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 120(1 / 2)

蕭景曜不動聲色地翻賬本,耐心地將這五年的賬本全都重新查了一遍,將所有錯漏之處都整理成冊。

戶部本部的官員看到蕭景曜查賬本都出了一身冷汗。沒辦法,蕭景曜那個抄家總督的名頭實在太響亮。當初,蕭景曜的成名之戰就是當巡查欽差去往各州查賬。現在成了戶部尚書,眾人再次看到蕭景曜動賬本,不管心裡有鬼還是沒鬼的,背後都是一陣涼意。

想想蕭景曜往日的戰績,一查賬,查出來的從來都不是什麼小事情,拔出蘿卜帶出泥,指不定就要殃及到他們這些小池魚。

心裡有鬼的就更不用說了,恨不得現在能有顆後悔藥給他吃下去,回到幾年前,就算彆人給他再多的好處他都不會配合彆人在賬目上做手腳。

在做賬這方麵,誰能比蕭景曜更厲害?早些年落馬的那些貪官,哪個不是做假賬的好手,逃過蕭景曜的法眼了嗎?動過手腳的官員現在就是後悔,每天都戰戰兢兢的,生怕蕭景曜哪天突然變臉,讓人將他們打入大牢,然後熟練地給他們安排上抄家流放套餐。

有人灰心喪氣之下,已經著手安排讓家眷離京,或者是單獨送走某一個孩子,給家裡留一兩個血脈。

蕭景曜卻一直按兵不發。不是蕭景曜不想發作,而是這裡麵的水,比蕭景曜想象中的還要深。深到什麼程度呢?哪怕是永嘉帝,也不能一下子莽過去,將這幫團體全滅。

因為這是觸及到了整個官員階層利益的大事。

隱戶這種將自己名下的田地都掛在彆人名下以求避稅的行為,蕭景曜簡直不要太熟悉。當初蕭景曜中舉中進士,蕭家本家也有人提出想把他們名下的田地都記在蕭景曜名下,然後給蕭景曜交點租子,隻是蕭景曜沒有答應。但朝中這樣做的官員,絕對不少。

官員名下都有可以免稅的田地,或者說,隻要有功名在身,就能享受到部分田地免稅的待遇,隻是田地免稅數量多少的區彆。

按照大齊的律法,秀才名下可以有三十畝免稅之田地,舉人一百畝,進士能免稅的田地更多。進入官場,自然是官職越高的,待遇越好。

同時,大齊對官員也有所限製。一是不許官員經商,二是不許官員在任地置辦房屋和田產。這兩條規定都是防止官員以權謀私與民爭利的,十分有必要。但大齊給官員的待遇也足夠優渥,除了豐厚的薪俸之外,還有朝廷給的伺候的仆人,也算是百姓的徭役的一種,要是官員不想要人伺候,還能折算成銀錢。

總而言之,在大齊當官,待遇絕對不低。

最要緊的,還是官員們名下可以免稅的田地。

原籍回避政策,官員們不能回老家或者在離老家很近的地方做官,也不能在任上買田地。那官員們名下的免稅田地數量,有時候根本用不滿。這時候,族裡的人求了過來,或者是彆人故意攀附,請求成為官員名下的佃戶,給官員交一筆比朝廷賦稅更多的租子,官員們能不心動?

成為隱戶,一是百姓實在不想交

那麼多稅,也不想服徭役。或者是碰上荒年根本活不下去了,帶著所有的田地去投奔個主家,不然的話,很有可能,他們的田地會被人另一波黑心的人用極低的價格買走。

土地的所有權一直是華夏這片大地上經年不衰循環往複的權利遊戲。不管開國的時候如何,最後,百姓們手中的土地,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再次流入到豪紳官員等人手中。而後,失了土地的百姓們活不下去,一波又一波的農民起義再次開始,最後結束這個腐朽的王朝,新王朝最初還是會將部分土地分給百姓們,看起來好像是安撫住了百姓。實則過不了多少年,百姓們手中的土地又會流入到地主階級手中。

就和資本天然逐利一樣,農耕文明中,地主階級總是想要掌握更多的土地,這才是必要的生產資料。

甚至有的官員仗著朝廷查得不嚴格,大肆收隱戶,一點都不在意,自己名下的田產,已經遠遠超過免稅的部分,但因為他手段了得,朝廷竟然也沒有收他這些多出來的田地的稅。

蕭景曜查賬時遇到的最大的麻煩就在這裡,每個涉事的官員涉事的方式各有不同,漏稅的數目也不相同,又加上這幾年間,有人還有官職變動,賬目就更加繁瑣。蕭景曜統計這些賬目,算出來他們最終該給朝廷補的稅的數目,就算了整整五個月。

