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二十四章【二更】 “我先看看最新的……(2 / 2)

“取一百。”江檸趕緊問她:“兩筆彙款分彆是從哪裡彙來的?”

工作人員一邊快速的給她辦理取款手續,一邊說:“同一個地方。”

江檸接過銀行存折,才發現兩筆彙款數額居然相差一倍。

她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也沒有電話可以問。

她計算了一下自己寄過去的稿件,幾個短篇,最長的一篇是八千字,寄給了《故事會》,接近五千字的是《知音》,這筆稿費都已經收到,還有兩個小短篇,一個是《讀者》一個是《青年文摘》,應該是存折裡收到的一個四十,一個六十的稿費。

就目前而言,《知音》這篇雜誌的稿費最高。

她怎麼算,這兩筆稿費都不對,隻能猜測是她唯一寄出去的長篇小說《我在大宋當捕頭的那些年》發來的稿費,至於兩筆稿費,為什麼相差那麼大,她也不知道。

既然這篇稿子被錄用了,她手中又寫出來的四萬五千字,她就順便一起寄過去了,想著對方打的是兩筆稿費,想來手中的存稿不多了,便寄了快件。

她這次寄信的地址留的是學校地址,不方便留學校電話,她去網吧申請了一個雅虎郵箱號,放在信紙最下麵,順便問了兩筆不同稿費的問題,同時一起寄的還有寫給《知音》的短篇。

沒辦法,《知音》的稿費高啊。

隻是沒想到《故事會》這麼難過稿,既然如此,江檸決定將這篇故事稍微改一改,再取個符合知音體的名字,寄到《知音》去試試看。

這事且不急,有了《武俠》這邊的兩筆稿費,江檸的經濟情況一下子就沒那麼緊張了。

這兩筆稿費,一筆是四百,一筆是八百,加起來總共有一千二。

江檸便打算去小商品市場去買點日常用品。

從車站坐小三輪要一塊錢,可從學校門口坐小三輪去小商品市場隻需五毛錢。

她這次沒吝嗇那五毛錢,直接坐車過去,買了兩把鎖,一隻可以鎖上的帆布箱,衣架、香皂、拖鞋、毛巾、衛生紙等個人用品也一次性買齊全了,為方便在床上寫作,還買了把小台燈。

回來的時候,看到路邊竟有個雅芳的專賣店,遂進去買了防曬、麵霜和洗麵奶。

馬上就要軍訓了,為此她還去剪了個頭,之前被刀子割的宛如癩子頭,現在全被她推平,成了寸頭。

走在校園的路上,不知道都以為這是個男生。

他們的軍訓為期一周,江檸回到宿舍時,發現宿舍的另外幾個女生都到了,見到她還驚異了一下,宿舍裡送她們過來的父母、弟弟,都直愣愣的看著江檸頭發和臉,想確定她到底是男生還是女生,直到見她把自己縮在了蚊帳中,繼續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寫作。

爺爺是八年後摔了一跤突然去世的,她不知道爺爺現在的身體究竟如何了,她還要繼續賺錢,快快賺錢,然後把爺爺接過來體檢。

*

廣市那邊,眼看著《武俠》的這一期就要發了,那邊還聯係不上江檸,他們急都想親自去找江檸了。

也不是他們不想親自去找江檸,實在是他們雜誌社最近人員調動太大,很多編輯都被調任到出版社其它部門去了,現在《武俠》雜誌社除了創始人和主編,隻有小貓三兩隻,人手不夠。

他們這個廣市雜誌社分社又在麵臨著被撤銷的風險,一旦被撤銷,鮑主編也得調入到其它部門去,創始人李昂真的是忙的焦頭爛額。

而和創始人一起見證過《武俠》輝煌的鮑主編自然也是不想離開的,這部雜誌從創刊到如今,投入了他們十多年的心血,他們是眼睜睜看著它從創刊月印百萬開始,直達巔峰時三百多萬月銷量,再到如今的沒落,如今眼看著這本雜誌的月銷量又起來了,他們豈能不抓住這次機遇?

鮑主編拎著自己的布包:“實在不行我親自去一趟!”

李主任說:“其它稿子還得你催呢,後天就要確定最後排版了,你這時候離開根本就來不及……”

從廣市到吳城,來回在火車上的時間都不止兩天了,更彆說還要去找人。

檸萌填寫的地址距離她們遠不說,地址還是偏遠的小山村,她一個女同誌,李主任也不敢讓她一個人往那山坳坳裡鑽。

“那我和王詠一起。”

“王詠也不行。”李昂說:“現在雜誌社沒你坐鎮不行。

新進來的幾個雜誌社成員,根本無法獨立負責雜誌編輯的工作。

鮑慧欣也沒辦法了,歎氣說:“我先看看最新的投稿箱,看有沒有什麼彆的優秀的稿子,先填補上吧。”

鮑慧欣和李昂兩人都很可惜,好不容易來了一篇稿子,帶動了雜誌的銷量。

至於他們為什麼肯定是《我在大宋當捕頭的那些年》帶來的熱度,實在是《武俠》上麵目前連載的小說都是已經連載多時的小說,隻有這一篇是這兩期的新作,且讀者發過來的信件反饋,也多是這篇作品。

鮑慧欣放下手中的布包:“早在第一周刊登後,我就應該直接去找的。”那時候去找,還有來得及。

李主任說:“應該我去的。”

可惜這段時間他為了上麵說撤銷分社的事一直在奔走,根本分身乏術。

一直到編輯排版的前一刻,李昂和鮑主編都還在尋找合適的新作品。

鮑慧欣突然在一眾信件當中,翻出來一封厚厚的信封,看上麵地址雖和上次地址不同,卻是同一個省市發過來的,信封也和上次一樣,不由驚喜道:“主任,你看這封信,會不會是檸萌寄來的?”

“快打開看看!”李昂也有些驚喜,卻也不太敢確定。

實在是他們這個雜誌體量不小,擁有著龐大的讀者群體,每日給他們雜誌寄稿子的人真是不少。

可寫作這東西,是真的需要一些天賦和悟性的,有些作者單憑一腔熱愛,熱血上頭,寫了就寄了,實則毫無邏輯和技巧,並不適合《武俠》期刊,編輯們每天都要閱讀大量的稿件,企圖從中沙裡淘金。

其中從同一個省市發過來的稿子更是多不勝數。

鮑慧欣在打開之前還看了一下信封上的筆記說:“字跡也像。”

李昂性子急,直接搶過來把信封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