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並不作聲,剛登基即推行新政的他不是竇猗房的對手,他認了自己的不如。竇猗房所說的理由,恕他一個都接受不了!
“況且,你怎麼知道你的新政對大漢有利?”竇猗房問出最關鍵的問題所在。
劉徹終於開口反問:“祖母又怎麼知道不會?”
“無為而治讓大漢得以休養生息,國庫豐盈,百姓手裡能有餘糧,效果你都看在眼裡不是嗎?比起你要任用儒家的人,他們推行的政策對大漢是好是壞,誰敢保證?”竇猗房揪著眼前已經發生的種種,證明無為而治對大漢的好處,劉徹能夠抹去嗎?
“大漢看似安寧,實則暗流湧動,邊境匈奴屢屢進犯,百姓深受其害。諸侯蠢蠢欲動,皆思取朕而代之。朝堂之上,各方皆有私心,卻無幾分為君之心。如此,祖母依然覺得很好?”劉徹指出大漢存在的問題,請竇猗房彆隻看到大漢的好,將大漢的種種問題無視到底。
竇猗房一時無言以對,良久過後才道:“你想推行新政,想過倘若此法不通,於大漢將是滅頂之災?大秦兩世而亡,我大漢撐過了兩世,未必不可亡。”
“孫兒正是為了大漢江山能夠傳承下去,思之變法。秦因何而強?始於商鞅變法。若無商鞅,秦國斷無滅六國一統天下的底氣。”劉徹飽讀經書,自有他的見解。
“你又怎麼知道儒家可以為你改變大漢的局麵?”竇猗房無法否認大漢存在的問題,她是瞎了眼,心卻沒有瞎。然而竇猗房並不認為劉徹說的就都是對的。儒家那些人,滿嘴的仁義道德,未必見得比之從前的黃老之術,無為而治就好得多。
竇猗房知道孫兒有雄才偉略,她也希望劉徹能帶領大漢走向另一個高度。卻也並不希望他太急。
“祖母以為真正的儒家可以?賈誼的《治安策》多年來孫兒一直在反複,越讀越是覺得有些黃老之術做不到的事,他們可以。孫兒至今並沒有尋到真正滿意的政策,可孫兒也須向天下人昭示,大漢需要創新,需要改革,朕要為天下尋一個能助朕的人。”劉徹並沒有想要一步登天的意思。相反,他在等,等一個能夠和商鞅類似的大才,能找到對大漢有利的變法。
在此之前,劉徹須讓天下知他有心變,天下若不知,誰會來助之?
竇猗房所受的震撼極大,她雖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她終是老了。
“大漢後繼有人,大漢甚幸。徹兒,我去後,你也須當心。”竇猗房輕聲叮囑,讓劉徹牢記在心。
“祖母放心,我不會讓母後成為下一個祖母的。”話未挑明,劉徹已懂。
王娡是他的母親,若說她沒有野心怎麼可能。不過是因為多年來有竇猗房壓著,王娡沒有露出她的野心來罷了。
一但竇猗房不在,王娡必會露頭。彼時會如何,劉徹不可不防。
從聽到劉徹的話那一刻開始,竇猗房放心了。但凡劉徹不許,王娡斷沒有機會。
想來也是,劉徹已經不年輕,被竇猗房壓製得太久,劉徹心中早已生出不滿。走了一個竇猗房,誰再想長成像竇猗房一樣的人物,繼續由她乾政,奪劉徹的權,絕不是劉徹所能容忍的。
“大漢的江山以後交給你了。彆的事我無須多嘴,有一樣,你能不能答應我?無論將來你和嬌嬌怎麼樣,你須保全她性命,莫讓她落得一個淒慘的下場。無論如何,她對你一片真情。”竇猗房不是不明白劉徹和陳皇後之間的關係,可竇猗房也知道,作為一個帝王最不需要的其實就是感情。
她沒有要求劉徹不能廢後,好好待陳皇後,當將來劉徹成為了真正的帝王,很多事不可不審時度勢而為。
作為陳皇後的外祖母,竇猗房疼是真疼陳皇後,然而當她去了,想再護著陳皇後無異癡人說夢。
“嬌嬌縱然跋扈了些,也隻是想要留下你。她隻是至今依然不明白,她嫁了你這個皇帝,注定沒辦法讓你一生對她小意溫柔。唉,有時候我也在想,當年要是不同意你們這門親事是不是對嬌嬌更好?”竇猗房長長一歎,有些後悔讓嬌寵長大的陳皇後嫁入宮中,成為皇後。
皇後的擔子太重,皇帝再好的性子也不可能一味寵著縱著一個人,遑論劉徹也是剛強之人,素來吃軟不吃硬!一樣好強的兩個人綁在一塊,縱然再多的溫情密意也會漸漸被消磨殆儘。
“祖母不想,姑姑想。”
早年想要陳皇後成為太子妃的人是館陶大長公主,她想證明給天下人看,她不愧是大漢最有權勢的公主,哪怕竇猗房提醒她皇後不好當,館陶大長公主會願意聽?
何況王娡在其中,企圖和館陶大長公主達成協議,令劉徹登上太子之位。
得利的雖是劉徹,他如今處在如此位置上,回望曾經所能確定的一點是,他改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