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遼東先遣圖(1 / 2)

唐人的餐桌 孑與2 6533 字 3個月前

跟薛仁貴達成交易之後,雲初覺得事情不太妙了。

因為薛仁貴從來都不是一個突發奇想的人,那些老將們之所以喜歡這個人,真的是因為他是一個忠厚的人。

老將們口中所謂的忠厚,首先一個條件就是聽話,不會自作主張。

既然薛仁貴不是一個喜歡自作主張的人,那麼,劫掠契丹八部,就該是大唐軍隊的一項策略。

因為太宗皇帝當年征伐高句麗的時候,連下高句麗襄平,烏骨,建安,蓋牟等十城,唯有安市城久攻不下,以至天氣寒冷、糧運不濟,被迫撤軍。

大唐軍隊撤離之後,襄平,烏骨,建安,蓋牟等十城又被高句麗重新奪回。

當時隨同太宗皇帝東征的還有,契丹、奚、靺鞨等部,開始的時候還算用命,隻是後來在太宗皇帝退回之後,這些部族卻毫無廉恥的投靠了高句麗。

太宗當年不以為意,還說因為高句麗勢大,這些小的部族們不好做人,沒有降罪於他們,反而下旨給渤海、契丹、庫莫奚、靺鞨、室韋等部族頭人升官。

準許他們以鬆漠都督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的名義與大唐來往。

可惜,願意接受大唐冊封的隻有契丹的鬆漠都督府。

這讓大唐上下人等深為恨之,都覺得這裡的蠻人不可靠。

所以,這一次東征的軍隊中並無遼東異族的身影。

也就是說,李績這一次東征,要對付的不僅僅是高句麗,還有這裡的各部蠻族。

雲初非常的不明白,如何對付遼東大地上的這些蠻族,這些蠻族人不是牧人,就是獵人,除過渤海人還知道種植一點田地之外,其餘的部族即便是想找都找不到。

難道說派遣大軍過去,就是為了燒毀一些那些人修建的臨時聚居地嗎?

李績不是一個傻瓜,雲初能考慮到的他一定能考慮的更加長遠。

而薛仁貴信誓旦旦的認為自己一定能拿到契丹人的牛羊,隻能說明,這件事是有很強的可行性的。

用三天的軍糧換取三天的肉食,奶酪,這門生意應該是真的能做。

跟薛仁貴達成交易之後,雲初就迅速的回到了自己的營地裡,他覺得自己跟薛仁貴以及裴行儉之間的消息靈通程度很不對稱。

原來的宮門局局長老黃跑出去交際了一下,回來之後就告訴雲初,契苾何力的前鋒隊伍已經離開了燕州,目標不是高句麗,而是近在咫尺的契丹八部。

之所以在大軍糧草不濟的時候就匆匆出發,是因為此時正是春季,契丹人的牧場就在左近,而且,契丹八部中的兩部已經暗中投靠大唐,他們願意為大唐軍隊提供其餘六部的所在地。

雲初忍不住搖頭苦笑,軍隊終究是軍隊,他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暴力集團。

李績從來就不認為軍隊會在齊裝滿員的情況下餓肚子,老強盜出身的他,從來就不認為,為大軍籌備糧草僅僅是地方官府的事情,一支好的軍隊,必須能做到就食於敵才是好軍隊。

畢竟,軍隊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須是以打擊削弱敵方實力為目的。

太宗皇帝當年久攻安市不下,導致缺糧,缺少寒衣不得不退回,拱手讓出前期作戰的所有成果的時候,他李績就是其中的一支偏師。

現在他自己成了大軍主帥,怎麼可能會重蹈覆轍。

所以說,在前往高句麗的路途中,大唐軍隊還有把遼東製作成無人區的重要使命。

也就是李績口中聲稱的讓遼東平安二十年的承諾。

遼東地廣人稀,再把現有的蠻族清理一次,遼東就

會恢複洪荒,自然就平安無事了。

等再過上二三十年,大軍再來清理一遭,如此反複幾次,就沒有人願意在遼東生活了。

這就是標準的軍人思維,他們手中隻有

為您提供大神孑與2的《唐人的餐桌》最快更新,!

第二十一章遼東先遣圖?免費:,!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一種工具,那就是錘子,錘子的作用就是把所有看不順眼,或者會傷害到自己的東西全部砸平,或者砸死。

至於如何治理遼東,開發遼東,那就是文臣們的事情了,與軍人無關。

溫柔回來了,回來的時候不僅僅帶回來了兩千擔糧食,一萬束草料,關鍵還帶來了三個人。

三個人全部姓王,老大叫做王釗,老二叫做王都,老三叫做王成。

這是三個非常向往獲得京城戶口的大盜。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們不但願意給雲初貢獻出家中所有的存糧,還願意獻出一份很重要的遼東地形圖。

聽溫柔說,這一份地圖上幾乎標識了遼東絕大多數部族的牧場,以及貓冬地,還有大量隻有這些本地人才知道的各個季節性的交易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