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1 / 2)

茶室內, 坐在下首的李子豐端起茶盞輕抿一口,笑道:“在下這次過來,是因著遇上了一樁機緣, 有意邀請兩位道友一同開發……不知葉道友意下如何?”

葉殊聞言, 微微一怔。在他身邊,茶盞上白霧嫋嫋, 將他的麵容氤氳其中, 模糊了大半, 卻更顯眉眼疏淡了。

“什麼機緣?”他緩緩開口。

李子豐道:“探秘一處廢棄的洞府罷了。半月前,在下有個好友被海獸追逐,誤入一座荒島,那島中不見人煙, 卻有些石頭荒山, 上頭生著不少荊棘。好友想在山中找些可用之物,孰料可用之物不曾找到,倒是尋到一座廢棄的山洞, 門前有牌匾,似是前人洞府……”

據這李子豐所言, 他那好友也想探一探山洞,不過他們這些散修生性最是謹慎,其小心入了一截, 就發覺洞中有守護之物,妖氣頗重,他獨自一人恐怕難以應付。因此, 那好友就暫時離開,邀請了李子豐。然而李子豐與他一同前往荒島時,荒島周遭海麵上居然有好幾頭妖氣不弱的海獸分作數個地方,圍住了島。那好友一看便認出來,正是先前追殺他的海獸,如今竟然呼朋引伴,在此守株待兔。

幸而當時李子豐與那好友相距荒島還頗有些路程,遠遠就已望見,當下好友拉著李子豐連忙離開,待見不著那些海獸了,才說明端倪。

因此二人都以為,若是想看看荒島中那廢棄洞府裡是否有資源可得,首先便要能入得荒島方可。他們兩個並不足夠,於是分頭去請可信之人相助。那位好友不知去請了何人,但李子豐卻覺新相識的兩位道友可請——且不說旁的,隻說他早被他們救過一命,就能知道兩人的品行不壞,可堪信任了。

說到此,李子豐麵露誠懇:“還望兩位相助,若那洞府裡有所得,我等隻管姑且將能平分的平分了,多出來不足平分的,便贈與出力最多之人,如何?”

葉殊故作沉吟,說道:“不如待葉某先考慮一番,再做決定?”

李子豐笑道:“這是自然,不過事不宜遲,還望葉道友儘快給在下答複。”

葉殊微微點頭:“這是自然。”他一頓,“最晚不過一二日,必給答複。”

李子豐就灑脫而起,道一聲:“好!如此,在下也不久留,明日前來拜訪。”

葉殊道:“可。”

而後,李子豐便很是乾脆地離開了。

待其走後,葉殊露出一抹冷笑。

晏長瀾在一旁瞧見,忙道:“阿拙莫惱。”又問,“可是他不懷好意?”

葉殊輕嗤:“可不是麼。他當我真是初出茅廬的公子哥兒呢,如此哄騙於我。想必那洞府之內有些蹊蹺,抑或是要讓你我去做那踏腳之石。”

晏長瀾好奇道:“阿拙如何這般斷定?”

雖說他也對李子豐百般防備,卻並非因著看出什麼,而是憑借本心,直覺李子豐並非坦蕩之輩,恐有忘恩負義之嫌。

葉殊道:“長瀾,我隻問你,若你在荒島上胡亂碰上個洞府,大約頗為危險,卻瞧不出其中好處幾何,且請了名可信友人陪同時還撞見頗多強大海獸堵截,你會如何?”

晏長瀾略思忖,回答道:“斟酌再三後,恐怕會暫且放棄,等上一段時日,待海獸退去後,再與友人同往。”說到這裡,他驀地恍然,“不錯,海獸堵路,同是築基修士,他去不得,其他修士也難去得,縱然是有旁的修士知道荒島上廢棄洞府底細、裡麵資源豐厚非去不可,他也隻消盯著那島上動向,便不會錯過,說不得還能趁那海獸與旁的修士爭鬥時,尋隙搶先去洞府探秘……如今既有海獸堵路,且不知洞府裡好處幾何,哪裡就要急急忙忙、大張旗鼓地請我等不甚熟悉之人同去了?”

葉殊應道:“正是如此。何況即便是因散修修行艱難,但凡有點機緣都擔憂錯過,他急著想去洞府,也不必與你我直言有那廢棄洞府,隻消說是曾被幾頭海獸追殺,如今尋得那些海獸棲息之地,呼朋喚友想去報複,豈不更為妥當?而若說他是想報救命之恩,分享奇遇……”他眸光更冷,“也是理應先等海獸退去再言明此事,而非叫恩人去與海獸拚殺。即便恩人修為不低,倘使真有報恩誠意,也應先與恩人說明危機,由恩人決定是否立即前去,而非先與他人約定尋人,隻如找個尋常幫手般前來詢問,全無真摯可言。”

晏長瀾細細思量,道:“阿拙所言有理。”

這或是將人心想得惡了些,不過他們倆孤身在外,便是遇見那仿若赤子之心的也當處處防範的,何況這李子豐給兩人觀感不佳?

因此,二人懷疑李子豐心懷叵測並非胡亂揣測,且不說李子豐是否給他們設下了陷阱,但多半並無善意。

思及此,晏長瀾歎道:“他既要哄騙你我,卻還找了這許多破綻的借口。”

葉殊則是神情冷淡:“將我視為初出茅廬之輩罷了。入島以來,我日日不出,全靠你在外狩獵海獸,豈不正是公子哥的做派?加之你我對他有救命之恩,尋常人自不會料到,被自己救下性命之人會反而借機坑害自己。”

晏長瀾頓了頓。

大約……是這個道理。

而後他又開口:“阿拙,去否?”

葉殊道:“為何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