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亂世裡當一個將軍還是很簡單容易的。
找幾個願意領頭衝鋒的傻子,在前麵衝鋒,再找幾個心腹拿著刀子再後麵威逼不願意拚命的人上前,然後,將軍就可以坐在樹蔭下喝茶聊天了。
反正都是流寇,算不得什麼好人,活下來了該他發財,死了算他背風,死多少人都與流寇將軍無關,反正手底下的人死光了,那就想辦法再拉一批過來,繼續從前的路子。
指望黃巾軍裡的農夫去真正弄明白什麼是指揮藝術嗎?
這不可能。
指望一群流民裡麵突然冒出來一個用兵如神的家夥?
概率太小了。
英公李績的指揮能力根本就是人頭堆砌出來的,遙想當年,他在瓦崗寨還是一個小頭目的時候,與翟讓、李密,王伯當一起包圍隋將張須陀,自認為計謀縝密的無懈可擊,但是呢,他們的包圍圈還是被張須陀擊破四次,要不是張須陀見自己麾下死傷慘重,心生死誌,下馬死戰不退,哪裡有他擊殺隋將張須陀的榮耀。
更不要說張須陀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翟讓、李密這兩個頭領身上,否則,以他的那點本事,早就被張須陀給捏死了。
這話是英公自己說的,並非雲瑾在背後說他壞話。
雲瑾率領的這群烏蠻人,已經習慣了搶劫,所以,雲瑾把他們帶到蠻龍洞,剩下的就交給這些一心想要蠻龍洞財富的烏蠻人。
事實上,就跟狄光嗣計算的那樣,蠻龍洞連帶婦孺人口也不超過一萬五千人,這已經是蠻龍洞地區所能容納人口的極限了。
一下子來了十餘萬烏蠻人……就算蠻龍再能打仗,再能廝殺,整體實力上的差距,而不是他個人武勇所能抹平的。
雲瑾要做的就是防備蠻龍動用大自然的力量來對付他們。
所謂的大自然的力量,放在戰場上,無非就是水火。
偏偏蠻龍並不比石寶聰明多少,想要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還卻少一些動手的能力。
眼看著身披重甲的蠻龍帶著一隊甲士蠻橫的殺入烏蠻人中間,就像一柄熱刀子切進了豬油裡麵一樣,所向披靡的厲害。
沒有多少軍紀約束的烏蠻人自然紛紛躲避,沒人願意上前跟甲士對砍。
如果願意的話,蠻龍帶領這群甲兵可以鑿穿雲瑾的十萬大軍,但是,蠻龍舍不得自己的那點基業,回頭發現隨他突圍出來的人沒有幾個,就怒吼一聲重新殺回去了。
其實,烏蠻人都希望蠻龍這個家夥趕緊跑路呢,這樣,他們就能馬上去禍禍蠻龍洞了,現在,蠻龍又殺回來了,大家夥於是又作鳥獸散。
紛紛去找沒有披甲愛的蠻龍洞人作戰了。
戰場很大,蠻龍在巨大的戰場上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滿世界的拯救那些被烏蠻人包圍的部下,於是,戰場上就出現了一個新的詭異場麵——老鷹捉小雞。
蠻龍洞的超級甲士不足五十個人,在這種場麵宏大的戰爭中隻能在某一個點上占儘便宜,然而,在其餘地方,他的蠻龍洞已經處處冒煙。
當戰事進行到下午的時候,蠻龍這頭老母雞屁.股後麵的小雞已經越來越少了,就連甲士也折損了十幾個。
看的出來,蠻龍已經非常的疲憊了,於是,他就想轉頭回到蠻龍洞裡麵去,準備依靠蠻龍洞特殊的地形負隅頑抗。
麵對精氣神十足的蠻龍,查黑躲得遠遠的,隻敢逼迫彆的烏蠻人上前鏖戰,眼看著蠻龍揮刀的力氣變弱,再也不能一刀砍死一個人的時候,查黑就帶著一群心腹衝上去了。
他們先是在地上布置了很多的藤條,用來阻礙蠻龍前進的速度,再用鐵頭短矛不斷地攻擊蠻龍,雖然短矛沒辦法殺傷頭戴牛耳盔,身披光明甲的甲士,然而,被短矛擊中的次數多了,還會是會有甲士被擊倒,然後,就會有十幾個人一擁而上。
一個年輕的甲士被查黑用鐵鉤鉤住一條腿,拖著滿地亂跑,隨著年輕甲士一聲聲淒厲的阿爸,阿爸的,蠻龍就變成了暴怒的蠻牛……
七八柄鐵鉤落在年輕甲士的身上,似乎要把這個年輕甲士扯開,蠻龍用顫抖的手揮舞著大砍刀頂著密集的箭雨跟冰雹一般的短矛向前衝……
李承修看到了這一幕,往嘴裡丟了一塊甘草對雲瑾道:“甲胄的防護力確實不錯,但是使用的要求太高了。
甲士的作用在破陣,破開敵陣之後,就該將後續作戰任務交給跳蕩,刀盾手,長槍手,而不是自己上去玩命的廝殺。”
雲瑾道:“阿耶說,不出二十年,靡費奇重的甲胄將會逐漸從大唐軍伍序列中清除出去,火藥在軍伍武器中的占比將會上升到六成以上。”
溫歡道:“也不知道突火槍的研發到了那一步,上次師父帶著我們去看的時候,比煙火的威力大不大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