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惜膳堂 盛天晶 宣蘋(1 / 2)

學堂的院牆比尋常民宅的牆壁稍高一些, 但也不抵深宅大戶的那種高,隻需踩著幾塊壘石,爬上一根倚牆的歪脖子樹, 輕輕鬆鬆就能翻越進去了。

學堂入口以一方懸山頂飛簷為遮, 四根立間疏朗的石柱為撐,一塊沉黑牌匾穩穩掛在簷下, 上頭行雲流水地寫了一行四字——翠濃學堂。

門口左右各鋪設了一層台基,與通往雨草旅院門口的台階不一樣,它二者被斷砌,中間分隔出了一塊可供直入的平地。

大門正敞開著,謝靈在門口躊躇了一時半刻,才一步一頓地緩步走了進去。

正對大門的第一進, 是一座寬闊氣派的門房,與外牆所顯的簡樸不同的是,內牆簷下與門房前的廊柱一溜都漆了彩,是竹斑青。

其上有被雨水衝刷浸泡過的痕跡,一些漆色順著牆麵洇洇下淌,遠望恰如雨後新生的一片朦絨苔蘚, 不像在往下滲流, 反成了從牆角汲汲攀上來的。

謝靈還是頭一次瞧見如此華麗的漆飾, 在前院呆呆佇足了良久,才又重新啟動步子,這一回便是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

門房前設了三層小石階, 她拾級而上, 穿過廊下,一步跨進了屋內。

屋內窗欞及地,本身長而闊, 一分為二嵌在了門框上,除外並無過多雕花裝飾。格樣亦是最樸素的方格眼,冬日晨光覆泄而下,窗格影紋愈發黯沉,其間所漏愈發見金,一室寒塵隨之浮湧,清晰可見。

屋內擺設簡樸,但處處溢滿了書香氣息,一方檀紅書案後的旁側牆麵上還掛了一副神像畫,前設香火祠供,一看便是用來供奉心藕娘娘的。

神像麵在側,瞧不太分明,謝靈見四下無人,也不好貿然走過去望,隻原地等待了一會。

稍刻,一位身著素袍的女子推開左側門窗,走了進來。

她束著一絲不苟的冠發,五官寡淡,素袍也染作舊梨白,第一眼看上去,隻像是個讓人摸不清脾性的人。

“你是?”

她見到謝靈,先開了口問道。

謝靈聞言,忙不迭上前,言語間略含緊張之意:

“我出自獨心堂,先前因故棄了學。按照學堂規矩,棄學之人是要用三年之期去學一門手藝的,恰好我現下得了空,便想來問一問,我還能不能在這裡進學了?”

素袍女子蹙眉思索了一下,然後道:

“獨心堂與翠濃學堂係出一體,確有這條規矩在。你不必緊張,我先幫你查閱學籍,若你真的是出自獨心堂,我即刻就可以幫你安排入學。”

謝靈聽她所言,頓時安下了心,臉上緊張的神情也緩和了一些:

“好。”

用於歸攏學籍等一應瑣碎名目的簿冊,都收儲在藏書閣,素袍女子與謝靈知會了一聲,便讓她暫且等待一會,自己去去就回。

然而這一去,她就去了一炷香的功夫。

等素袍女子再回來,謝靈已坐坐走走候了好幾個來回,心情不免又多了一絲焦急,但好在素袍女子一進門,就給她帶了準信:

“我方才查過了,你確實出自獨心堂,學籍在翠濃學堂這裡也有一份抄本。”

“待會我給你辦入學手續,這些你便不用操心了,隻是不知你要入哪一種藝堂?”

素袍女子跟著添補了一句,以作詳細一些的介紹:

“你既棄學過一次,那科舉之途就暫且不用考慮了,需得先補全三年之期的學藝,才能另做打算。”

“今年,翠濃學堂所設的藝堂一共有六種——惜膳、琢繡、悟墨、熟介、禦衣、斂武。”

“其中惜膳堂、熟介堂、悟墨堂、斂武堂都是常年熱門的藝堂,琢繡堂、禦衣堂是近兩年新添的,雖也火熱,但並非常年設立,若幾年後在這二堂進學人數減少,不足以成班,這二堂就要取消了。”

謝靈認真聽取了一番,道:

“我想進惜膳堂。”

素袍女子見她早有打算,便不多言了,轉道:

“那我現在便領你過去,今日你先與同窗們熟悉熟悉,不用忙著學藝。”

話畢,素袍女子就領著謝靈離開了門房。

路上,素袍女子告訴謝靈,自己叫作孫甯,讓她叫自己孫門房就行。

門房外是第二進,但卻不是庭院,而是一個四方寬闊的露台。

從露台之上眺望,不遠處就是一片開闊的水湖,因正值寒冬,水塘裡一片凋黃蕭瑟之景,隻餘下寥寥斷折的荷葉枯杆。杆首垂入水麵,從中透映出許多形狀不一,凹凸有異的怪棱,仿佛一幅幅拙劣工筆揮就的墨畫,落印在了湖麵上。

連通露台的是一條蜿蜒曲折,四方可行的水上長廊,長廊以懸山頂飛簷為遮,黛青瓦片為覆,簷下與廊柱漆綠如春,為寂冬湖麵增添了一絲難得的鮮活之色。

沿著長廊往前走,不過一段路就通到了十字岔道,孫甯帶她左轉,同時介紹道:

“這裡是通往惜膳堂、禦衣堂還有斂武堂的,若右轉便是去向琢繡堂、悟墨堂和熟介堂,若是徑直向前,便是主學堂,那裡都是考取了秀才,想要更進一步的學子們。”

謝靈認真聽著,隨她一道又走了一段路,直到離開水上長廊,瞧見了比門房還要寬闊氣派一些的三棟堂屋。

這三棟堂屋都隻一層,同以懸山頂飛簷為遮,呈聚向圍抱之勢,中置假山湖石、植花草樹木,鋪鵝卵小徑,從外形成幽然蜿蜒的一條園林小道,若踏入其中,又有數條沿途風景各異的岔路可行。

謝靈與孫甯走了進去,右轉到了其中一條小道,然後抵達了惜膳堂。

“這些藝堂裡,有的年歲小的學子是與你一樣棄了學,必須要來學三年手藝,也有的是科舉屢考不中,到了二十歲往後,不想再從科舉之路,便繳了束脩過來學藝的,她們的年歲雖參差不齊,但都是這藕河鎮上女子,不會太難相處。你進去不必緊張,有什麼疑問儘管去問,三兩天一過,便能適應這裡的環境了。”

孫甯臨走之前,多對她說了一段。

謝靈嗯了一聲,道:

“我記下了。”

惜膳堂看上去要比其他二堂更大一些,因為堂外圍了一圈枯秋色的篾牆,牆內開墾了菜地,時下雖是冬季,但也種了不少日常食用的菜——有翡菜、蘿卜、小蔥、綠韭、冬蒜……各形各狀的菜葉綠油油地占滿了數塊菜地,鄉野氣息十分濃鬱。

謝靈推開半掩的篾門,從中間一條白石板鋪的小徑穿過去,走進了惜膳堂。

惜膳堂與門房相似,兩側各有一扇及地窗,既可當作窗又可當作門,不過這裡的門窗範圍更大,如此便間隔出了兩間寬闊的堂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