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哥哥(1 / 2)

126

馬曉豔的爹媽商議,怎麼樣對張鐵柱夫婦講呢?自己的女兒死活不嫁。他們在鎮上算不上什麼人物,失信於人也丟臉;信大於天。人要講誠信,需要這張無形的臉給自己增光,需要在自己道德的天秤上增添信譽的砝碼;信譽是誠信的歸宿。誠信對誰都公平,無論身分與地位,隻要遵守它會得到相應的嘉獎,隻要違背它會得到應有的懲處;嘉獎是春風化雨般對人品的熏陶與提升,懲處是疾風勁雨似對人格的打擊與侵蝕。馬曉豔的爹媽問她為何不嫁,她沒有正麵回應;這可怎麼辦才好呀?女兒已經到適婚的年齡,如鮮花需要陽光的照耀,綠葉需要雨露的滋潤;女孩若得不到愛的嗬護與滋養,像孤獨的花兒在寂寞中悄悄地枯萎,像綠葉一樣在無奈與哀傷中靜靜地淍零。女兒的秘密,媽媽知道;曉豔心中裝的是秋生不是德財;為什麼秋生她也不願嫁呢?女孩的秘密,上帝也不知道。

現在倒好,兄弟二人都來提親,馬曉豔兩個都拒絕。拒絕是一門學問,在否定彆人的同時也肯定自己;人在不斷地否定與肯定過程中認清自我。拒絕背後有一種理念,有一種原則;有理念的人總是帶使命去奮鬥,有原則的人總背著責任去戰鬥。拒絕總是屬於有主見的人,知道想要什麼樣的幸福與快樂;幸福是播種過後心間開出的花朵,快樂是耕耘後心田長出的碩果。

“馬叔,我知道曉豔為什麼一個都不同意。”

“什麼原因呢?”沒有更好的了解,沒有更好的嗬護。

“她要找一個有出息的男人;這個男人不一定強過程躍進,也不能輸得太多;不然她會挺沒麵子。”能否給自己長臉是女孩尋找愛情的重要考量。

“對呀。德財,人家姑娘有這樣的想法沒有錯呀。曉豔這孩子挺要強。一個人隻有要強,才能更加努力。”張鐵柱說道。

“躍進他不過是當官;我不可能當官,但我可以掙錢。我掙的錢肯定會比躍進多。錢權從來不分家,我卻更傾向於錢的魔力。”夢想能給人信心,目標能讓人奮進。

“好呀,有誌氣。”曉豔的媽讚許。

“兒子,怎麼掙錢?說來聽聽。”

“現在太和鎮搞養殖的人很多,養多了患病的風險就增加。為規避風險,每年都要拿出許多錢來做防疫。我可以從廣州那邊買進一些比縣城更加便宜的藥品,中間的價差就是我可以賺的錢。”沒有把可能變成現實,不要把可能當成現實。

“然後呢?”

“然後我可以穩定的給養殖戶提供藥品與疫苗,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另外有錢的人越來越多,想蓋磚房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磚瓦的需求量會急增;更為可喜的卻是現在我們鎮上沒有一家磚廠,這將是多大一塊餅呀!”人有時會饑不擇食,還會畫餅充饑。

“好呀,你條路子是對的,真不錯。”曉豔的爹認可德財。

“德財這樣好的一個小夥,曉豔不能嫁給你是她沒有這個福氣。”曉豔的媽說。

“馬叔,阿姨。真誠才能獲得真心,誠心才能獲取友誼,耐心才能贏取愛情。我看曉豔她是在考驗我與我哥,看將來誰才有出息。”

張德財心裡說不出的喜悅,馬叔看來已經把他當女婿;他知道不能過分的歡悅;悲傷總在歡樂中衍生,如希望總在失望中孕育。

想讓人完全的放心,要想辦法徹底擊倒競爭對手,讓他無論怎樣都站不起來。為了擊敗自己的競爭對手,他突然有了一個又毒又邪惡的想法。

幸福不能成為毒的理由,愛情不能是狠的動力。

邪惡不能與理性結合,它能借其光芒去傷害善良。

傷害不能與愛情攜手,它會利用其甜蜜魅惑人性。

127

程躍進一天到晚挺清閒,沒有什麼實質的事情去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才放心,這是他從小形成的習慣;雖然他想通過做事來表現一下自己;但他更明白,善於隱蔽要強於裸露鋒芒,利於自己的機會一般都是在隱藏中獲得;他更清楚,憑能力憑經驗都輪不到他去炫耀,何況它並沒有什麼資本可以顯擺;除了趙曉白。一個男人需要拿自己的女人來長臉,這張臉的價值不高。他得知趙曉白生病的時候,迅即來到了她的身邊,用熱情來驅走因感冒帶來的寒氣,用愛來撫慰她略有焦灼的心;隨身送上的鮮花,花的香氣讓她依然沉醉在戀愛的春風裡,花的美麗讓她仍然沐浴在熱戀的陽光中。男人如果沒有得到所愛女人的支持,那是多麼的不幸;男人如果得到所愛女人的支助,那是多麼的幸運。趙曉白支助他,毫無保留地支助他;在她的心裡這個男人上班挺累,抓住時間一起在公園的林萌小道散步,一起去看最新的電影來驅散工作中的單調,一起去吃最地道的火鍋來調節生活的節奏。一圈忙活下來,感冒好了,幸福而又美麗的周末匆匆過去。幸福之珍貴,因為它不能永久;美麗之珍稀,因為它很難保鮮。

程躍進星期一來上班,除了老王之外,人都用異樣的眼光斜視自己。難道辦公室的人都如少女的心,讓人摸摸不定?難道自己一定要變成彆人的依靠,才能成為淅瀝的雨中為彆人撐起的一把傘?官場真難,越難的事情越能激發男人的鬥誌,越強的鬥誌越能挖掘自身的潛能;你可以蔑視有權有勢的人,不能輕視有潛力的人;你可以藐視一個歡樂的人,不能歧視一個憤怒的人。

“你知道什麼是受賄嗎?”

“知道。就是利用職務之便收取彆人的錢財。”

“你知道受賄是犯法的嗎?”

“知道。輕則坐牢,重則槍斃。”

“那彆人拿錢給你,算不算受賄?”

“彆人拿錢,沒有人拿錢給我。”年輕人知道抵製誘惑,卻不知道躲避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