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薑絲炒肉絲(2 / 2)

相和打定主意之後,去拜訪了荀況。

雖然墨儒敵對,但他們在敵對的同時,又是彼此的知己,認可對方想讓這個天下更好的理想。

同時,墨儒都支持天下大一統,認為天下大一統才是結束民眾痛苦的治本之舉。所以相和相信,在朱襄公的事上,荀況會站在他這一邊。

荀況接待了相和後,卻搖頭道:“你們墨家死認一個‘義’字,先钜子才會在陽城君拋下他後,仍舊殉城赴死;我儒家也認一個‘信’字,朱襄受藺相如之恩,承諾為了藺相如留在趙國。我們怎麼能毀壞朱襄的‘義’和‘信’?如果朱襄是背義毀信之人,他又如何能活人無數?”

墨家有一位钜子曾是楚國陽城君的下屬和好友。吳起變法威脅到了楚國舊貴族的利益,楚國舊貴族在楚王靈堂上射殺吳起,把楚王的遺體都射成了刺蝟。

新王繼位之後,為此事族滅七十多家貴族,其中就有陽城君。不過他雖然殺了這些貴族,卻廢了吳起之法。

陽城君逃離楚國時,墨家當時那位钜子以“钜子不守義,天下恐無人信墨家”為由殉城,一百八十多名墨家弟子同赴死。

之後墨家發現,如此做法隻會讓墨家子弟白白消耗,不能實現墨家的政治理想。於是墨家思想漸漸發生了變化,更傾向於大一統。

雖然楚墨當時依附的是反對吳起的舊貴族,但也看到了吳起變法對楚國的好處。楚國國君殺掉了與吳起敵對的人,卻沒有延續吳起的變法,這讓楚墨對楚國國君很失望。他們認為楚國這樣的做法,陽城君之事還會發生。

這就是楚墨漸漸朝著秦墨靠攏的緣由。

後續之事暫且不提,楚墨明知道陽城君有罪,但仍舊為了守住承諾而甘願殉城赴死,以明墨家之義。荀子點出這一點,告訴相和,想要將朱襄勸離趙國是不可能的。

“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朱襄公困在趙國?”相和歎氣。

荀子道:“有機會,機會就在政兒身上。若公子子楚被立為太子,趙國肯定會送這一位趙人所生的質子回秦國爭奪皇位。那時朱襄作為養育政兒之人,肯定會和朱襄一同回秦國。你所說的能任用朱襄的雄主,就是指秦王吧?”

相和點頭:“秦王確實是雄主。我觀天下有一統之勢的國家,僅有秦國。”

荀子歎氣:“但秦國重利益輕仁義,由秦一統天下,對天下人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相和道:“朱襄公和政兒或許能改變秦。”

荀子道:“你倒是對他很有信心。不過我也希望如此。”

相和道:“我們墨家會繼續留在朱襄公身邊,希望儒家也能幫助朱襄公。”

荀子點頭:“當然。我的弟子已經入趙,成為趙國宗室的門客。他們會在適當的時候為朱襄進言。”

相和拱手作揖。

荀子拱手回禮。

儒家和墨家此時的領頭者達成默契,暫時站在了同一戰線。

此時荀子和相和都認為,朱襄離開趙國的時間還很早,趙國的局勢還很穩定。

事情總是在所有人以為風平浪靜的時候急轉直下。

今年年初,秦國攻占野王後短暫休整了半年,繼續朝著上黨進軍,攻占了韓國的緱氏和綸氏。

韓王派人向秦王請罪,願意獻出上黨郡,請求秦王退兵。

秦王同意,以為此次戰略目標已經達成。

與此同時,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意降秦,派人前往趙國遊說,想要將上黨郡獻給趙國,借趙國的力量抵抗秦國的軍隊。

趙王十分歡喜,立刻召集群臣商議此事。

趙□□原本離王位很遠,因太子悝死於瘟疫,才被立為太子,繼位成了趙王。

趙惠文王和朝中大臣都對這位弱冠繼位的趙王不放心,讓趙威後聽政。趙王繼位後第一年逼退秦國進犯的功勞,也落在了趙威後的頭上。趙王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

現在上黨郡守馮亭主動獻出上黨十七城,趙王高興得飄飄然了。

有人主動帶城來投,這不證明自己雄主的聲望遠揚嗎?

而且上黨十七城,就算是自己的父親和祖父,打下這麼多領土也非常困難。自己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上黨十七城,這豈不是證明自己逼父親和祖父還要厲害?

趙王越想越興奮,恨不得立刻就答應下來。

但他雖然能力不成,謹慎還是有的。秦國強勢,趙王對這個從他祖父時就與趙國為敵的老秦王有些發怵,所以他還是挨個詢問大臣的意見。

令趙王沒想到的是,一向謹慎的藺相如反對他接受上黨郡守獻城就罷了,誰都知道,藺相如年紀大了之後,不複以前直麵秦王的勇敢。他的叔叔平陽君趙豹,一向唯國相平原君趙勝是從,此次居然堅持站到了平原君趙勝的對立麵,阻止他接受獻城。

趙豹聲淚俱下:“君上!秦國打了好幾年,眼見著就能得到上黨。我們趙國什麼都沒做,卻想白白得到上黨。聖人說過,無緣無故的利益就是巨大的禍害!這是韓人嫁禍趙國,絕對不能接受啊!”

