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晚唐靜夜思(2 / 2)

遇到不好回答的細節,就沉默。

張氏婆媳並不懷疑蘇青青的說辭,從她的著裝與談吐來看,她說的還是比較有說服力的,何況飯前她還剛剛教他們家娃一段《三字經》,這些都是做不了假的。

因為蘇青青“剛下山”無處可去,當夜自然就被熱情挽留,住在田家了。

田家的五間石頭屋,一間是張氏婆婆的臥室,一間是張氏和稚子共同的臥室(兩張床),剩下三間分彆是柴房、書房和正堂。

蘇青青不願意和張氏擠一張床,所以今夜她睡的是臨時在書房鋪的簡陋地鋪上。

能讓她睡書房而不是柴房,也代表了田家確實對她很感激、很尊重了。

書房對於大部分的大唐人而言,就相當於寶庫,輕易是不讓外人進的,貴客才有這個待遇。

通過一晚上的交流,蘇青青已經對這個世界以及這個家庭略有了解。

穿越前她是在現代的湘省省會瀟湘,而現在腳下的土地,已經是嶺南道循州歸善縣的小漁村了。

穿越的第一地點在哪片水域,她沒有印象,但以古代的車馬速度推算,距離這個小漁村怎麼也不可能太遠的。

也就是說,她從現代的瀟湘,穿越到了晚唐的嶺南道循州,這距離可真夠遠的。

這座歸善縣的小漁村,在現代對應的城市是哪裡,蘇青青沒有什麼概念。

但既然屬於嶺南道,那在大唐長安、洛陽這些老百姓的眼裡,肯定就屬於鳥不拉屎的蠻夷之地了,自古流放、貶官就愛弄到這裡。

也好,離中央朝廷遠一些,風波少一些。

蘇青青穿梭千年,沒有要去長安古城看看曆史名人的執念。能好好活著,填飽肚子,才是她目前最想解決的事。

張氏的婆婆姓何,沒名,人稱何氏,壯年喪夫,老年喪子,也是個苦命人。

張氏的老公生前是個醫官,原先是在縣衙當差的。通俗點講,就是個在大唐有編製的醫生,主要給縣裡的公務員看病。

後來他病逝了,婆媳倆辨認和炮製藥材可以,但行針治病就不行了。

失去了家裡頂梁柱每月的工錢入賬,僅憑孤兒寡母織布漿洗,在縣城就難以為繼,索性收拾收拾,退了租的房,回到了鄉下祖宅,依托族人生存。

因為她們家跟田氏族長家還沒出五服,加上張氏多少跟著老公學了一些簡單的醫術,可以給附近村民看個頭疼腦熱的,再采摘些草藥賣給鎮上的藥鋪換錢,婆媳倆帶著稚童,倒也能在村裡勉強度日。

蘇青青貿然穿越到此人生地不熟之地,無權無勢無合法身份,顏值還偏偏很高,其實境況不容樂觀。

做的晚唐背調裡顯示,嶺南道這地方人口買賣是非常嚴重的,說是重災區都不為過。

即便大唐中央政府為遏製嶺南地區的人口買賣現象,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也頒布了法令,但是收效甚微。

一方麵嶺南可耕麵積少,瘴氣遍布,惡劣的生存環境導致生產力低下,再加上本地豪族覬覦人口販賣的巨額利益,以及山高皇帝遠,地方官僚在原本稅收基礎上,又弄出來諸多苛捐雜稅。

種種不利因素集合,嶺南老百姓艱難求存,不得不賣兒鬻女。

想到此,蘇青青對自己剛醒過來時就遇到被賣之事,也就了然了。

這裡都已經把人口買賣做成產業鏈,遇到自己這樣一個猶如浮萍的美人,可不就是值錢的貨物?

財帛動人心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