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鬼吹燈》上映(1 / 2)

作為電影《魔都堡壘》的第二大投資方,在開飯發布會之後的第二天,陳伍就和李謙見麵。

《鬼吹燈》定檔暑期,企鵝影視製作的《盜墓筆記》電影正在籌備當中,陳伍是來和李謙商量一下,過幾天帶著李仁崗來看看《鬼吹燈》的成片,取取經。

“當然沒問題,徐客還在拍《智取威虎山》,過兩天看看他有沒有時間,可以交流交流。”

李謙一口應下,這倒也沒有什麼藏私的,甚至《鬼吹燈》前期概念圖和建模,都給陳伍借鑒了一二。

當然,這是有償的,為《鬼吹燈》置換了企鵝的2000萬宣傳資源。

成片提前給他們看看也無所謂,甚至李謙還希望李仁崗能拍好這部《盜墓筆記》,少一部爛片也是好的。

雖然希望渺茫,這部戲的兩個男主角已經確定了,就是記憶中的那兩個漂亮的小夥子。

估計那片子就是李仁崗拍的,沒換人了。

說起來李仁崗也是個名導演了,要不然不會大製作片約不斷,大多數知名導演對於自己的電影都是很偏執的,不大可能聽得進彆人的話。

程凱哥拍《霸王彆姬》的時候,聲望和名氣還差點,劇組裡執行導演張近戰原作者李碧華編劇盧維攝影師顧常偉,都是各自領域裡的頂尖人物,所以他們能壓住程凱哥。

換了現在的程凱哥,就是把他們都找來,凱哥估計什麼都得按自己想法來,哪裡還會管彆人的建議。

大概率看完《鬼吹燈》的成片,李仁崗還是和原版一樣拍。

不過,不管李仁崗有沒有從中學到什麼,都沒關係。

陳伍倒是對李謙的慷慨有些意外,不出意外的話《鬼吹燈》和《盜墓筆記》未來在電視劇和大銀幕上,就是對手了,畢竟都是一個類型。

“真是太感謝李導了。”

“陳總客氣了,應該的。”

“對了李導,《魔都堡壘》,你真的不看好嗎?還是不看好騰華滔?”陳伍又說起了這事。

昨天的立項發布會上,黃忠軍宣稱要用《魔都堡壘》找回對國產電影國產科幻的尊重,一下子自我宣傳成了代表,網民們可是熱血沸騰,儼然把《魔都堡壘》和《流浪地球》當成陣型國產科幻的希望,也不提騰華滔上一部片子的失利了。

“沒什麼看不看好的。”李謙搖搖頭,“一部科幻電影,從確定要拍,到立項,才過了四個月,太草率了。”

企鵝都已經投資了,李謙也不怕說的他不敢投了,畢竟連《阿修羅》都投了一個億。

《魔都堡壘》好歹有個大概的劇本和構思,《阿修羅》就一句世界一流特效的魔幻大片,外加一個成名的營銷大師。

陳伍倒是無所謂地笑笑,“李導這麼說,那騰華滔還是有些能力的,我倒是放心了,其實我也沒有太多的要求,三年後市場進一步擴大,再怎麼樣也能拿個十億票房,也就夠了,多了就當賺的。”

對陳伍和企鵝來說,片子怎麼樣無所謂,反正靠著國產科幻複興之作這個名頭,《魔都堡壘》的熱度足夠了,觀眾們都很感興趣。

騰華滔看樣子也憋著一口氣,他本身也有一定的能力,認真拍也不會差到哪去。

再說了,《西遊記之大鬨天宮》爛成那樣,不照樣大賣十億了,《魔都堡壘》就算李謙不看好,陳伍估摸著再不濟也有《大鬨天宮》的水準。

破個十億就達到陳伍的底線了,虧點錢無所謂,企鵝影視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了。

李謙要是知道陳伍心裡想的,估計都要為《大鬨天宮》叫屈了,這完全是侮辱了《大鬨天宮》好吧,雖然都是瞎吉爾拍的。

......

《魔都堡壘》大肆宣傳自己是國產科幻的希望,李謙也看在眼裡,其實觀眾的情緒是很容易被調動起來的。

這兩年翻拍的爛片頻出,很多人都在罵國產電影,順便用南棒日苯寶萊塢伊郎這些亞洲國家的電影來踩國產電影。

喜歡國產電影的觀眾,自然是很憤慨和憋屈的,所以給他們看到希望了,就會熱血上湧,去支持。

作為國產科幻的希望,《魔都堡壘》自然出儘了風頭。

《流浪地球》倒是沒怎麼宣傳,離上映還早得很呢,風頭就讓彆人出吧,也就沒上映之前出出風頭了。

兩年籌備,兩年製作,《流浪地球》就這麼低調地轉到了幕後。

李謙也在忙活自己的《命運航班》,從頭到尾除了開頭那幾分鐘,整個故事都要自己琢磨,也是個費時間的工作。

一直到暑假,一邊忙著公司ipo,一邊籌備劇本,花了半年的時間,才完成了粗略的劇本。

本身是一個挺有意思的故事,一群本該已經死去的人,五年後突然出現,哪怕放在網絡裡,都是很有創意的故事。

雖然不打算往科幻方向拍,也不能太娛樂化了,不過李謙還是儘量讓故事具備可看性。

沒人看的電影,除了自嗨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情感,依舊是最抓人的元素。

父親和失去父親五年,已經到了青春期的女兒之前的父女感情。

女兒還小的時候失去父親,而另一個愛著她媽媽的男人出現在她們的生活中,不求回報地付出,彌補了這五年的父愛。

長大了的女兒也把這個叔叔當成家人,這個時候心心念念的父親突然出現,還未成熟,在青春期的女孩很矛盾,不管他接受哪一個,都是難題。

雙胞胎姐弟,年齡突然差了五歲,一個已經長大,一個還停留在五年前,年齡的差距,和五年的生疏,姐弟倆的相處一定沒那麼融洽的。

已經走出悲傷,打算重新開始,並且剛開始嘗試接受另一個人的妻子,丈夫突然回來了,也把他藏在心裡的感情和痛苦給挖了出來,同樣是艱難的抉擇,內心糾結和痛苦。

這些情感上衝突,構成了一家人麵對巨變之後對未來生活的選擇。

父子倆回來後,他們因為各自的矛盾,分開過,父親帶著兒子一邊治病,一邊工作,重新融入這個社會。

當然,最後經過種種矛盾誤會愧疚,一家人還是在一起了。

這是肯定的,國內的商業片,必須這麼拍。

好萊塢就不一樣了,不同國家對待家庭倫理方麵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有一部好萊塢喜劇片《人生遙控器》,大概就是上班族男主角得到了一個可以快進時間的遙控器。

在路上堵車的時候快進時間,直接到了公司,加班趕工作的時候快進,一秒鐘之後工作做完了。

晚上交公糧,太累了不想來,也快進,直接進入賢者模式。

還有約好了帶兒子出去玩,沒時間也直接快進。

後來快進的太多了,中間過去了太多事,離婚了,老婆走了跟彆人在一起。

國內對於這種情節還是很避諱的,畢竟心裡膈應,而好萊塢那邊女主角爛交都是常有的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