趙王十分不滿:“這怎麼能說無緣無故?上黨郡守和平民厭惡秦的暴||政,向往寡人的德政,這才願意投奔寡人!”

趙豹還想再勸,趙王讓人請他離開,不再聽趙豹說話,接受了平原君趙勝的建議。

平原君趙勝的建議是,整整十七城,不拿白不拿,白送的東西不拿是傻子。

趙王說,平原君叔叔說得對。

於是,趙王派平原君趙勝前往上黨接收馮亭的投獻,派人占了上黨郡。

已經接受韓國獻城,以為可以得到上黨郡後暫時休整的老秦王得知了此事,氣得手中的酒杯都砸了。

趙王,你是不是有病?!寡人和你勢不兩立!

朱襄得知此事的時候,腦袋“嗡”的一聲,半晌沒緩過神。

他及時對先秦時候的曆史脈絡再不了解,當聽到廉頗屯兵長平時,也知道長平之戰快要打響了。

平原君趙勝雖然目光短淺,利令智昏,但看人眼光比趙王好了不少。他清楚接收上黨郡秦國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於是推舉廉頗前往守城。

廉頗披甲上陣,臨走前還來朱襄家嚇唬嬴小政,說要把嬴小政的母國秦國打得落花流水,讓嬴小政哭鼻子。

嬴小政沒哭鼻子。他在心裡把廉頗再次狠狠記上一筆。

藺相如在趙國接受上黨郡守獻城之後大病了一場。廉頗出征時,他仍舊在朱襄的攙扶下出城相送。

廉頗勸慰藺相如:“比攻城野戰,我不如白起;但守城,白起在我這也站不到便宜。何況現在攻打上黨的秦將並非白起。你不需擔心。”

藺相如乾咳了幾聲,雙手緊緊握著廉頗的手:“小心,不可……冒進!”

廉頗拍著藺相如的手背道:“打仗的事,我還需要你教?好好養病,在邯鄲等我的捷報。”

廉頗戴上頭盔,翻身上馬,意氣風發地離開了邯鄲城。

藺相如墊著腳尖遠遠望著廉頗離開的背影,直到連馬蹄揚起的塵埃也看不見時,才咳著嗽道:“回去吧。”

朱襄蹲在地上,道:“藺老,我背你。”

藺相如沒有拒絕。他趴伏在朱襄背上,不斷乾咳,咳得撕心裂肺。

朱襄沒有把藺相如送回藺家,而是帶回了自己家。

藺贄還在當郡守,藺相如在家中無年輕人照顧,朱襄不放心,便讓藺相如暫時住到了自己家調養身體。

但無論朱襄如何努力,藺相如的身體仍舊迅速衰敗。

直到藺贄匆匆回家,抱著藺相如大哭一場後,藺相如才振作起來,勉強能進食了。

能進食之後,再調理身體就容易許多。朱襄不再隱藏自己的手藝,讓相和打造了一口鐵鍋,用大豆榨取了植物油,把後世的清炒煎炸都拿了出來,變著法子給藺相如做好吃的。

雖說體弱的人需要吃清淡一些,但最關鍵的是能吃進去東西。隻要能吃,就能吸收營養,身體就會好。隻要腸胃受得住,一些不太健康的烹飪方式都無所謂了。大豆油比動物油對腸胃負擔更少一些,藺相如吃了植物油烹飪的菜肴,滋味濃厚,對腸胃負擔也不會太大。

藺相如最愛吃嫩薑絲炒豬肉絲,把豬肉絲和薑絲混在粟米飯裡一起吃,他連下兩碗粟米飯。

食糧增大之後,藺相如的精神立刻好轉起來,咳嗽也變少了。

藺贄對著朱襄高興得嚎哭了許久。

藺贄的兄長們得知此事之後,紛紛寫信向朱襄道歉曾經因朱襄身份地位而生出的輕視,說藺贄有朱襄這樣的摯友真是藺家之幸。

蔡澤本來都準備西行了,見藺相如重病,趙國又和秦國劍拔弩張,擔心路上不安全,便繼續留在朱襄家中,幫助朱襄侍奉荀況和藺相如。

李牧不知道從何得知了藺相如重病的事,派人送來不少人參靈芝,說是燕國遼東而來的商隊販賣的好東西。

雁門郡不僅與匈奴毗鄰,也與燕國毗鄰。雁門郡的商市上經常會有燕國商人販賣東西。

在眾人的關心下,藺相如終於能杵著拐杖出門散步了。

朱襄鬆了口氣。

父母早逝,藺相如對朱襄而言,就像是他的父親一樣。雖然知道古人的壽命不會很長,但看著藺相如的身體逐漸衰敗,朱襄仍舊難以接受這位可敬可愛的長輩會這麼早離他而去。

藺相如的身體雖然好轉了,但長平之戰如懸掛在朱襄頭頂的利劍,現在輪到朱襄寢食難安了。

見朱襄精神萎靡,藺相如反過來安慰朱襄。

“趙秦一戰再所難免,但你不需太過憂心。”藺相如以為朱襄是擔心趙秦戰事會影響政兒,“七國互相多征伐,但從未有過泄憤殺質子的事。政兒年幼,即便趙王想要泄憤,也不會針對一年幼稚子。何況現在知道政兒身份的人並不多。”