由此可見,涉案官員之多。毫不誇張地說,朝野上下,沒牽扯到其中的,才叫少。

哪怕是清官,那也是有家族的。族裡讓你幫忙掛點田地掛在名下,誰還能冷麵拒絕?尤其是一些官員,名下本就有免稅田地空缺,放著也是浪費,正好給族裡做個人情,誰都沒覺得不對。

永嘉帝一開始以為蕭景曜查的是尋常的貪官汙吏,結果再次看到蕭景曜的查賬成果後,饒是永嘉帝,心裡也打了個突,“這要是繼續查下去,官場中怕是沒有你沒得罪的人了。”

這話真的一點都不誇張,就算是有些閣老,名下也掛了族裡的良田,幫著避稅。武將勳貴們同樣如此。一百個官員中能有一個一點都沒幫著人避稅的,都算不錯。蕭景曜真要查到底的話,要麵對的,幾乎是來自一整個朝堂的壓力。

就算是永嘉帝這個皇帝,想到那個情景都忍不住頭皮發麻。

蕭景曜平靜地看著永嘉帝,“事情太難,陛下就不會去做了嗎?”

永嘉帝當然搖頭,“錯就是錯,長此以往,出岔子的是大齊的國庫,事關朕的江山,朕怎麼能不管?”

永嘉帝感慨萬千,“倒是你,本來你可以當做自己沒看到這些事的,現在捅破這事,日後,你就隻有做純臣這一條路了。”

蕭景曜無所謂地聳聳肩,“做個純臣,也沒什麼不好。不過此事事關重大,若是突然發作,將他們全部處置,那朝堂都要亂套了。還請陛下徐徐圖之。”

“知我者,景曜是也!”永嘉帝舒心一笑,“朕也不是那麼魯莽的人,先傳出消息,讓戶部核實各個官員名下有無超出免稅田地數目,卻沒有交稅的田地。若是有,趁早分割開來,朕便不予

追究。否則的話,按貪汙治罪。”

蕭景曜也是這個意思。這也算是個灰色地帶,民不舉官不究,朝廷真要徹查,也隻能管得了一時,治標不治本。不如先給大家敲個警鐘,暗示他們這事兒以後不能再乾,等到下次再犯,再來個殺雞儆猴,恩威並施,才能讓官員們沒有那麼多抗拒之心,隻會慶幸自己當初收手收得早。

蕭景曜又將話題扯到了各地稅收的形式上,“閔州一地前幾年一直是將賦稅折算成銀子來交稅,現在閔州附近的州也是如此交稅。臣算了算,現在已經有一大半州府都是交現銀做賦稅,直接運銀子進京,比以往運糧食,少了許多損耗,朝廷也方便。”

永嘉帝聽著不住點頭,“確實方便。好在百姓們也沒讓地荒著,各州縣都設了糧倉,官府可以用稅銀買糧食存放在糧倉中,也省得有奸商故意抬高糧食的價錢。糧食的價錢也不能任由他們瞎定,都由朝廷來安排,給個大致的數,最低多少最高多少,就算他們都按最高的價錢來算,也貪墨不了多少銀子。”

蕭景曜暗讚一聲,大齊果然人才濟濟,有了新的改變就能想出較為完善的新對策,官府控製糧價,有糧倉托底,就算某地出現災情,奸商們想囤積居奇,抬高糧食價格,也辦不到,現成的犯罪證據,直接蹲大牢。要是官商勾結,狼狽為奸,那《大齊日報》也不是吃乾飯的,開了民智的百姓往更高一級的府衙一告,弄鬼的人通通沒有好果子吃。

永嘉帝很滿意這種交稅方式,“這樣確實省事,還有哪些州沒交現銀,今年就都讓他們折算成現銀交稅吧。”

蕭景曜又是一笑,“今年百姓們種上的高產的玉米紅薯和土豆,要迎接一個他們從來沒見過的大豐收。還是自家自留地裡種的,不用交稅。到時候,還不知道他們會高興成什麼樣子。”

永嘉帝想到那個場景,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微笑,“父皇當初就盼著能給百姓們創造一個盛世,現如今看來,盛世就快來了!”

沒有人餓死,凍死,這可是史書上都未曾有過的盛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