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玄真右掌詭異變招,已經打在了陸銘的氣海丹田之上。
持劍的陸銘於原地站立了良久,很快,他便苦澀一笑,問道:“這是何掌法?”
此次切磋,玄真的動作、力道、速度,完全不超過自己,基本與自己持平。
那引開了邪雷引的掌風也不超綱,動用的血氣之力不會超過陸銘的極限。
即便如此,陸銘也快速敗北,根本沒有任何反抗之力。
便見玄真微微一笑。
“這套掌法,名為瞎打掌法。”
陸銘先是一愣,後立刻了然。
這不是什麼掌法……
但也可以說,這才是真正的掌法!
技之極,宗師境界的掌法!
……
“技之極,宗師之境,乃是意的前奏,並不算什麼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但對成意養意的幫助卻極大。”
“而所謂的宗師之境,便是先化簡為繁,再化繁為簡,將一切招式套路儘皆吃透,技巧近乎於理。”
搏殺技必有招式套路,無論是下品武學,還是六品五品武學。
如何發力,劍招與劍招之間的銜接,構成了一套套的劍法——這些都無疑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最合乎邏輯實戰的套路打法。
其實玄真說到這兒,陸銘就隱隱有了一些明悟。
但不妨礙他繼續聽下去。
“所謂的化簡為繁,指的就是掌握更多的招式套路,諸如你,便是學習更多的劍法……無論是下品武學,還是六品五品武學。”
“學的越多,變化越多,直到達到麵對任何情況都有劍招可以信手拈來,便是繁之大成。”
“而到了這一步之後,武人就應該簡化招式套路。”
陸銘若有所思的補充道:“無招勝有招?”
玄真微微一愣,後笑道:“我就說師弟悟性極佳,無招勝有招這五個字,道理倒是精深。”
誇完陸銘,玄真再道:“是的,化繁為簡,便是抵達無招勝有招的過程。”
但凡是招式,便都有道理可循,其所遵循的,無外乎也就兩點——肉體關節的發力方式,以及血氣的運轉路線。
在不討論一些能扭曲關節的秘法的前提下,任何劍招都要以“合理的發力”“合理的血氣運轉路徑”為出發點——換句話說,招式千萬但萬變不離其宗!
底層邏輯是一樣的。
化繁為簡便是這樣一個舍表麵,追根由的過程。
一旦大成,抵達技之極宗師之境,便再無需什麼招式套路,一招一式都直指技巧之根源!
大道至簡!
陸銘稍稍思考,便清楚了其中的道理邏輯,卻又有另一個問題從心間升起。
“但是師兄,六品五品劍招涉及到血氣運行路線,相關劍招與血氣運行相匹配,這又要怎麼改怎麼化繁為簡?”
玄真微微一笑,卻反問道:“師弟您的兩套劍法中,可有同樣的血氣運轉路徑?”
陸銘一愣,後點了點頭:“有的。”
血殺劍和元合引雷劍,確實有一些劍招走的是大體相同的經脈路徑。
“那劍招可完全一樣?”
陸銘忽地笑著搖了搖頭:“當然不一樣了。”
話至此,也就無需玄真再多說其他了。
因為陸銘早就應該發現一個事實。
那便是血氣運轉與招式套路之間,並非是完全徹底的綁定關係!
體內血氣以固定路線流淌,但在出招時,陸銘可切可撩可挑可刺,一種血氣流轉路徑,並不隻對應一種固定的招式!
念至此,陸銘忽然感覺到豁然開朗,略有所悟。
耳邊忽地響起係統提示音。
【您的血殺劍升星。】
【當前為三星!】(原來為一星)
【您的元合引雷劍升星。】
【當前為四星!】(原來為三星)
寂滅劍與無常劍卻未升星……蓋因剛剛入手。
想來這兩項劍法的前幾星,對陸銘來講也沒那麼困難了。
玄真看到陸銘停駐在原地,似乎有所感悟,便也停下了腳步。
直到陸銘深吸口氣回過神來,玄真方才笑著再道。
“所以師弟,現在你知道,這世間武功,到底是怎麼來的了吧?”
陸銘朗聲一笑。
“是自創的!”
沒錯,所有功法都是強者自創而出的!
畢竟,彆人的,哪有自己自創的好用?
而一旦抵達技之極宗師之境,下品武學自可隨意創造毫不費力。
而再悟透了血氣運轉的底層邏輯關係,自創出六品五品的搏殺術也絕非是困難之事——不過這種卻隻是殘功,缺了武道真意圖。
而若是想創造出更高明的,立意深遠的功法乃至真功,那就是四品乃至上品武者的事情了。
玄真聲音再響。
“其實到了四品之後,搏殺術便再沒了招式套路,甚至有些功法,連氣血運行圖都沒了,隻有單獨的武道真意圖。”
“那武道真意圖甚至都不局限在紙張之上,可能是石頭,可能是一截木頭,也可能是一點痕跡。”
“曾有劍道高手觀峽穀悟絕世劍法。”
“也曾有刀道強者觀滄海悟斬海一刀。”
“亦有君臨天下者攜天下大勢,悟一品真功,創天子龍拳,武威滔天!”
“世間萬物皆合道理,武道也不例外。上三品便是觀天地道理,鑄金身,凝武印,天元突破武道通神,直指大道!”
話至此,陸銘和玄真二人皆目露神往之色。
武道,武道!
又哪裡是區區氣血,區區招式套路所能言儘的?
正這般感慨著,藏經閣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