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晉江正版68 茶園開采與蟠桃樹開花……(1 / 2)

清淡的茶香隨風飄散, 沁人心脾,走在階梯般盤旋上升的茶園之中,入目皆是鬱鬱蔥蔥的綠色, 空氣格外清新,每一次呼吸都夾雜著清爽與新鮮,令人感到極為舒適。

傅雲澤跟在葉晗的身後, 側身經過單獨開辟的小徑。

這裡的茶樹長得很快,當初專門留出的行距和小路顯得有些狹窄, 需要不時伸手撥弄茶樹新長出的枝條。

他近距離地看著眼前一米多高茶樹長出了頂芽,隱藏在枝條與葉子中間,鼻間縈繞著清新馥鬱的茶香, 不由得深深呼吸, 感覺自己來到了另一個世外桃源。

十分新奇的體驗。

葉晗來到苗床附近,用金手指查看茶樹苗苗的生長狀態。

茶樹苗苗5號:“我長大啦。你看,頭頂長出了嫩嫩的芽芽,但是現在還不能采摘哦, 等我再長長。”

葉晗湊近仔細觀察,纖白的指尖撥動飽滿的葉子,果然在兩片葉子中間看到了小小的頂芽。

實在太小了,和米粒差不多大,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到,才剛剛萌發出來, 還沒有展開變綠, 散發著微白的色澤, 嫩嫩的。

很可愛。

想到剛來的時候茶樹苗苗嗚嗚咽咽的小奶音,擔心自己會不會死掉;到現在已經長到五十公分高,七八根枝條伸展開來, 形成灌木般的一小叢,枝條鮮綠。

看著它生機勃勃的樣子,葉晗不禁揚起了笑容。

她對另一株茶樹使用了金手指。

茶樹苗苗6號:“我不要再待在苗床裡了,好丟人。我是大茶樹,快把我挪走!”

可惜軟軟糯糯的小奶音出賣了它,雖然聽起來凶巴巴的,卻依然隻有半歲大。

還是個茶樹苗苗,和大茶樹完全不搭邊。

葉晗摸了摸它的葉子,放輕聲音:“放心,馬上就把你們挪走。”

茶樹苗苗6號哼哧哼哧地道:“...那、那還差不多。”

接連檢查過它們的狀態,葉晗的視線落在茶樹苗苗3號上。

它比其他的苗苗要高七八公分,從基部長出十餘個枝條,是它們中最健壯的一棵,被評為S級。

然而這些枝條都是幾個月內才長出來,葉子淺綠,枝條也很纖細,與8年的大茶樹相比,顏色和粗壯程度完全不同。

茶樹苗苗3號:“你們是不是要采茶?看在精心照顧我們的份兒上,我允許你摘我的新芽,但隻能摘上麵的幾顆,以免影響今後的發育。”

一本正經的聲音,帶著成年後的沉穩,但結合它的年齡,著實讓人忍俊不禁。

葉晗的杏眸忍不住彎起,笑著道:“今年不會摘的,至少等到明年再采摘。”

茶樹苗苗3號聽到後,用沉穩地奶音道:“嗯,謝謝。”

噗。

葉晗被它萌住,這種反差真的令人無法抗拒。

不愧是S級的茶樹苗苗,到底是怎麼培養出這種既可愛又淡定的性格的?

葉晗麵帶笑意地半蹲下身數著它的嫩芽,果然有不少,發育得極為出色。

傅雲澤來到她的身邊,看著女生眼底的笑意,再看著這些長高的茶樹苗苗,薄唇微揚,修長的手指輕挽袖口:“要幫忙嗎?”

“不用,等茶農過來,將它們一起移栽過去就好。”

葉晗看著對方清俊的五官和沉穩的姿態,有一瞬間思維發散,想著對方小時候會不會也是這個模樣。

明明才剛上幼兒園,卻穿著板正的小西裝,拒絕旁人的幫助,將自己打理得一絲不苟。

這樣聯想一番,似乎連對方身上僅剩的的距離感都消失了。

……

今天的溫度剛好,茶農們在葉晗的指示下,頗為小心地把10棵長高的茶樹苗苗移栽到了最後麵的壟坡上。

和周圍十年生的茶樹相比,它們明顯矮了一大截,卻翠綠鮮活,充滿了活力。

茶農挨個扒了扒茶樹長出的嫩芽,與葉晗商量采茶的節點和采法。

茶農:“咱們的茶樹長得非常快,加上今年溫度回暖,預計再過10-12天就要頭采。您看,是直接頭采,還是等到清明之前統一采摘?”

