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楚王啟安葬 二更合一,300w營養液……(2 / 2)

希望快點到這個穩定期,希望現在已經到了這個穩定期,唉。

朱襄滿心憂愁無人理解,連秦王政看到朱襄書信中的煩惱,也嗤笑舅父杞人憂天。

楚國雖然還有零星反抗,但楚王啟都死了,秦國已經算是統一天下了。

秦王政準備祭天,稱秦始皇。

不過典儀還需要準備一下,各地重臣也需要給時間門回來參加他的登基大典。

天下已定,不需要急躁。秦王政讓朝堂準備一年,在後年正月初二登基為秦始皇。

那時正好是他壽辰,就當給自己祝壽了。

秦王政寫了一連串的名字,連遠在蜀地的李冰和遠在南郡的蒙武都必須回鹹陽。

照顧過他的長輩,怎麼能不來看他登基成為秦始皇?

秦王政還特意去曾大父、大父、阿父陵墓前各住了一晚,專門通知他們自己要當秦始皇了。

“阿父啊阿父,我終於可以給你上諡號了。”

秦王政拍拍自家阿父陵墓前的石雕。

張良站在秦王政身後,滿心嫌棄。

誰家國君祭拜祖陵的時候是嬴政你這樣?你也太不懂禮貌了。就你這樣,還自稱荀子教出來的學生?真是給荀子抹黑。

荀子倒是沒意見。

祭拜先祖,那是登基大典前需要做的事。現在秦王政隻是到長輩墓前說說尋常話,不需要太過繁文縟節。先王也不會怪罪秦王政。

荀子的身體越發虛弱,瞌睡的時間門越來越長。

雖然他沒有病痛,但人老了,精神不濟,骨頭疏鬆,哪裡都不舒服。

不過他還是撐著親自為秦王政籌辦登基大典,並將之後秦王政想要去各地封禪的大典都準備好。

秦王政登基成為秦始皇後,會巡遊一次天下,封禪各地神靈。

這是秦昭襄王時期就想做的事,荀子已經準備了十幾年的事。

現在秦國終於統一了天下,荀子終於能把壓了十幾年的事完成了。

如朱襄所想,有秦王詔令,又有朱襄勸說,春申君的家人同意將春申君起靈,與楚王啟葬在一起。

春申君遺孀麵如冰霜,雖然知道這對良人更好,但心裡仍舊鬱鬱。

畢竟楚王啟和春申君同葬,她就不能與良人同葬了。

罷了罷了,不和良人同葬,與兒子同葬吧。

李牧把朱襄送到目的地後,就匆匆返回楚國。

朱襄留了下來,親自督造祠堂和陵墓。

春申君和楚王啟沒有多少陪葬品,祠堂也不需要修得多富麗堂皇,所以冬季休耕的時間門,就足以完成工程。

待祠堂建好時,附近許多士人來拜祭,其中不乏秦人。據說還有其他士人正從遠方趕來。

這是秦王欽點的君臣典範,值得現在士人和後世士人來拜祭……並許願。

朱襄看著祠堂中的鬆樹上係著許願布條,和池塘中的錢幣,半晌無語。

難道在樹上綁許願條,或者在池塘裡丟錢幣許願,也是祖先刻在血脈裡的事?

什麼祖先啊,彆什麼都往血脈裡刻行不行!

朱襄扶額,叮囑道:“記得每天都派人去撈錢幣,就當是維護祠堂的費用了。”

春申君的遺孀住在了祠堂中,親自管理祠堂。

她聽到朱襄如此說,板了好幾日的臉終於露出了笑容:“就依朱襄公所言。”

朱襄道:“還有,該和你兒子寫封信了。現在楚國已滅,他已經可以出仕。我會把他帶在身邊教導。”

朱襄本還想把信陵君的後人也帶在身邊。但他們不肯,非要為魏國守代,到曾孫輩才出仕。他便隻送了一些鹹陽學宮的書籍過去,並叮囑他們,就算不出仕,也可以去鹹陽學宮求學。

春申君的遺孀恭敬道:“是,朱襄公。”

楚國終於滅了,她揚眉吐氣。

活該!

一想到楚國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好一點的末代楚王,連屍身都慘遭侮辱,還是朱襄公親自去討要楚王啟的屍身,才能讓其入土為安。春申君遺孀把“活該”二字念得更響亮。

活該!

