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416(一更) 北平突襲(2 / 2)

司馬懿很難評價。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呂令雎是把陛下當做自己的學習對象的,那她這作風怎麼學出來的,真是令人頭大。

而且倘若他沒聽錯的話,田豐這家夥終於擺脫了元封的身份後,多少是少了點好欺負的感覺,此時分明還有幾分對於冀州將領謀臣即將跟他團聚的……期待?

他開口說了句“承您吉言了”,便當即翻身上馬,緊追呂布等人的腳步而去。

這不是一出急行軍,作戰計劃也是在他的手中製定的,他當然要確保這出擒拿陷陣營主將的行動萬無一失!

——————

坐鎮於高陽的沮授還真沒想到,在喬琰的兵卒於泉州方向也有調度,他急令審配前往渤海方向坐鎮之後,先一步出現異動的居然不是那頭,也不是呂令雎與呂布合兵之後直接揮兵南下,而是他們自範陽將大批沙土袋往西南方向搬到了易水河岸。

所去的方向不是河間郡,而是中山國!

中山已於孝靈皇帝之時便廢國改郡,不過或許是因為三百多年間的稱呼習慣,讓人還是更願意將其稱為中山國。

但眼下這稱呼不要緊,要緊的是這北麵士卒做出的表現。

“數千隻沙土袋的數量,在這兩年間流水不豐的情況下足以短暫地阻斷河流之勢。”沮授的臉色凝重了起來,“倘若北平易主,他們在易水和徐水上遊的行動將再難受到我等的限製。”

這是壅沙之術!

東萊郡戰報抵達之時,沮授還在感慨,辛評就算出兵應對及時,在對方直接選擇勸反青州黃巾殘部的那一刻,他的處境都會相當被動,辛評也到底不是韓信,難以重現昔年濰水之戰的風光。

青州被這一出沒有多少傷亡和波及範圍的戰事奪走一半,幾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怎麼這囊土壅水之事倒是要出現在冀州地界上!

沮授一點也不敢因這份巧合而感到什麼好笑的想法。

讓幽州的大雍兵馬得到易水、徐水上遊的主導權,便意味著他們可以投入更多的沙袋等物,給大批量的士卒南下提供渡河的坦途。

這大為不妙!

眼下他們還能守得住這兩條邊界,不過是因為還能仰仗著地理屏障的阻攔,令幽州突騎與並州鐵騎難以大規模調度。

可倘若天塹被破,就算有高順麾下那支以精兵為鐵壁的陷陣營,在絕對的人力優勢麵前,他們憑什麼來抗爭這片席卷的浪潮?

顯然不能!

“這數月間呂奉先屢次以傷亡即退或是避不交鋒的方式侵入我冀州境內,幾乎已讓我等習慣於他這作風了,”高順接到通傳來到沮授的麵前後,便聽到沮授說道,“但這等習慣其實要不得!”

“眼下一麵是護烏桓校尉與呂奉先會合,一麵是青州方向的東萊與半個北海行將易主,這場戰事再非玩鬨,已到了隨時發作的時候。”

沮授也一度想過,呂布這等囂張的作風,是否有可能能如當年辛毗意圖做的那樣,將其先捧得再高些,從中圖謀出個將其拿下的機會。

可倘若時間充裕,大將軍也還不曾因為兗豫二州的丟失以及那出檄文聲討落到今日這個狀態,他們還有從中一試的可能,現在卻隻能先考慮將這份滅頂之災能攔住多久是多久。

“公與先生希望我做什麼?”高順問道。

沮授回道:“高陽北部防線我會親自督防,絕不會在這幾日間出錯,我要你即刻前往北平,調度銅官守軍與你合兵,在那兩位呂將軍抵達徐水之前,將他們攔截下來!”

喬琰部將在數年之間的攻城之快,讓沮授完全不敢抱有任何一點僥幸的心理。

倘若隨著青州方麵的動手已然拉開這場最後的決戰,河對岸的幽州兵馬多年籌謀正為此戰,他憑什麼能保證,北平守軍便能守住那城關呢?

必須讓高順走一趟,讓對麵的自兩河上流斷水決堤的計劃被攔截在尚未開始的時候!

高順雖直覺有些不對,但沮授的判斷他還是相信的。

他當即率領手下的兵卒直奔中山國而去。

因高陽往北平的路程比起範陽往北平更遠,不過是少了河道的阻攔才讓他稍稍占著一點優勢而已,高順在這出行路中根本不敢做出任何的停頓,隻恨不得自己能在頃刻之間便抵達北平。

好在,當他進入北平城關之時,此地的守軍告知於他,對麵大約是被那些用以斷流渡河的沙袋拖緩了行軍的步調,在此時方才度過易水不久。

為讓後軍儘數趕上,也為讓搬運著沙袋的將士能將消耗的體力給彌補回來,他們此刻在易水南岸重新設立了另外的一處大營,隻以一種緩步推進的方式讓身居北平的守軍感到了一種濃重的壓力。

“對麵還未徹底渡河的時候,我等便已嘗試對其前軍做出攔阻了,但他們的騎兵尤其之多,我等實在是沒有辦法。”

突擊襲擾之中騎兵的表現尤佳,更彆說還是呂布和呂令雎麾下的騎兵。

高順深知這不能怪北平這頭的守軍無能。

他們能及時發現對麵的行動,將訊息送到沮授的麵前,也能做出攔截敵軍的嘗試,已經算是稱職了。

所幸,北平在徐水以南,他們還有最後的一次機會。

而對方先行渡河的兵卒,高順自信自己也有這個將其正麵攔阻的本事!

隻要北平不失,他們就還有這個穩守的底氣!

但幾乎是在高順抵達北平的同時,呂令雎也已經整頓起了隊伍,按照司馬懿所安排的那樣,在易水之南的營地吸引住了中山境內守軍的視線後,帶著他們連夜朝著易水上遊的方向而去。

在這已近易水發源地的位置,她悄無聲息地橫渡徐水而過,隨後等待起了那個進攻的時機。

這是一支很特彆的隊伍。

在涉水而過的軍隊整頓之中,她摸了摸自己的腰間。

除卻她手中的長槍之外,在那裡還掛著另外一件副手兵器。

這支鐵製兵刃約莫四尺多長,並不像是尋常的刀劍一般形製,而像是一根細長的竹節,有著四棱的外緣,也便是個方形的斷麵。

雖其並未開刃,但在早前測試這武器在近身破甲的表現中,呂令雎早已清楚地知道此物的本事,那是身懷大力的騎兵能在將其揮動之時將人隔著盔甲砸死的存在!

早前因旱災中鑿井費鐵的緣故,並未將其大規模打造,如今卻可以!此物也早在去歲並州鐵官陸續恢複生產兵刃之時製造出了一批,送往了各地。

但真正能衝到他們的騎兵麵前的隊伍又有幾支呢?能用馬槊長槍解決的情況下,多帶這樣一支負重反而是對士卒體力的浪費。

可在此刻,麵對著這場必破陷陣營的交手,此物也該當登場了。

它叫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