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巴比倫(2 / 2)

暗戀巴比倫 六經注我 5430 字 7個月前

不得不說,放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導演都是很牛逼的。

中國導演的多才多藝是出了名的,很多中國導演都具備深厚的綜合能力,攝影編劇美術音樂場景搭建動作設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這種綜合能力,在產業細分的西方,隻有少數大師才具備。

另外,和槽點滿滿的中國樂壇相比,中國電影人同樣是值得尊敬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能有人會說,以陳、張等大導演為首的中國頂級導演,同樣炮製出很多爛片,但是前麵說過,這是中國電影的必經之路,是不斷嘗試不斷探索的結果。

說句不好聽的,至少他們證明了有些路是行不通的。

相比之下,音樂人就有點不思進取了。已經成名的不是忙著吃老本,就是忙著打壓後輩,二十年後,大部分人還在關著門自嗨,搖滾依舊看不到曙光,歌迷們還在緬懷過往……

扯遠了,陳楷歌還等著林海的回答呢。

林海認真的回答道:“我有想過,但是最後放棄了。”

“為什麼?”陳楷歌問道。

“因為我覺得這樣做更好。”

“但觀眾不這麼覺得,你也看到了,有很多觀眾很早就選擇了退場。”

“那是導演和製作人該操心的事,如果為了票房,他們大可以不用我的配樂。但我是配樂師,是音樂人,我隻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不能平衡?”

“藝術工作者不能首鼠兩端。”林海認真的說道:“藝術工作者必須學會取舍,兩麵討好的結果就是兩麵都不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雅俗共賞隻是個口號,比消滅階級的難度還要更大……”

林海沒有吝惜,希望能給對方帶來影響。

在林海看來,陳楷歌在憑借《霸王彆姬》斬獲金棕櫚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有些進退失據。

一方麵,他追求更高的藝術成就,另一方麵,他又希望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動商業電影的發展,矛盾的心理使他在兩個領域的成績都不能讓人滿意。

他本來可以做得更好。

……

“你的論點很有意思。”

陳楷歌不得不承認,林海說的很有道理,於是問道:“那你覺得影片應該更高雅,還是更世俗?”

“我猜您是想問,獲獎和票房哪個更重要吧。我的觀點,肯定是票房。”

“為什麼?”

“因為票房可以刺激更多人投身電影產業。有票房,才有人願意投資;能賺錢,才有人去做導演。”

“前者我同意,後者,”陳楷歌搖頭道:“不是所有導演拍電影都是為了錢。”

“問題是,這些獎都是外國人頒給咱們的。”

陳楷歌聞言一愣。

林海自顧自的說道:“陳導捫心自問,外國人把獎頒給咱們,有多少是出於電影本身,有多少是出於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心?有多少是……不懷好意?”

林海這麼說,並非信口雌黃。

改開初期的中國藝術家重名多過重利,正是因為看透了這一點,西方在一段時間內,都是通過獎項誘惑,來引導國內導演的創作。於是,很多“自黑”的片子出現了——林海不否認這些片子有現實意義,但是這種“家醜外揚”的做法,被彆有居心的西方媒體利用,就成了抹黑中國的工具。

九十年代,在西方流傳的很多誤導性的影像資料,根本就是從中國電影中節選的,對中國的貧窮落後的印象,也大多源於中國影片。而這些影片的導演們還在沾沾自喜——看吧,洋大人也認同我的批判精神!

狗屁批判精神,分明是屈膝逢迎!

想到這些,林海怒火中燒,不客氣的說道:“我們學習西方,不是為了讓西方認同我們,而是為了讓我們認清自己!是為了有朝一日用我們的文化影響他們!在此奉勸陳導,與其盯著洋人手裡的骨頭,倒不如想想父老鄉親有沒有肉吃!言儘於此,告辭!”

林海說完,昂首挺胸離開了放映廳。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