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再次響起!嗯?這一次,人頭的右耳朵明顯多出了一個小點。嗯,上下是沒問題的,但是左右的調整,自己應該是調節的過頭了。
不過為了確認這一點,範克勤依舊沒有著急調整,而是再次上彈,穩穩的將十字線定在了人頭畫像的鼻子上,勾動了扳機。
隨著“碰”的一聲,槍聲再一次響起,果然,在人頭的左耳處,那個之前多出的一個小點似乎再次擴大了一點點。
確實是自己在橫向調整的時候,調整的有些過了。於是範克勤把瞄準鏡的旋鈕,再次用手往回調節了一下,幾乎是手上剛有感覺,就停下了調整。
然後範克勤把十字線對準了人頭雕像的鼻子處,再次開了一槍。隨著一聲槍響過後,範克勤通過瞄準鏡就看,人頭雕像的鼻子,發生了變形。好,他感覺應該是擊中了。
於是範克勤立刻起身,再次通過空敞,來到了那棵樹腳下。近距離看去,果然,在人頭雕刻鼻子的部分的線條稍微偏下一丁丁的位置,多了一個很深的孔洞。很好!
範克勤細細的看了看位置,發現沒有什麼問題了,再次走回了射擊的位置。瞄著同樣的位置再次射了一槍,那個“鼻孔”隨之擴大了一點。
範克勤再次壓上了新的五發子彈,再次走到了目標大樹下,查了看一下,這一次他更是滿意。因為新的彈孔和之前的那個彈孔幾乎是重合的,隻是往左稍微把鼻孔擴大了能有五分之二的樣子。剩下的五分之三,是重疊在一起的。
這聽起來是不是覺得跟影視神劇中的牛人還有差距?人家那都是無論開多少槍,靶子上都是一顆彈孔的,因為子彈的彈道保持絕對一致。第一發子彈打出一個眼,第二發子彈不偏不倚的正好從之前的彈孔穿過,後續的第三發,第四發……同樣如此。所以隻留下一個彈孔。
這裡還是要說一句,以上都是扯淡。從槍支發明的那一天起,就沒人打出過多次擊發,隻留下同一個彈孔的情況,誰都不行。
你每次呼吸的頻率,能精確的控製成一模一樣嗎?你手上的動作,能和前一發子彈射擊的時候一模一樣嗎?每一發子彈,在射擊的時候,周邊環境的氣溫,風速等等等等都能和前一發的時候一摸一樣嗎?
如果你能控製這些東西都一模一樣,那麼你才能從理論上,將子彈打出同樣的彈道。要不然,甚至脈搏的每一次跳動的頻率,這種微小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射擊的精度。你還兩發子彈打出同樣的彈道,做夢去吧!
就是現在,範克勤此時打出的效果來說,已經是堪稱“臥槽無情”級彆的精準了。這主要就是因為他超人一般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控製能力。要是換個人,拿著二戰時的槍械,你讓他在幾發子彈內,打出這個效果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