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稅賦非常的有靈活性,縣一級的官員需要將收到的稅負的八成上繳給州,州再把收到的稅賦的七成上繳給國庫。
有這種計算方式,萬年縣的縣庫裡裝的糧食,絹帛,麻布的數量就非常可觀了。
因為,雲初是按照戶部最喜歡的將收到的實物稅賦轉化成貨幣繳納給戶部的。
這也是戶部為何極力要求吏部,對雲初的品級進行升遷的原因所在。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把實物轉化成貨幣繳納稅賦的過程中,萬年縣至少有三成以上的賺頭,這還不算地方官府曆來需要進行的,損耗,漂沒,運輸,庫藏等等損失。
雲初這個人從來都不允許國家占自己的便宜,現在,他是萬年縣的主官,所以,他也不允許國家占萬年縣的便宜。
所以,萬年縣的官吏們,如今出門都把腰杆挺得筆直,是因為彆的,僅僅是因為大家都知道萬年縣今年出現了庫房緊張的局麵,不得不選擇一個高地修建出一處倉庫群出來,用來裝糧食,絹帛,以及麻布。
也因為如此,萬年縣今年年底的賞賜除過萬年縣的官吏,乃至雜役們自己清楚之外,外邊無人得知。
因為,萬年縣的吳主簿,在負責分發賞賜的時候,把話說的很清楚。
發給你的錢糧,拿回家可以跟老婆躲在被窩裡的偷偷歡喜,卻不許往外透露一個字。
如果因為縣衙賞賜這種事情外泄,導致縣尊被禦史彈劾,那就沒說的,不但要把今年發的賞賜收回去,就連以前的也要追索。
如今的萬年縣縣衙裡酒囊飯袋或許有,但是,蠢貨是一個都沒有的。
就算是有人打心底裡不喜歡雲初這個縣尊,在拿到那些賞賜之後,哪怕
第七章紮根基礎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