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那我們現在是該……”
雖然震驚,但眾大臣們還是很快收斂情緒,李太傅更是直接問起元熙帝。
接下來該怎麼辦?
太上皇駕崩的事,肯定是要昭告天下的,義忠親王那邊,大概率也是族滅的下場,就是整件事有那麼點像皇室醜聞,哪些能公開,哪些不能公開,該按什麼流程走,還是得看元熙帝的意思。
即便按規矩,循禮法,有固定流程可走,那也得先問一下元熙帝的意思。
算是表態效忠……
他們這些個重臣,以前大多可都更聽太上皇的話,如今太上皇突然就這麼駕崩了,他們自然也很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現在不趕緊表態效忠,等著回頭被拿下,或者告老還鄉,養老嗎?
“喪事按正常國喪流程走。
忠義親王自然也是罪該萬死,但他兒子殺害親祖父太上皇,不管是什麼原因,說出去都不太好聽,不知諸位愛卿有沒有兩全之策,最好既能保住皇家顏麵,也不至於讓忠義親王逃脫懲罰。”
雖然這次不是父子相殘,但祖父被孫子殺了,說起來跟父子相殘其實也沒什麼區彆,彆說放在皇家了,就是放在普通人家,弑殺祖父也是一件大醜聞。
出於家醜不想外揚,元熙帝他是理所當然既想保住裡子,也想保住麵子。
麵子上要好看,不能丟人。
裡子也不能放過忠義親王一全家。
這下子,輪到李太傅等人麵色愁苦了,一個個更是內心腹誹,這哪是在請教他們出主意,分明是在為難他們嘛。
除了弑父殺君造反大罪。
還有什麼罪能滅忠義親王全家?
不把具體真相公開,根本就沒可能給忠義親王定死罪,所以元熙帝他所要求的兩全之策,就不存在,也不可能。
【好家夥,他夠貪的啊!】
【我怎麼沒看懂,這件事有什麼不能說的嗎,直接對外公開不就好了。】
【拜托,彆說古代了,就是我們這個時代,誰誰誰要是把祖父殺了,也能上全國熱搜,過個幾十年提到他們家。
最引人注目的估計還是這件事。
這還隻是普通人家……】
【哦,對哦,太上皇是那個刺客的祖父,我的天,一天到晚就知道他叫太上皇,都忘了還有一層祖孫關係了。】
【這事根本沒有兩全之策!】
【甄老太妃總算來了,她這速度可夠慢的,我們都在這看好一會戲了。】
【我怎麼感覺李太傅他們稍微鬆了口氣啊,是因為甄老太妃來了,元熙帝就會暫時停止討論,還是怎麼了嗎?】
【應該是吧……】
進入長生宮後,白聖是一邊麵露悲傷,一邊朝著元熙帝行禮,即便不管是元熙帝還是太上皇,都曾說過讓她不用行禮,但原身出於考慮到自己畢竟不是他們的親生母親和親生祖母,還是客氣守禮些為妙,所以一直都有堅持行禮。
現在連太上皇這靠山都沒了。
白聖當然就更得堅持興禮了。
而這時,其實就已經能明顯感覺出元熙帝的態度變化了,過去,太上皇沒死的時候,元熙帝怎麼都得趕忙親自上前,阻止白聖行禮,而現在他隻是揮揮手表示,老太妃無需多禮,快快入座。
然後就繼續看向李太傅等人。
顯然還在等著他們的回複呢!
隻有戴權挺不錯的趕忙上前,將白聖攙扶到一邊坐下來,並且附在白聖耳邊,詳細說了下大概情況,以及推測。
【人走茶涼,好現實。】
【態度不不錯嗎?】
【看起來是不錯,但與以前的態度根本沒法比,要知道,先前他可都是在甄老太妃行禮之前,就趕忙上前將她扶住,根本就不給甄老太妃行禮的機會。
可剛剛呢,是等鄭老太妃行完禮。
才敷衍的揮手,說什麼無需多禮。
品品,你們細品,嗬嗬……】
【說明他先前對甄老太妃好,根本就不是自願的,是看在太上皇的麵子上或者說,是為了讓太上皇滿意而不得已為之,看來甄老太妃沒好日子過了。】
【也許人家親爹剛死,現在正是傷心難過的時候,壓根沒想那麼多呢?】
【拉倒吧,太上皇死了,元熙帝心裡不知道得開心成啥樣呢,怎麼可能還會傷心難過,他就是單純不想裝了,不過現在的他也確實沒有必要再裝了。】
【是啊,以前算是兒皇帝,頭上還有個太上皇壓著,現在太上皇一死,他可就真的是唯我獨尊,九五至尊了。】
【我比較擔心的是,接下來的劇情會不會推進的特彆迅速,甚至於甄家賈家這些家族,有沒有可能被一鍋端,要是被一鍋端,那我們不是壓根就沒看到啥劇情,我隻想看點兒女情長而已。】
【有可能,那不直接殺青?】
李太傅看甄老太妃的到來,並沒有影響元熙帝繼續追問,頓時便明白甄老太妃算是因為太上皇的駕崩基本廢了。
此時他隻能無奈硬著頭皮回道:
“陛下,老臣確實想不到有什麼萬全之策,您若實在不願意將真實情況傳出去,也可隻說太上皇暴斃,然後隨便給忠義親王安插一個什麼罪名,或者說他妄圖謀逆也好,應當不會有人深究。
又或者說忠義親王氣死太上皇。
倒也能勉強將事情圓起來。”
“這……”元熙帝雖然不是特彆滿意,但他也清楚,這件事確實難搞,心裡更是已經有些心動,並打算要是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采納這建議也無妨。
“陛下,萬萬不可啊!”
因為白聖此時已經從戴權口中知道了前因後果,為了表現下,或者說爭取些好感,白聖是趕忙阻止,並解釋道:
“陛下,有些事是萬萬不能模棱兩可,應付百姓百官的,一旦對外宣稱太上皇是暴斃而亡,恐怕用不了多久,各種各樣的揣測就會傳得沸沸揚揚,即便說是忠義親王氣死了太上皇,也會有很多人猜測忠義親王他究竟說了些什麼。
堵不如疏,防民之口勝於防川。
有些事越是遮掩,越擋不住彆人覺得有內情,並且開始大膽猜想揣測。”
“您可以想想史書裡一些死亡原因不明的帝王將相,有多少野史傳說,反倒是明確記載死因的,即便有人想編野史傳說也沒有辦法編,更沒什麼人信。
最重要的是,要是不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