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俗世浮華(32)二合一(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10697 字 2個月前

俗世浮華(32)

馬榮廣和白展眉的婚禮是臘月二十八舉行的!很浩大, 很多家娛樂媒體對這事進行了報道。他們管這場婚禮叫做‘破鏡重圓’。

但這個婚禮,不僅四爺沒去,馬向北和馬向南也都沒有出席。這自然是引起多方猜測的。有人就說, 負公子可不是負公子, 鬨不好他才是興城真正的繼承人。

他有權跟馬向北和馬向南平分屬於馬榮廣的那一份,也可以獨享白展眉的那一份。這麼算下來, 誰拿的多呢?誰擁有的多, 誰就是最終的繼承人。

但也有人說,馬家兄弟合起來,絕對比這位負公子要拿的多, 沒外人的時候, 馬家兄弟或許有爭搶,但是有外人, 那人家一個媽生的兄弟自然就抱團了。所以,妨礙不大!但這位真不是負公子,是妥妥的富公子一枚。

網上就是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的, 恨不能吵吵起來。但有一個觀點沒錯,那就是興城材料估計得有一番龍爭虎鬥的。

這當然都隻是猜測, 馬向北和馬向南沒去出席,也確實對這樣的婚姻保留意見,兩人哪裡也沒去,找四爺來了。

馬向南拎著酒, 馬向北隻道:“還沒謝謝你呢!向南的事,給你添麻煩了。”

四爺放兩人進來, 桌上是桐桐才做的牛肉乾,他請兩人坐, “嘗嘗。”

不大的屋子,那位冠軍在廚房做飯,見他們來了探出頭朝他們笑了笑,打了招呼又去忙去了。馬向北坐下,那邊馬向南自己去找了杯子,把酒瓶子打開,一人給倒了一杯,還在朝廚房喊,“嫂子,你也來一杯?”

啊?這是叫自己呢?桐桐應了一聲,“我不能喝酒,你們喝吧。我再給你們弄倆菜,今兒就在這邊吃吧。”

馬榮廣這兩兒子不壞,且很聰明,懂得以‘和’處事的道理!這天下多個朋友比多個敵人要強的多。事實已經注定,那麼一味的對抗,想把對方摁死就是犯蠢。當能共存的時候,化解矛盾比激烈的衝突更符合利益。

由此可見,這兩人的母親該是一個在情商上更占優勢的女人。林雨桐端了兩盤涼菜出去,就去做下飯菜了。

外麵四爺跟這倆說話,馬向北年紀稍微小一些,也才大學畢業。本來是想著出國去讀研究生的,但現在他的計劃變了,會留在明珠念研究生,然後去公司實習。至於馬向南,在國外念的是藝術學校,回來也沒什麼正經事,到處竄著玩呢,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有些事不是非得擺在麵上一是一二是二的說的,真正的溝通就是這樣,像是朋友一樣在這裡說彼此的計劃和打算,也能達到彼此的目的。馬向北說他打算去公司,四爺就點頭說好,“相關的專業還是應該懂的,選專業還是選一些相關的行業比較好。至於管理學,這個……實踐比坐在教室裡學有用的多。你選的方向是對的!我學的能源,跟材料是有些瓜葛,但這得看各自的發展方向,我在民用這一塊沒興趣。”

馬向北就跟四爺碰了一下,不是向南蠢被這人騙了,而是這人確實不像姓金的,也像是白展眉。其實不看此人的身份,但論個人交往的話,這人做朋友會叫人很舒服。就是看此人的身份,怎麼說呢?他比自己大,自家媽活著的時候也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人,彆說自己媽了,就是自家爸也不知道有這麼個兒子呀。反正也無所謂給自己媽添堵,而今知道身份,人家也不認。且他的人生規劃,跟公司沒一點關係。

那這跟自己有什麼衝突呢?

這就是外祖父說的‘和’,以和處之,雖不能無往而不利,卻能避害求安!人之一生,若能避害,則是大福德。

在這邊吃了一頓飯,馬向南請林雨桐幫他們三個拍幾張照片,就是不大家裡,不大的餐桌,三五樣普通的菜色,四爺斜靠在椅背上,馬向北手指頭在虛空裡點著,一看就是談什麼談的很投契,說的時候還帶比劃的。馬向南一手撚著肉乾往嘴裡塞,一邊給兩人添酒。

拍出來了,馬向南選了一張,然後發出去,再配一句:曆儘劫波兄弟在。

這就是大家澄清呢,你們猜測的兄弟之爭,龍爭虎鬥,壓根就不存在。不要因著這個說公司內部不合,再影響公司的股票。犯不上!咱跟錢都沒仇,是吧?

看看!我們三個這不是挺好嗎?認不認的,都不妨礙我們私下的交往。他們結他們的婚,過他們的日子。老馬今年也就五十歲,這個年紀的男人,說老不算太老,不娶這個,未必沒有那個。叫誰給誰守著,那是做夢。他娶誰作為成年的兒子,咱管不著。

繼母是繼母,咱們生活裡基本沒什麼交集。你們住你們的,我們住我們的。而且,結婚後住的又不是我媽當年住的地方,便是要父子小聚,以前的家就很好呀!所以,跟繼母客客氣氣的就完了!

