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想複仇的太上皇(14)【二合一】(1 / 2)

武德二十七年,六月初七。

白聖正式冊封漢王李恪,為大唐皇太孫,李世民都下來了,白聖是理所當然將年號,重新改為原身的武德年號。

算下來此時就是武德二十七年。

針對全國官吏的考核即將開始,總不能還讓李恪以王爺身份主管此事,所以白聖才會特地在此之前,將他冊封為皇太孫,好讓他能名正言順主管此事!

冊封結束後的當天晚上,白聖特地將另外三個先前考試拿到優秀,同時一直跟著李世民學習的兒子召進甘露殿。

“不用行禮,都坐下來吧!”

李元嘉他們一進來,白聖便說道。

“諾!父皇!”雖然白聖說了不用行禮,但他們還是行了個簡禮才坐下來。

“今日可有怨言?”

雖然很早之前,明白人應該就能看出來,白聖更屬意漢王李恪繼位,但先前他們四個的待遇確實是一樣的,白聖難免有些擔心他們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所以這才特地把他們找過來,想跟他們把事說開了,談談心,彼此安心。

“不敢!”

“父皇看中漢王的態度早已十分明確,我等皆是知曉,所以並無怨言!”

“怨言倒是沒有,隻是有種塵埃落定之感,先前內心總是難免還抱有那麼一絲希望,如今倒總算徹底安心了。”

怨言或者說不滿,他們肯定不可能沒有,但也不會太過嚴重,就如剛剛他們說的那樣,白聖看重漢王李恪的心思已經十分明確,他們心裡早就有數了。

本來就沒怎麼抬舉他們,也沒給他們希望,塵埃落定,自然不會太失望。

“看來還是有。

今日叫你們過來,就是專門為了說這事,先前的玄武門之變,我想你們應該都很清楚,雖說世民有錯,但朕又何嘗沒有問題,終究是朕給了他希望,放縱了他的野心,當然了,也有他能力確實強的緣故在,有了這麼次經驗或者說教訓後,朕絕不希望看到舊事重演。”

說到這,李元嘉他們趕忙俯首道:

“父皇放心,我等必不會如此,如果您實在不放心的話,我們也可以放棄現在實權,隻做一個普通虛爵王爺。”

“沒錯父皇,我願意放權!”

他們三個是理所當然以為白聖在敲打他們,當即便果斷表示,願意辭去現在的一切職位,隻保留虛爵王爺頭銜。

秦王李世民都不是他們父皇對手。

他們何德何能?

還是放權保平安為妙……

“不用怕,你們這麼做,搞得好像朕有多恐怖似的,世民他做了那麼多錯事,朕不也沒殺了他,朕不是在敲打你們,是確實有事要跟你們仔細商量。”

說到這,白聖頓了頓才又繼續道:

“做太上皇的那段時間,朕有想過很多,也有想過是不是把所有非太子之外的其他皇子當豬養,就能避免類似於玄武門之變的事情再次發生,但沒誰能保證太子絕對不會出問題,一旦太子出問題,剩下皇子都是廢柴,更是禍事!

思來想去許久,朕最終的想法是。

重新恢複分封製。

朕發現很多大臣根本就不了解上古周朝的分封製,隻簡單粗暴的將之理解為把國內的土地分封給皇子,容易造成國家內亂,以及國土分崩離析等禍事。

但實際上,周朝初期分封出去的那些土地,大多並不在周王室的掌控範圍內,有的甚至就是單純劃塊地,告訴某位侯爵那塊地歸你了,你自己去拿吧。

比如秦國,他們了百年時間,多少代人,才勉強將國土徹底穩定下來。

周王室衰亡是衰亡在,他們原本掌握的土地麵積就不大,還把周邊土地都分封了出去,並根本沒有給自己留下擴張的餘地,反倒是被分封出去的那些諸侯們,邊境處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開拓。

再加上周王室不斷分封原有土地。

掌握在手的土地人口越來越少。

這才最終自取滅亡。

朕的想法是劃定九州,將新劃定出來的九州區域,全部定為我朝的固有領土,九州之外的地方則可以分封出去。

朕會給你們提供些支持!

代價就是你們要奉我為宗主國,你們為附庸國,每年上供一定稅收,具體細節還沒計劃好,朕隻是先跟你們透露一下有這麼個想法,如果你們也有裂土封王的念頭,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了。

當然了,如果你們不願意冒這些風險,做個普通王爺也行,但就不要有什麼其他想法了,明白朕的意思了嗎?”

白聖這麼做,除了不想皇室成員當中有能力的被埋沒,最重要的還是為未來,徹底拔除世家門閥隱患而做準備。

世家門閥雖然根深蒂固,並且極大阻礙了階級流通,阻礙了寒門乃至於平民的上升通道,但並不意味著他們都是壞人,都該死,白聖是想將他們拔除。

並不是想將他們全部剿滅乾淨。

與其把那些人殺了,或者說把那些人貶為奴隸,流放乾苦力活,還不如將他們打發到境外,讓他們去弘揚文化。

以及順帶著同化外邦土著。

這麼一來的話,提前布局裂土封王以及分封製,就相當有必要了,除此之外儘量將爭鬥引向境外,讓大家不要內鬥,而想著外拓,對於國家的延續等各方麵其實也有好處,最重要的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他們在科技上很有優勢。

足以應對高原反應和瘴氣痢疾。

已經有了開疆拓土的底氣和能力。

“這……”

不得不說,白聖這番話給李元嘉他們帶來的震撼還是挺大的,因為自西晉往後,分封製不可取幾乎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共識,沒想到他們父皇竟會重提。

但隨著聽下去,他們逐漸明白,白聖所說的分封製與他們想象當中的分封製是不一樣的,他們想象中的分封製是不勞而獲,直接得到一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所有權,而他們父皇所謂的分封製隻是給予他們支持,讓他們自己出去打。

能打下多少土地,占領多少人口。

就獲得多大疆域國力。

未來自己如果有能力,或者後人有能力,還能繼續往外開拓,屬於創業。

然後他們就猶豫了。

如果直接分封土地人口給他們,讓他們在大唐境內裂土封王,他們肯定雙手雙腳同意,而一切都得靠自己,他們就很難不猶豫了。畢竟現在的嶺南便已經是流放之地,蠻荒之地了,又更何況嶺南之外的地方,去那些地方確定是去裂土封王,而不是被流放過去受苦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