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子的水師
數十艘大小戰船,沿著遼東東海岸線外海,向北一路推進。
沿途的島嶼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軍民存在。
軍,就是皮島潰逃出來的殘兵。
民,則是無處落腳,在島上“荒野求生”的遼東難民們。
對於這些人,全部拉走,拉到了長山島、石城島、廣鹿島安置。
在古代,人丁可是重要的資源之一。
陳柯現在控製的地盤很小,隻能珍惜每一個人丁。
同時,這些島嶼的地形環境較差,駐紮成本較高。
兵力有限的陳柯,可不願意在這些小島上浪費寶貴的兵力。
還是直接讓這些島嶼變成無價值的無人島,比較省事……
一路上沒有遭遇敵情,張東海率領的海洋島水師主力,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推進到了獐子島。
在此之前,玄武號風帆戰列艦已經提前一步抵達了這一海域。
作為一艘三級風帆戰列艦,“玄武”號是具備橫渡大西洋或者橫渡太平洋的能力的,遠航能力毋庸置疑。
相反,若是讓它沿著遼東半島外海的群島近海航行,反而更容易遇到觸礁一類的航海事故。
“玄武”號風帆戰列艦是從海洋島,直奔獐子島海域的。
不過,抵達了獐子島海域的“玄武”號,隻是通過望遠鏡遠遠偵察,並沒有抵近。
現在水師主力抵達了,“玄武”號風帆戰列艦才開始前進,從東南方向逼近獐子島……
獐子島,如今的確已經被後金控製。
對於這樣一個近乎門戶的島嶼,後金也清楚它的重要性。
為了避免新成立的水師,再次重蹈此前被偷襲焚毀的覆轍,金兵在獐子島上派駐了一支三百人的部隊,同時準備了示警的烽火台。
在見到大量船隻逼近後,獐子島上的烽火台被立刻點燃,向著北方的鎮江堡示警……
“報——”
“稟報大人,獐子島附近海域,沒有發現建奴戰船。”
“島上發現敵營一座,此刻正在沿岸布防。”
擔任偵察任務的鷹船,徑直來到了張東海乘坐的“海鷹”號戰船前,彙報偵察結果。
張東海:“鴨綠江口可有敵船活動?”
鷹船:“暫未發現。”
張東海直接下令道:“再探再報。”
在偵察的鷹船離開後,張東海略微沉思片刻,隨即讓副手召喚過來一艘就近的唬船。
在唬船抵近後,張東海下令道:“去給玄武號傳令,讓玄武號抵近獐子島上的敵營,以炮火轟擊之。”
“諾!”
張東海隨即又對著副手下令道:“旗語傳令,向鴨綠江口推進。”
“左路編隊,在江口外左側列陣,右路編隊隨海鷹號,在江口外右側列陣。”
“右路編隊,做好推進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