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三萬石(1 / 2)

劉璃迎麵直視劉徹深邃的眸光, 臉上露出一抹天真無邪的笑容:“父皇,如果沒有阿璃這樣匪夷所思的想法,那太學院現在也不會辦得這麼好吧?”

劉徹突然想到劉璃給太學院新製定出來的辦學製度, 當時他看完後,隻覺得這樣的想法是如此的驚為天人, 叫人讚歎。

而想出這個製度的人, 是他的女兒。聽到董仲舒對阿璃讚不絕口的誇獎, 作為老父親的劉徹, 心中是格外驕傲的。想到這裡, 劉徹忽然哈哈大笑:“說得有道理, 阿璃就應該是如此特彆的。”

【漢武帝好感度:77。】

好感度竟然又上漲了兩點,雖然依舊很少, 但是劉璃心中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畢竟這份好感度是從當初的1%漲起來的,這一路走來, 也實在不容易。

關於延遲女子必須成婚年齡的法令,在朝堂中討論了幾天, 最終天子采納了更多人的意見,同意了董仲舒的諫言, 頒布女子可二十而婚的法令。

也就是說,從此之後, 女子十五歲之後沒有結婚,就不用再罰款了。但是倘若女子二十歲之後依舊沒結婚的話, 那罰款的數額就要再翻倍, 從原先的五倍賦稅, 變成十倍。

劉璃看著新頒布的這個法令, 悄悄的嘖了嘖聲。劉徹壓榨百姓的手段和本事, 還真是六啊。

不過自己好歹也為這個時代的女性爭取到了五年的時間, 這樣以後應該會少很多十五歲就懷孕生子當媽媽的女孩子了吧。

看在劉徹願意更改這個法令的份上,劉璃也拿出了屬於自己的誠意。

她連夜將太學的課程製度和收費標準,還有一些基礎改變都給完善了出來。

第一點:由免費變為收費製度。

太學的教學規模逐漸成熟,如今老師的數量已經足夠了,學生也從勳貴子弟擴大成了富商子弟。之前三年試運行期間,學生來上課自然是免費的,由國家提供各種教學資源,培養出優秀的政治人才。

如今規模成熟了,總不能還要國家再來承擔學生的學習費用吧?畢竟一旦從太學院畢業之後,那就等於捧上了鐵飯碗,是國家公務員了。

所以在劉璃製定的新製度下,肯定會有不少勳貴子弟和富商子弟擠破腦袋想要入太學的。

那這裡就要實行收費製度了。

每一個想入太學院學習的學生,每年需要繳納三萬石作為學費。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共十二年,若是一次性繳清,隻需要繳納三十五萬石。當然也可以一年一繳。

第二點:每天的課程修改。

目前太學院的課程依舊是上午和下午兩堂課,上午學雜記,下午學公羊傳。有些班級下午的時候,男孩子要去校場訓練騎射,而女孩子則要學習六藝和紡織。

既然現在正規化了,那麼這些課程肯定要調整的。

學校每天上午八點開始上課,上半個時辰,休息一炷香時間。大概到了中午,是可以上完兩節課的。

為了保證學生們的體力可以跟上,太學院實行一日三餐的製度。早膳和晚膳大家都是在自己家裡吃的,中午的這一頓,太學院免費提供給各位學子。

所以需要在太學院內建一個給學生做飯的膳房。

下午一點開始上課,一直到四點下課,這中間也可以上兩節課。也就是說以後每天要上四節課。

第三點:學習的內容調整。

漢武帝為什麼要設立太學呢?當然是為了讓董仲舒更好的向大漢子民傳播儒學思想,做到真正的思想統一。

所以劉璃認為,每天的課程中,思想品德課是必不可少的。學院的博士們要更好的將忠君愛國的思想傳遞給每一個學生。

其次便

是劉徹目前最為看重的《公羊傳》內容的學習,這個應該屬於政治,那就取名為政治課。

最後根據年級的不同,還可以分出不同的課程。例如——

算術課,教學生們做一些簡單的數學題,提高動腦能力。

國文課,老師帶領學生們欣賞《詩經》呀,《論語》呀,等等一些在春秋戰國時候流傳下來的詩詞歌賦,培養學生的情操。

體育課,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適當的運動,鍛煉身體。

音樂課,可以邀請樂府的歌姬來教學生們音樂。

另外太學院中還需要更多其他方麵的人才,例如農家(春秋諸子百家之一),邀請農學的代表人物,為國家培養出種植方麵的農業人才。醫術高超的醫學代表人物,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醫者等等。

不要獨尊儒術,而是百家齊放。

寫完這麼多之後,劉璃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咬著筆頭將自己寫的內容又仔細看了一遍,她目前能想到的也隻有這麼多了。

於是在最後她又寫下了第四點:後續內容有待補充。

劉徹看完女兒遞來的第二版改革建議,最為滿意的就是太學院收費這一項了。一個學生一年收費三萬石,那一百多個學生,就有三百萬石的收入。

阿璃明明可以直接搶錢,卻還要給大家安排上學!

