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群魔亂舞的電影市場(1 / 2)

人民日報痛批:疏離人民衷於表現小我。

人民日報痛批“小時代”現象:不能無條件縱容“喜言通俗,惡稱大雅”

網絡時代的藝術演變:美與醜,著名學者痛批圖書與同名電影的暢銷與熱映現象,認為此類作品的集中出現,助推了當代中國青年一代文化傳統的斷裂。

全國文聯報告痛批電影傷風敗俗。

米粒堅痛斥三宗罪:人們完全猝不及防,就被這部明目張膽地炫耀財富、魅力和男權,表現‘女性就想要這些’的電影驚呆了”。

“人民日報痛批,稱郭金明的作品非理性、類型化、跟風,在荼毒青少年的心靈!”

影評人痛批之爛超越,價值觀扭曲、虛浮空洞!

著名網絡作家稱:這世界上沒從來沒有可以用一部電影,就能清楚地分清楚誰是惱殘,但是做到了。

......

“我去!”

看著已經沸騰起來的互聯網,李謙都震驚了。

爛片年年有,每年爛到骨子裡的電影不少,上個月未來影業發行的,雖然票房順利突破兩億,不過一上映就預定了年度最佳爛片。

可爛歸爛,遠遠到不了造成轟動的地步,即便全國各地一下子冒出來好幾個富春山居的新樓盤,也不到現在一半的熱度。

才上映幾天,人民日報都發了好幾篇文章,全國文聯在內的各個機構,各路影評人、作家、導演、編劇、媒體,全部冒出來批評,這待遇遠超以往任何一部爛片。

甚至比上映時都要轟動,那時候還有影評人、導演們幫程凱哥說話,好歹還能解讀點深意出來。

可是......除了真心喜歡這部電影的影迷和郭金明的粉絲,基本上到處都是罵聲。

光論影響力的話,不看正反麵,十年來也隻有、能超過,甚至比上映時都要強上一籌。

畢竟,也沒能頭兩天就讓各個協會發聲,文聯專門開會討論,人民日報連發好幾篇文章,那是的待遇。

一個導演做到這份上,也是完美了,多少人都沒有這個待遇。

不過,票房也崩盤了,首周2.7億,按照整點的走勢,第二周應該會有3億,可是整個第二周隻剩下1.5億,完全腰斬了。

原本李謙也特彆震驚,這爛片能夠賣出這個數據,他是萬萬沒想到的。

現在,才平複下來,這個走勢才正常,要不然真的要讓電影行業產生變革了。

關注了**天,也不用關心了,李謙對會議室裡的公司管理層道,“行了,這片子是個特例,營銷出來的電影,這就這樣了,不用過多的關注,對電影行業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利用新媒體的平台,結合o2o的營銷模式,更有效地觸及目標受眾,針對性的營銷簡直可以作為經典了。

杜洋道,“不過,這倒是讓我們看到90後群體龐大的票房潛力,光靠這個年齡段,絕大部分來自二三線城市,還大部分是女生的情況,四天拿到近三億,沒有一部電影能做到。”

李謙搖搖頭,“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電影類型不同,那些二三線城市的90後小姑娘就是愛這種華麗的東西,換個類型效果就不一樣了。”

這片子,一個很大的特點,看起來特彆華麗、繁華,容易讓那些小城市裡沒有接觸過社會的小女生們,產生憧憬、向往。

而一線城市就不一樣了,一線城市本就繁華,電影裡的那些東西,對大城市的女生來說,也就那樣了。

上座率也很能說明問題,一線城市遠低於二三線城市,這是和任何一部電影都完全相反的。

“其實影響還有的,好幾家公司都在到處找知名作者自導自演了,伯納已經找到了韓晗。”之前在伯納任職過的張皓緊接著說道。

“這是肯定的,和跟風是一個道理,以現在市場的尿性,如果一條狗導演的電影大賣了,說不定明天就有人再找一條狗來導電影,大肆宣傳。”

“哈哈...”

......

都成什麼樣了,李謙擺擺手製止了他們的說笑,“行了行了,人參公雞就過分了,單純市場化的角度而言,電影有那麼多死忠影迷,就證明這片子有吸引人的一麵,隻不過不為大眾所接受。”

止住了笑容,負責營銷的黃燕正色道,“確實,這不是典型的爛片,這幾天那些知名影評人都快被郭金明的粉絲給生吞活剝了,明明是大爛片,但是特定人群不覺得爛,和其他的爛片不一樣。”

“粉絲經濟,戰鬥力確實強。”李謙點點頭。

這片子,又讓李謙有了些明悟。

按理來說,爛片是不會有影迷去喜歡的,更彆說為了維護爛片,去噴其他人。

都做不到,那可是程凱哥,名氣夠大吧。

可是郭金明做到了,可見一斑。

而李謙記憶裡,那些一水的年輕演員主演的大爛片,就有好幾個重複的麵孔。

拍了一部部爛片,還能有主演的幾乎,恐怕也是有一群粉絲,能夠撐起一部又一部爛片。

這些年輕演員,也不知道哪裡來的那麼多死忠粉絲,奇了怪了。

“對了,不止是作家,趙微第一次導演電影大賣七個億,最近聽說不少演員都躍躍欲試,想要撈一筆。”杜洋又道。

“不用去理會,我們現在不缺片子,如果是個演員都來當導演的話,這兩年裡可能是個噱頭,之後觀眾肯定沒那麼容易上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