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初道:“長安沒有,洛陽有。”
“沒有陛下旨意,你能指揮的動京畿道京兆府的府兵嗎?”
“不能。”
“那不就完了,某家這一次幫你殺乾淨了對你長安有威脅的人,讓你長安,萬年兩縣的府兵一家獨大,站在你的立場上,你憑什麼指責某家?”
雲初煩躁的揮揮手道:“長安不是我的,是大唐的,長安府兵也不是我的,是大唐的,這一點必須確認清楚,如果任由這種啥都是我的這種想法蔓延下去,不出三十年,長安跟洛陽必有一戰。
到了那個時候,誰勝誰負不知道,我隻知道這一戰過後,大唐的基業將會儘數毀掉,大唐江山也將由盛轉衰,我們將再也無力壓製四方蠻夷,五胡亂華的慘事就將再一次出現在大唐的土地上。
我想請你回去告訴陛下,以後千萬,千萬莫要行此大規模的殺戮,應該以談判為主來解決問題。
解決不了事情就解決人,這應該是最後的選擇,而不是一開始的選擇。
把人解決了,事情其實並沒有得到解決,隻是拖延了一下矛盾爆發的時間,同時,也會讓天下人形成一種殺戮思維,即,誰的力量大誰就說了算,誰的拳頭大,誰就說的對。
縱觀史書,沒有哪一個王朝的皇族可以一直如陛下這強勢,也沒有哪一個王朝能逃脫衰弱這個命運。
人治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人亡政息的場麵。
你應該勸誡陛下,此時此刻,陛下威勢如日中天的時候,就該到了給天下人立規矩的時候了,陛下想要大唐萬世一係的話,在最強盛的時候就必須做出退讓。
這個時候的退讓,隻會讓陛下成為千古一帝,絕對不會損毀陛下的萬世盛名。”
瑞春聽完雲初的話,歎息一聲道:“為何你不親自給陛下說,反正長安到九成宮也就三百裡,你騎上快馬,兩日就可抵達。”
雲初冷冷的看著瑞春道:“我這是在救你的命,你看不出來嗎?”
瑞春身體顫動一下就閉嘴不言了。
雲初瞅著瑞春道:“你師傅是怎麼被砍頭的,你不清楚?你在長安造下如此大的殺孽,你以為朝堂上就不會有反對的聲音?
到時候,陛下的責任沒人敢追責,借用你的人頭來平息天下人的怨憤,我不覺得是啥大事情。”
瑞春沉思良久,沒有給雲初一個確切的回答,就回到了長安百騎司衙門。
勸誡皇帝是一件非常非常危險的事情,尤其是勸誡老皇帝,快死的皇帝。
李家皇帝血脈中根本就不缺少暴虐的因子,如果在跟皇帝說話的時候不小心觸動了人家的逆鱗,被人家一怒之下拉出去砍頭,等人頭呈上來的時候,皇帝氣消了,才開始後悔了,一聲厚葬,就當時道歉了,那樣的人生,雲初覺得絕對不應該出現在自己身上。
他可以身體力行的去做事,讓皇帝從他做事的過程中領悟一些大道理跟好處,這樣,就算讓皇帝發生了一點改變,也是人家自願改變的,覺得是自己見識跟學問提高之後的產物,也隻有這樣的勸誡跟引導才不會有什麼不可測的後果。
直言進諫,像魏征一樣,每一次上朝,都當是自己最後一次上朝,就當是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雲初不屑為之。
瑞春去給皇帝說這些話就很合適。
瑞春這把刀皇帝目前非常的看重,尤其是在長安表現得如此犀利的情況下,皇帝應該能聽一聽瑞春的事後分析。
皇帝在洛陽製造了血夜,已經嚴重割裂了皇族跟朝廷的關係,皇帝又在長安製造了如此大的一場殺戮,同樣的嚴重割裂了皇族與勳貴們最後的溫情。
皇帝執政的基礎,本就是皇族,勳貴,官員,現在好了,一次性的得罪兩個,不得不說,此時此刻的李治已經瘋魔了。
就在雲初沉思應對之策的時候,張甲悄無聲息的來到雲初的官廨,低聲道:“有人準備刺殺瑞春。”
雲初收回思緒道:“誰?”
張甲歎口氣道:“七個隴西陌刀手。”
雲初道:“他們跟瑞春有仇?”
張甲搖搖頭道:“沒有仇,不過,瑞春剛剛殺死了他們心愛的將軍。”
“他們準備在長安出手?”
“沒有,準備在灞橋襲殺。”
雲初緩緩起身,一巴掌將張甲拍倒在地低聲道:“跟你有關嗎?”
張甲蜷縮著身體道:“卑職隻是樂見其成罷了。”
雲初怒道:“滾。”
張甲連滾帶爬的走了,雲初就重新煮一壺茶,輕笑一聲道:“有茶便是大富貴,無事便是神仙人。”
.yetia64570/41025492.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