哪那麼容易煉出來,且父皇怎麼也不至於讓兒女給他試丹藥。

回頭多派幾個太醫去盯著就是。”

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也沒感情,所以李世民在沒那麼擔心的同時,本身也冷靜了點。

擔心則亂嘛,現在冷靜了點。

倒覺得他可能是真有些多慮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