朱襄把祠堂建好時,楚國反抗的勢頭越來越弱。

連項燕都覺得沒有多大意思。

他就算抵擋,又能如何?就楚國宗室那副模樣,還不如自立。

可項燕最終還是恪守了楚臣的底線,想了許久,放棄了自立。

他本來想學楚王啟自儘,但李牧派人問他要不要和家人見一麵。

項燕歎了口氣。就算他想隨楚王啟而去,也還是要再見家人一麵再說。

現在的項燕沒有朱襄原本曆史中項燕那麼灑脫。

原本曆史中的項燕雖然自己在軍中,但他的家人族人都被安排妥當,所以他可以放心殉楚。

但現在的項燕,族人早早被秦人掠去,剩餘家人也在項城城破的時候被俘虜。他實在是放心不下。

李牧給他遞了台階,他便降了。

不過項燕已經心死。他隻是暫時活著。等他確認了家人和族人的安全後,與家人和族人告彆後,還是會隨楚王啟而去。

即使他和楚王啟或許沒多少君臣名分,大部分時候都在針鋒相對。

李牧也知道項燕不會為他所用,隻是找個由頭讓他晚點死而已。

先殉一個楚王,又殉一個楚將,楚人可能就會對楚國又萌生過多感情,讓秦國不好治理這一片土地了。

何況楚王啟大概也不是很希望項燕去陪他。

楚國反抗的勢頭隨著項燕投降徹底結束。楚國宗室和楚國大部分卿大夫都被押送去了鹹陽城,等待秦王政的處置。鹹陽學宮諸多學子背著包袱來到楚國為吏,教導楚人學習秦律。

楚國宗室和卿大夫一離開,大部分田地都歸於秦國。秦王政獎賞完此戰有功的秦軍後,還剩下小部分土地,按照秦律分給當地楚人耕種。

楚國庶人沒想到秦國不僅沒有沒收他們可憐的為數不多的自耕田,還給他們分田,對楚國的想念立刻減少。

朱襄回到楚國的時候,已經可以開展春耕了。

然後,朱襄頭疼的事應驗——今年又出現極端氣候。

今年的冬天特彆漫長,一直到了四月都還有寒凍,房陵(今湖北)一線都普降大雪。

這彆說春苗了,連人都凍死不知道多少。

正好楚國各地傳唱“楚人這樣對待春申君和楚王啟,一定會有天災報應”的歌謠,這下子楚人認為他們真遭遇報應了。

楚國文化與中原文化不同,在七國中最重鬼神和巫術。

楚人見到鬼神真的懲罰他們,一個個惶恐不安,完全不敢去救災和自救,隻知道磕頭求老天開眼。甚至有人自埋或者埋家中小孩於雪中,給鬼神送祭品。

朱襄忙於救災,迷信的楚人不僅不配合,還給他添亂。李牧都勸他彆乾了,讓這群楚人自生自滅吧。

不自救者,不需救。

朱襄歎了口氣,讓李牧派人搭建了一個高高的祭壇,上祭壇做法。

對於迷信的平民,隻能用迷信攻之。他之前在雲夢澤做了一次伐山破廟,現在再來一次。

朱襄先做法質問老天,說要斬禍害楚人的鬼神,然後帶兵去拔除各地淫祠。

每次天災,各種千奇百怪的小宗教團體就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騙錢的騙命的層出不窮。還有不少盜匪打著鬼□□號斂財抓丁擄掠婦人,占山結寨為王。

朱襄再次親自領兵,山中也好,水中也好,把這些盜匪一一揪出來砍頭,說這是在殺禍神的“降靈”。

李牧本想代替,被朱襄拒絕。

“我在民間門有過討伐鬼□□號,所以由我去做,他們士氣才最低。”朱襄道,“我替你剿匪,你替我撫民。我倆都去剿匪了,誰撫民?”

李牧無奈,隻得暫時卸下武將身份,與朱襄交換官職。朱襄跑遍江淮平原,討伐打著鬼神旗號的匪患時,他就負責楚地的救災和春耕補種工作。

李牧有治理一國之能,換個身份乾活也很利索。藺贄寫信來笑話李牧,說李牧這是暫代楚國令尹,也算是當了一次相國了。

李牧回信鄙視之。

寒凍災害是全國範圍內的,秦地也有遭災。

不過秦地本來就偏北,應對寒凍災害的經驗比已經溫暖了很多年的江淮平原豐富許多,再加上沒有鬼神之說蠱惑平民,救災補種都很積極,所以受災情況比楚人好一些。

再者秦國去年豐收了一次,大部分秦人家中有較多餘糧,棉布又已經普及,所以他們凍死餓死的人,比南邊的楚人還稍少一些,給秦王政減少了一些壓力。

其他五國之地也豐收了一次,勉強能夠自給自足。南秦的糧和布,就隻需要供應楚地了。

秦國君臣在剛天下一統時,就感到了頭疼。

原本許多秦國大臣在秦國天下一統後躊躇滿誌,紛紛上書秦王繼續南征北伐,建立不世之功。

他們還有許多新奇想法,比如讓秦王在各地修行宮修馳道之類,大興土木,彰顯秦國威嚴。

都沒有仗打了,這可不該浪起來?

秦王政把這些人的上書一一壓下。

待開春寒凍災害時,寒流不僅凍死了農人地裡的苗,也凍死了秦國朝堂那顆浮躁的心。

他們終於冷靜下來。

此時秦王政才將朱襄請求休養生息的上書遞給他們傳閱。

朱襄根據曆史經驗,在上書中寫了秦國統一天下,幅員突然遼闊後可能遇到的一係列問題。

打天下很不容易,治理天下更是困難。秦國的“統一”,現在才走了第一步。

“諸卿,共勉。”秦王政深深地歎了口氣。

他滅掉楚國時,心情是雀躍的。

但他快當秦始皇了,心情立刻就沉重起來。

在夢中,他已經當過一次秦始皇了。很不順利。

這一次,他能當好秦始皇嗎?

嬴政不確定。

他做事向來自信,唯獨此事上不敢自信。

夢境中秦國的未來是二世而亡,哪怕現在太子是扶蘇,他也不敢奢望太多。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扶蘇更不可能做到。秦國要想長治久安,國政必須在他手中理順。

曾大父、大父和阿父一代一代克製自己的野心,將秦國穩穩地交到他手中,他必須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老政啊,你說朕能做好嗎?”

青年嬴政坐在略微蒼老的嬴政對麵,露出他在朱襄麵前也不會出現的躊躇不安。

他呆坐許久,離開了搖搖欲墜的夢境房間門。

略微蒼老的嬴政睜開眼,也是幽幽一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