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重踏征程(11)一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6362 字 3個月前

重踏征程(11)

眨眼便是寒冬, 上班真的不是一件特彆舒服的事情。圖書館裡冷的跟冰窖似得,手藏在袖子裡,但凡寫字, 那抖的都拿不住筆。

尤其是用毛筆寫字, 可彆提了, 有時候早起研出來的磨,不說凍成冰疙瘩吧,但墨汁不流暢了,像是裡麵摻了黑雪花似得, 一半是冰, 一半是水。

這還怎麼寫字呀!

然後兩人很奢侈的,一人買了一根鋼筆。還是托書店的掌櫃買的, 這玩意在縣城還不好找。因為這東西的價格相當的美麗,國產的不怎麼見到,多是進口貨,價格不等,且相差懸殊。兩人還沒敢買太好的,可也把八個大洋花掉了。

兩支稍微差不多的鋼筆, 抵得上在縣城買個差不多的院子。

怪不得這些先生寫完字,筆都隨身裝呢, 沒法子, 丟了估計暫時是難湊的出來買筆的錢的。

林雨桐對著手中的筆, 左右的看:這麼貴嗎?

算了!珍惜著用吧。

因著一到冬天圖書館冷的很, 所以除了借書和還書的,等閒沒人愛到這裡來。借了書哪怕晚上縮在暖和的地方看呢,也不樂意在這裡呆著。

可教室和宿舍一樣的冷,家裡條件好的, 回家了。過的去的,在外麵租了房子,好歹有個爐子能取暖。早早的放學回去完成功課,也是可以的。

但更多的是勉強湊夠了學費來的,其他的一切開銷都緊巴巴的,好些還都是隻吃一頓飯,一扛就是一天。

心裡正思量這個事呢,蔡先生過來了,帶了兩個男生,“小林呀,這倆是勤工儉學的學生,以後有什麼活,可以安排給他們做。除了他們的上課時間之外,他們就在這裡幫忙了。”

好的!這倆估計是學的挺好的,但是家境真不怎麼樣。

其中一個叫鄭開的,這樣的天還穿著夾襖。肯定帶了老家的棉襖了,可是呢,老棉襖不體麵,身上的學生裝就這一套。

這樣的求學環境,熬人的很。

中午回家來,抱著爐子暖著。晚上回家來,必須得用熱水燙腳,腳都是木的。

桐桐就道:“這是私立高中,有國立高中,不是在城北嗎?家裡的日子太難,去國立念,學費是不是能少點?”

“國立那邊都沒老師了!”嗣謁把桐桐的腳塞到他的腿下麵捂著,這才道,“上麵說是撥經費了,可一拖二欠三挪用,到今年五月,那邊的先生們已經兩年隻能領到三分之一的薪水了。”

本來國立那邊就薪水微薄,結果還隻發放三分之一,這點錢夠乾什麼?

先生們也得吃飯呀!也得養家糊口的!沒先生了,學生怎麼學呀?

嗣謁就又道:“有個高中畢業證,在彆處還能謀一份差事。很多能吃的起飯的人家,也想勒緊褲腰帶,叫孩子搏一搏。”

那李伯民說的要經費是?

“就是給這邊的國立要的,不僅是高中,還有小學和初中的。”再不給經費,就快要辦不下去了。

那如今靠什麼維持著呢?

“縣裡想辦法湊一點,征收稅的時候把這一點加上。交的時候必須交,可收上去人家能拿出幾成辦教育,就不好說了。這不是年底了嗎?李家又下帖子……每年為教育募捐,年年如此!”

募捐嗎?

桐桐一愣,問嗣謁:“那弄回來的那些……能捐嗎?”

捐了?

那要不然呢?咱也沒想占為己有,“我把那包東西往李家一放,留個字條……”

“再寫上‘不義之財’雲雲,可對?”

嗯嗯嗯!

嗯什麼呀嗯!胡鬨!

嗣謁就點她,“少用你那一套辦法。”

桐桐:“……”小黃魚好說,都沒記號。但是還有那麼些很普通但確實是金銀的首飾呢。這些不熔了沒法拿出去呀!橫不能等將來離開的時候再說?

而且,這亂世,我覺得這中不義之財收了也就收了,我收了全捐到學校辦教育,也不給那中混賬東西留。

但鑒於嗣謁肯定不讓,她也就暫時算了。但想著,黃金這玩意,化學儀器和藥品肯定能給處理了。可惜,便是私立學校,化學設備也沒添置齊全。

嗣謁卻不叫動那個首飾,攏共也沒幾個錢,就那麼先放著吧。

但到底是把小黃魚給沒收了,然後從大黃魚裡拿了兩根,這把兩人的一半的財產可就拿了,“就這些吧?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