朱襄勉強擠出笑容:“我不是擔心這個。我隻是擔心這次打仗會死很多人。”

藺相如歎息:“打仗哪有不會死人的?不過廉頗雖然老朽,守城本事還是不錯。隻要秦國攻不下上黨和長平,或許能少死一些人。”

可趙王並不隻想防守,他想打出去,打贏秦國啊!朱襄在心裡道,卻無法和任何人訴說自己心中的苦悶。

他無法和人說長平之戰的後續,隻能將這些苦悶深藏心中,將更多的精力投向種田。

人隻能看到、隻能幫助到自己眼前的人和事。長平之戰對秦國一統天下的意義什麼的,現在朱襄並不想去思索這些。他隻想儘可能地保住眼前的人。

朱襄推測,長平之戰可能會在明年發生。那之前,他如果能收獲更多的糧食,或許廉頗就能在長平抵擋住秦國的進軍。

當很快朱襄就發現,自己是那麼的無力。

為了抵禦秦國軍隊,趙王很快就發布了征兵令。包括藺相如封地的青壯年被大舉征兵入伍,朱襄想要增加糧食產量,彆說教導彆人更好的種田的辦法,他甚至連種田的人都找不到。

無論是精耕細作以求更多的收成,亦或是在荒地裡栽種土豆以求補充額外的口糧,在田地裡隻剩下老弱婦孺的情況下,都不可能實現。

朱襄能組織老弱婦孺,完成最基本的田地工作,就已經竭儘全力了。

國內其實還有可以勞作的青壯年。

但這些青壯年不是貴族的私兵,就是貴族的門客。朱襄試圖讓藺相如嘗試說服朝中貴族,讓私兵和門客下地種田,以保證今年趙國糧食的收成。

但藺相如的三寸不爛之舌能說服秦王,卻不能說服這些貴族。他們頂多讓自己的私兵去自己的地裡務農,但絕不可能去幫助平民。

而貴族的地交的稅非常少,如果是賞賜的地,甚至不需要交稅;民間需要交稅的地人手不夠,眼見著冬小麥就要爛在地裡。

荀子見狀,歎了口氣,去麵見平原君趙勝。

“如今趙國即將與秦國打仗,兩軍交戰,糧草是重中之重。如今趙國的糧食爛在地裡卻無人收割,趙國將士要如何填飽肚子?請平原君勸說趙王,讓貴族的私兵和門客幫忙收割吧。若他們不願意,同意他們拿走一部分糧食作為獎賞,也比顆粒無收好。”

趙勝雖然看不起庶民,但對有名望的人非常尊重,能聽得進有名望的人的勸誡。

荀子的名望,放眼七國都是頂尖。趙勝立刻從諫如流,不僅向趙王進言,還主動命令自己的門客和私兵幫助平民種田。

親自接觸到農事後,趙勝終於發現了朱襄的能耐。

朱襄終於當上了官,被趙勝舉薦給趙王。但因為趙勝仍舊對朱襄有偏見,所以朱襄隻負責趙國邯鄲附近的農事指導。

在朱襄的努力下,邯鄲的冬小麥終於收割完畢,小米和黃米也已經種下。

廉頗專門派人送信誇讚朱襄,說軍糧充足,有信心與秦國一戰。

……

已經回到秦國的子楚,在兩月後才得知朱襄在趙國當上了農事官員的事。

他把自己關進了書房睡了一宿。第二日,子楚讓人取來百金,親自前往應侯府中拜訪相國範雎。

範雎不僅是秦王的左臂右膀,也是秦王最愛的大臣。秦王為了替他抱仇,甚至哄騙平原君入秦,扣留平原君,以換取範雎仇敵魏齊的頭顱。

秦人都知道,若想做成什麼事,找範雎總沒錯。

子楚對範雎推心置腹:“我在趙國為質時飽受折辱,幸得友人朱襄接濟。我倉皇逃離趙國時,無奈將稚子丟棄在趙國,又是友人朱襄幫忙收養照顧。如今趙國與秦國為敵,我擔心會殃及稚子,進而殃及友人。求相國教我!”

子楚知道範雎是一個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之人。他的經曆與範雎當年經曆類似,一定能喚起範雎的共鳴。

果然,身為秦王孤臣,本來與秦國所有宗室都故意疏離的範雎,對子楚態度和善許多。

“此事簡單。隻要你現在高調展現出對他國貴女妻妾的喜愛,並偽造妻妾已經懷孕的消息傳到趙國,趙王自然就會保護好你的長子和他的看護者。”範雎和藹道,“此事交於我即可,我正好要派人去趙國。公子且放寬心。”

子楚伏地叩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