劉徹從沒想過一個小小的太學竟然可以如此賺錢,這簡直就是意外的驚喜啊。

“阿璃,你昨天還說我剝削百姓,你看看你定下的這個所謂的學費,一年三萬石,豈不是更多?”劉徹指尖敲著紙上的一年三萬石,話中帶著調侃,

劉璃理直氣壯道:“我與父皇才不一樣咧,我收的是豪強富商的錢,你的賦稅收的是平民百姓的錢,這能一樣嗎?那些豪強富商一個月就能賺回這一年的三萬石了,可平民百姓恐怕一整年都賺不回十倍的賦稅。”

劉徹一下子沉默了。

就在劉璃以為他在反思自己不應該收百姓這麼多稅的時候,劉徹突然道:“豪強富商既然如此有錢,那就將學費定為五萬石一年吧。”

劉璃:“……”他明明可以直接搶錢,卻貼心的給了人家孩子上學的機會,真是偉大呀!

**

因為太學院最近需要裝修改革,並且調整教室,所以學生們暫時不用上課,恢複上課之後會統一通知。

劉璃作為這個製度的發起人,理所當然的去了太學院幫助董仲舒將事情安排妥當。

太學院裡的閣闕教室還是很多的,劉璃對比整個太學院的布局圖,將整個地方劃分為五個區域,並且找來工匠重新施工,定製牌匾用來區分。

最裡麵的樓闕,便是小學部,取名為啟蒙閣。意思是大家一起在這裡啟蒙學習。

從啟蒙閣出來之後會通過一個漂亮的假山環繞的池塘,隨後便能看到另外一個樓闕,這裡便是初中部。樓闕上的牌匾定為總角閣。在古代,總角是指八歲到十三、四歲的孩子,差不多就對應了上初中的年紀。

最後還有高中部,劉璃懶得認真想名字了,乾脆取名狀元樓。畢竟能夠進入高中部的學生們,基本上都是日後大漢的肱股之臣。

這部分便是教學樓區域。

和三個教學樓相隔不遠的一座樓閣便是學生食堂,以後大家中午若是想吃東西,都可以到這裡來覓食。

再向後是校場,一部分是用來上體育課的,另外一部分就是用來正規訓練的。

原有的圖書館還有女孩子們學紡織的織房暫時不變動,另外還有兩個樓闕便閒置了。

劉璃想了想道:“閒置的兩個樓闕暫時可以當做學生宿舍,可以在裡麵安置床鋪和日常用品,給學子們休息。”這一點是為了那些路途遙遠的

學生準備的。

如今太學院是公開招生,不再是之前被天子強迫入學了。所以不免會有來自全國各個郡縣地區的學子,這些人一旦入學,若不方便走讀的話,便可以選擇住校。

反正現在太學中已經有食堂了,若是住校的話,吃住也方便。

如果說之前大漢選拔官員的製度是察舉製,隻要在歲科和特科中表現出色,都可以當官,那麼現在當官的途徑隻有兩個。

要麼在戰場上殺敵立功,便可封侯拜相。要麼就老老實實的來太學院學習,通過太學院的考試從而成為國家的棟梁。

當董仲舒知道入太學院學習,每年需要繳納三萬石的學費時,他一臉擔憂的問:“公主,學費這個門檻會不會太高了?這樣一來,豈不是讓一些有才華的窮人,斷了為國效命的機會了嗎?”

之前選拔官員的製度,隻要賢良方正,清廉孝順就都可以被選拔為郎官。如今這麼一搞,那沒有錢但賢良方正的人,豈不是沒有機會了?

劉璃笑了笑道:“董博士放心,這一點我也考慮到了。原有的察舉製依舊不變,各郡縣的太守還是可以向我父皇推薦各種人才。例如非常擅長種地的人,或者會醫術的人。這樣的人才,隻要通過考核就可以免學費進入太學院學習。”

董仲舒大概聽明白了一點:“寒門中人可以通過考試進入太學,而勳貴子弟隻需要交學費便可以入學,是這樣嗎?”

劉璃點點頭:“對,這樣的製度也算叫科舉製。”她抿了抿唇道:“大家同在一個屋簷下學習,最後能不能成功入仕途,還要看每年的考試成績。”

進入太學院學習,相當於拿到了一張可以入仕途的門票,最後能不能成功還要看學習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