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明月清風(201)一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5362 字 2個月前

明月清風(201)

彆管背後多少算計, 也彆管自家現在有多少事要處理,使團來了,該見就得見的。

心裡都有各自的盤算, 也都知道關係不能往惡化的方向去, 因此, 哪怕是桀驁的多鐸, 見了四爺態度也合適的。

宴席上,分賓主坐下。因為是宮宴, 又因為信王妃的特殊身份, 信王夫妻自然也有出席。這兩人這些年也一直沒孩子,不是不能生養, 是現在的大明太醫很牛氣, 他會告訴你說, 王妃的年紀小, 再等幾年吧!

好似過了十六七歲,到十八歲左右再要孩子,成了很多人普遍的認知。再者, 如今的女娃娃七歲以前念兩年書, 這是免費的, 甚至於裡麵用的筆墨紙硯,都是不花費的。隻要把孩子送去就得了, 中午還能在那邊吃一頓飯,一個孩子在學堂裡每天有三兩的乾糧, 其他的菜蔬隨意,各自想辦法解決。這個東西又不值錢,各家叫孩子帶點去也行,學校所在的地方種點也行, 不過是各家派個大人來,給幫著種上就行!再說著,提倡孩子去挖點野菜之類的,休沐的時候挖點,夠孩子頓頓有點菜下飯就行。

因著管飯,所以,家裡也都叫女娃子去,越是窮苦的人家,越是會送去。那條件好的,不送去是人家女娃在家裡也有人教認字,朝廷倒是不勉強。

女娃們七歲之後,要是想念書,也有女子學校的。但就是念的少之又少。哪怕這種學校也幾乎是不收費的,但也甚少有寒門再送女娃去。一則,學校不收錢,但是筆墨紙硯不花錢呀?隻要還花錢,就是負擔,不大樂意。二則,過了七歲的女娃,就能給家裡幫忙了。要麼看著下麵更小的弟弟妹妹,要麼提著籃子去挖藥材去,一年收的少了嗎?再大上那麼兩歲,洗衣做飯什麼乾不了。這麼大的孩子把家務包攬了,大人就能騰出時間來掙錢了!一個主婦一年隻納鞋底也不少掙呀!

除非上層的渠道徹底的向女子打開,否則,這個現象就很難改變。而現在的境況就是,急不得,得慢慢來。

總之,女子就成了家裡的勞動力了!女娃娃過了十一二歲,像是簡單的針線活慢慢就能乾了。在早前吧,這麼大的姑娘就該說婆家了,過兩年就該出嫁了!可現在,家裡也不急。急什麼呀?十四五的姑娘做針線活嫻熟了,那一年年的掙的老實是不少的。所以,說十八歲之後生孩子對大人和孩子都安全,那就是不著急叫成親嘛!不急就不急,有女娃的人家,哪怕不是疼女娃娃,但考慮到給家裡的經濟幫助,也不會早早的就隨便把孩子給打發出門的。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像是之前那種溺女嬰的事幾乎絕跡了!沒兒子的還是會急著生兒子,也還是重男輕女,但人口就是這麼個人口,咱鼓勵生育。人口多到家裡確實養不起了,成了負擔了,朝廷還會給一些幫扶。

林雨桐每年都叫統計,看看母嬰死亡率。結果各地統計來的數據不錯。這跟太醫院的各種努力是分不開的!太醫院是屬於要錢有錢,要體麵有體麵,做的政績在那放著的衙門,現在牛氣的很。屬於什麼話都敢說的。

親王又怎麼樣?和親來的更得注意了,彆叫好好的給折損了。然後人家就直言,“彆急著生!”急什麼呀?沒見皇上和娘娘都是成親幾年後才生的。雖說當時是在守孝,但其實熱孝守一年要孩子就沒事!但為啥堅持說守孝呢,還不是覺得過早的生並不是好事。

娘娘穩的住,誰盯著後宮都沒用,然後穩穩的生了太子殿下,又隔著那麼些年才生的二皇子。

信王妃並不懂這個,大清沒這樣的說法!後來夫妻熟悉了,她還問信王說,“是不是大明皇室不想要個異族女子生出的孩子?”

信王:“………………怎麼會這麼想?”大明的皇室自來都有異族的妃子的,誰也沒限製其生育呀!他誠懇的道,“太醫院不敢胡說,這種事是什麼就是什麼,沒必要撒謊,也不會撒謊。”

總的來說,這個信王妃是個很‘直接’的人,並沒有太多的彎彎繞。

就像是這次進宮,她見了林雨桐就道:“皇嫂,我娘家弟弟來了,我想請我弟弟在府裡住幾日。”

林雨桐:“………………”這個時期的大清後宮大概都是這個調調吧!還都沒進化呢,屬於直接往出扔的那一掛。

還沒說話呢,就聽她又道:“……我還想叫費揚果去那邊一趟,我想單獨聚聚。”

弟弟來了,再叫上另一個弟弟,兄弟姐妹團聚團聚,我能說不讓嗎?但是你這麼著,我要不知道你們背後有事要商量,就見鬼了。

阿巴亥應該也算是個有腦子的人,卻把女兒養的這麼單純耿直。而她呢,卻還總期望這個單純耿直的女兒能成為中間的橋梁,這當額娘的是不是對她家的孩子有什麼誤解。

嫁過來才十二三,真還是個孩子!人家額娘是大妃,她不需要那麼複雜。然後直接被嫁過來了!嫁過來……要是信王不教,王府又沒那麼複雜的話,她是成熟不起來的。並不會像阿巴亥想的一樣,長大了就會變的不一樣。

嗬嗬!皇室也不欺負這孩子,信王自己都活的夠嗆,能教誰?於是,她就一直這樣。

林雨桐特彆好脾氣,“是嗎?你直接叫人請費揚果就是了!他要提前跟先生請假的。你肯定也想娘家人了,想住就住吧。”

信王側臉看了他家王妃好幾眼,然後繼續沉默去了。王府裡多少是咱自己的人,多少是宮裡的人,他都不知道!可自家王妃好似沒這個弦兒。沒有就沒有吧,我不挑破,就是我的態度了。宮裡也不能冤枉就是了!愛咋就咋去吧。

那邊信王妃就覺得可高興了,還低聲問林雨桐,“我想一會子看看大皇嫂和大公主去……之前把禮叫人送來了,想著大皇嫂要歇息,就沒進來瞧。今兒宮宴,沒帶東西,我想著,又不是外人,我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