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何父對何母道:“霄哥兒可真是聰明伶俐,隻要好好培養必成大器。”
何父對宋啟霄的的喜愛之情難以言表。
“你又不是沒見過多少有天份的孩子?”何母笑到。
“這不一樣,霄哥兒是我們家的孩子,我原想哪怕這孩子隻是資質平平,我也要好好教導,更何況這孩子比大多數人還要好。”何父撚了撚胡須。
何父閉著眼躺在床上,心裡回憶著剛才考察宋啟霄的情景。
在剛才他最滿意的並不是宋啟霄小小年紀已經熟背《論語》,而是雖然遭到了打擊,但是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能找到自己的問題虛心學習,在這個年齡來說已經是難得一見了。
宋啟霄回到房中,有仔仔細細的想了下他與外祖父的對話,平日裡是一葉障目,隻注意文章的表麵內容,頂多學習一些注釋而已,從未將生活和書本建立起來。
如今仔細想來,若是隻有自己學的三瓜倆棗恐怕考上舉人都難。
幸而有一個行家幫他走上了正確的路。
在這之後的幾天,都是由何父給他上課,每日不過一個多時辰。
在上課的時候,何父或引經據典,或用生活中的事情來講明論語中的話,講到與商有關,便會帶他到集市上,親自感受市井百態,講到與農業有關,還會帶他下地種田。
宋啟霄覺得何父的這種方法可比他自己原先學的有效多了,與自己學習時也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何氏看著兒子的變化也喜從心來:“還是父親會教導人。”
“讀書不僅是學學問,更要修身,養性,循序漸進才好,你們以前教孩子不僅不得法,將孩子逼得也太緊了”
何父一直認為教學要有張有馳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