這就是比較理智的交往方式了,就像是四爺和桐桐一樣,人家釋放善意,咱為什麼不接著呢?其一,省的製造麻煩,疲於應對。其二,不看一麵看一麵,看著跟四爺處的還不錯,他們在家不刁難白女士,各自安生,難道不好?

發了這個照片,澄清了甚囂塵上的猜測,一句‘曆儘劫波兄弟在’,就又把話題給轉移了!

稱呼彼此是兄弟,這是承認身份。

而兄弟前麵那個曆經劫波,是什麼意思呢?

隨著案情的進展,案子細節的披露,大家知道了,還真是曆儘劫波呢!

白女士生的這個可以說是從小就經曆了許多磨難,白女士把沒死的金遠洲給告了,說此人虐待過她的兒子,且數次打算遺棄他,之後又差點把這個孩子給害死。看這些經曆,真覺得這孩子還活著,當真是個奇跡。

再然後,才知道馬向南被綁票過,寒冬臘月的被仍在菜窖裡兩三天,才被解救了。

這算不算是曆儘劫波?肯定算呀!

於是,討論案子的人多了,關注私生活的少了。

兩人在明珠市過了個大年初一,初一晚上兩人就坐飛機,回京城。再不回去,何平真惱了。

也是最近這網上一撥一撥的消息,大家知道她是真有事要處理,又剛好趕上過年,這才罷了。要不然,背後肯定也不少人議論呢!

大年初二一大早,林雨桐歸隊。一歸隊何平的哨子就吹響了,“歸隊!一起訓練。”

測速度,測力量,田徑隊那麼多人,她的速度和力量都幾乎跟男隊員持平了。

何平把成績一公布,“看看!看看!都彆有意見。誰能跟吳桐一樣,狀態保持的這麼好,我也給你們自由。看見她玩了,那是你們沒看見她訓練!你們的時間是白天一整天,她白天是要在學校上學的。現在學校放假,但她的運動習慣已經養成了,她在固定的時間堅持鍛煉,那這就是對的!她根據她的情況調整了她的作息時間,適合她就是好的。你們誰能這麼自律,且有後勤保障的,也站出來我看看。”

是的!許是自律這個很多人能做到,但是後勤保障,這卻很難。她母親是營養師,且有途徑拿到特殊供應的肉類,以她家的經濟能力,有專門的醫生給按摩給醫療保障,應該也不難。但這一點,卻不是誰都能有的。

這就沒道理可講了呀!比不過人家,那人家有特權,好像也就理所當然了。

彆人都去訓練了,何平就叫林雨桐去辦公室,老瞿還有一個國外的教練正在辦公室裡坐著呢,大屏幕上是她跑接力賽的那一場比賽,播放速度調整的很慢,應該還插入了什麼軟件,視頻的下方,各種數據在不停的跳動,還有各種的曲線,晃的人眼暈。

林雨桐收回視線,跟著何平坐過去。

老瞿拍了拍老外,“這就是吳桐。”

對方馬上伸手跟林雨桐握在一起,誇她,“你是我見過的最特彆的運動員。”

林雨桐跟他握了一下,“特彆在哪了?”

特彆在……他指了指視頻,“我覺得這不科學,但它的效果卻奇好。我能問問,你是怎麼做到的嗎?”

林雨桐肯定的點頭,跟這家夥麵對麵,問說,“你知道我們的道教嗎?”

道教?

是的!道教。

他點點頭,“知道一點點……這跟你的方法有關係?”

當然,萬法同源嘛。林雨桐又問,“聽過我們的氣功之法嗎?”

知道!用肚子頂著一根木棍,就能移動數噸的東西,你說的是哪個?

“不不不!你知道的隻是皮毛。”林雨桐就跟他上下五千年的侃,“……道教講究修持,修什麼持什麼呢?修性持命。性指精神,命指肉—體。隻一味的錘煉肉—體,達到某種速度強度敏捷度是不夠的,沒有精神做支撐,其實是很難達到人體極限的……”

懂了!就是修煉精神比鍛煉肉—體更重要!

噯!就是這樣的!她一本正經的繼續掰扯:“怎麼修煉精神呢?就是得向道之心,有學道之行。”修道之心好辦,就是真的想修道。那學道呢?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呢?

林雨桐就告訴她,“兩種方式配合,其一,得齋戒。其二,得打坐誦經。這二者配合,事半功倍。當然了,還有第三種方式,那就是雲遊。但這顯然,不適合運動員。所以,就隻能從前兩種方式入手了。”

對方疑惑,問老瞿:“齋戒是什麼訓練方法?打坐誦經又是什麼方法?”

老瞿尬笑了一下,看了何平一眼:把她給我拎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