開園頭采,采得是最鮮嫩肥壯的頂芽或是未長開的一芽一葉(芽比葉大),越早采價格越高,通常5-6萬顆嫩芽才能炒製出一斤茶葉,屬於特級中的精品,一畝都產不了兩三斤。

花間集的茶園隻有30畝,與上千畝的茶園相比規模不大,頭采茶的量相對較少。

而為了保持茶葉的口感,采摘之後要立刻進行攤放、殺青、理條、烘乾等數道工序,防止鮮度流失;同時在製作過程中,聘請的茶工和殺青師傅必須水平到位,做到每一個步驟趨近完美。

如此,才能得到品質最高的特一級頭采茶。

但是這樣算下來,成本絕對不算低。

尤其是均攤到攏共產量隻有幾十斤的茶葉上,單價更高。

東嶺白茶並非十大名茶之一,價格檔次偏向於大眾能接受的水平。

在本地喝500塊/斤的茶就能喝到雨前、甚至明前特級,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檔次足夠;至於高端茶,隻有少部分口味挑剔的老茶客才會購買,更講究品質的直接買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茶。

所以,東嶺白茶的高端茶定位有點尷尬,高不成低不就,總體銷量一般,隻有像鳳嶺集團這樣產量大、W市本地的老牌茶葉品牌會統一包裝銷售,其它都是三三兩兩的放在茶室或者自己找相熟的茶客售賣。

茶農覺得不如讓頭采期的嫩芽再長一長,等到其中一個長成嫩葉,剛好在清明前一起采摘、炒製,能節省不少人力和成本。

當然具體還是要看園長的意思。

葉晗對自己的茶園很有信心,茶樹的質量均為上等,不采摘便是浪費,於是笑著道:“先安排頭采。”

采茶目前依然是以人工為主,熟練工一天能采摘3-5斤的頂芽、或是30-40斤的芽葉,前者需要十分精細,做到勤采、淨采、不漏采,芽葉成朵,大小均勻。①

並且采摘時要提手采,輕采輕放,采到的芽葉要用竹簍和竹筐盛放,防止重力擠壓,保證茶葉最好的質量,采摘標準極高。

葉晗與茶農商議之後,準備先請10位采茶經驗豐富的茶工進行開園頭采;繼而再聘請20位、共計30名茶工采摘明前和雨前茶。

她會把價格開得高一點,但采茶的手法一定要標準、熟練,采摘過程足夠細致,做到既不漏采又不傷害茶樹。

明前茶金貴,采茶通常在上午7-11點,半天的收入可達300多元,雨前茶就變成了200多元;後麵的茶葉便采摘得比較隨意,有時候忙活一天隻有100多。

所以3-4月是茶工們最繁忙、也是收益最高的時候,請熟練工需提前預定。

葉晗給到的價格是400-450元/天,根據不同的采摘數量價格有波動,比市麵高出20%以上。

茶農很快便聯係到了有十幾年經驗的熟練工,采茶姿勢標準、速度快、效率高,隻等著茶園到達開采標準即可采摘。

至於後續操作步驟,茶舍的馮老板說他那裡有全套的機器設備,師傅也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可以去他那裡。

葉晗也覺得可以,兩個地方離得很近,運送非常方便。

雖說她可以布置溫室、引進各種設備,但第一次加工各種流程都不熟悉,萬一品質達不到預期便是遺憾。

倒不如先熟悉一下流程。

到時候按照市場價格付費即可。

馮老板問了她時間:“你們什麼時候開始?”

葉晗想了想:“大約從3月17、18號開始。”

馮老板語氣微訝:“你們開采這麼早?”

他的茶園大約要3月22-24號開工,一直到4月中旬,清明節前一起采摘,不分頭采後采;然後是雨前,大部分采春茶都是這兩波。

葉晗笑了笑:“打算先頭采。”

馮老板聽得都愣了。

還分頭采?

不是吧,茶樹不是去年11月份才移栽過去麼。

經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移栽過去的茶樹估計剛適應不久,現在氣溫剛回暖,能長出多少頂芽和嫩芽?

根據他往年移栽和扡插的經驗,花間集的茶樹今年的產量一定會有影響,可能隻有在龔白那裡的三分之二。

30畝的茶園,估計攏共也就產出四五十斤的精品茶,用得著單獨找茶工采摘、並進行一係列的加工?

成本實在太高。

他這裡60畝的茶園都舍不得,頭采茶每斤成本就要好幾百,單價至少要賣到1000-1500元以上。

這個價格,很多人根本不會選擇東嶺白茶這種本地茶。

不過馮老板自然不會說出口。

也許葉園長財大氣粗,留下自己喝或者送給親戚朋友也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