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俗世浮華(46)二合一(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11498 字 2個月前

俗世浮華(46)

這一千多萬怎麼用?

林雨桐叫了齊林和陸海洋一起商量, “昨晚我查了,國家對種草保持水土有政策的!隻要在荒漠裡種草植樹,以三千畝為一個單位, 每畝給補貼六百!”

六百……是種不出草, 也植不出樹的。

齊林就說, “差額大的很呢!要不是差額那麼大,早有人種了。”

林雨桐點頭,知道不夠呀,“但有這一千多萬呢?以三千畝為一個單位, 每畝六百,國家給一次性補償一百八十萬!那要是三萬畝了, 是不是一千八百萬的補貼。”

陸海洋點頭,“賬是這麼算的。但是你得再有兩千萬往裡麵扔才行呀!”

這話沒錯, 但卻不是非一把拿出兩千萬, 對吧?這是說陸續投資的!而我手裡現在都已經又一千多萬了, 先用著。等再用的時候, 我的的分成就下來了!要是下不了,找馬向南提前預支幾百萬一千萬的, 都是可以的,“……而且,咱們得算賬呀!隻十畝地,這一年投資進去多少?小耕作人工的耗費不小,但是大麵積耕作, 很多東西就是一次性投入, 且好管理!你們查一下就知道了,噴藥直升機,一架四五萬塊錢。大型農耕機器, 一輛幾十萬,這些是一次性投入,以後很多年都不用了呀!這麼算的話,是不是合算多了。也許三五年都未必能回本,但是從長遠看,還是有贏利點的。一畝地隻要掙五百,三萬畝,一年也一千五百萬呢!何況,除了種地之外,咱們還附帶加工的。像是雞肉,隻要形成產業,打造出沙漠走地雞的品牌來,這個產業一年又附帶盈利多少呢?

另外,還有沙漠旅遊……三萬畝是個什麼概念呢,差不多二十平方公裡。二十平方公裡是多大呢?一個鎮子的可耕地麵積一般在三萬畝到二十萬畝之間,麵積大的那得是地廣人稀的地方,一般平原地方,耕地麵積就這麼多。”如果這還沒有概念的話,“三萬畝相當於三分之二個奧門……打造的好了,它不僅僅是植了一片樹,種了一片草了……它能是戈壁裡的一座城。隻要盈利了,每年拿出固定的一部分,打造第二個三萬畝,第三個三萬畝,等這樣的‘城’連城一片了,那得是什麼樣?更重要的是,我們得打造一個模板出來!隻要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利,那就會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個人投資不了百畝,那十個人呢!有人覺得這個掙的不多,可也有年輕人覺得這是一種自由的生活方式。若是每個人經營二十畝地,一年能掙個六到十萬,我想,總有年輕人願意來的!人多力量才大。”

聽起來是有道理的,但是做起來難呀!

兩人坐在邊上,手指摳膝蓋,齊林摳了半晌才道,“那你的意思是……成立個公司?”

對!成立個公司,凡是給了打賞的人,挨個統計,“根據每個人的錢多少,把他們能建起來的那一片單獨命名,另外,這筆錢算是入股。盈利之後,得給人家返利。”

這麼複雜嗎?

陸海洋覺得自己乾不了這個,但是齊林卻明白了這個意思,其實這每一個捐款者,每一個參與,也是客戶資源呀!

試問,屬於他們的樹林草地裡的雞他們吃不吃,產的蛋他們吃不吃?

問題是,這個合同怎麼簽呢?

先成立公司,之後再說合同的事。合同的事,得等四爺回來弄。弄好之後,得給每個打賞的人,私信發個電子版的合同過去,等對方簽署了這就可以了。

而公司成立的事,需要齊林去跑。

行吧!齊林跑這個事去了,等四爺回來的時候沒想到桐桐想到了這麼個法子。

“不行嗎?”林雨桐圍著他大賺,在他洗完澡出來,把自家做的麵霜拿出來不住的給四爺往臉上抹。

臉都被揉的變形了。

這還不算完,又把唇脂拿出來給他在嘴唇上塗起來,“這個就不用了……”

嘴唇乾的都起皮了!

沒事!大男人,有什麼關係?

“影響口感。”她說的一本正經,摁住了四爺肯定動不了了。

淘氣!這麼說她,雖然這玩意挺清爽的,可想想還是覺得彆扭,乾脆直接蹭桐桐嘴唇上,果然就舒服多了。

鬨了好半晌,桐桐才問說,“不行嗎?”

行!你這個操作就形成了一種產銷的閉環鏈,投資人也是客戶,花錢買了產品,回頭又分了得來的利益。可以說,隻要有產出,就不怕賣不出去。

齊林辦事很快,隔了兩天,晚上跑家來了,“辦下來了,農莊那幾間房子就是辦公地點……”

林雨桐一瞧,這家夥給公司的名字取的是——綠林!

齊林攤手,“你都不知道現在注冊這名字有多難取,帶著地名的人家不好好給批了……帶著農業林業這樣的字眼也不好取!我本來想用你的名字的,但想想,你也不是個高調的人。於是就取了個比較符合你氣質的名稱!”

林雨桐順手拿了抱枕扔齊林,符合誰的氣質了?罵誰呢?

齊林就笑,見四爺從書房出來了,就笑問:“金工來評評理,‘綠林’兩個字怎麼樣,是不是很合適?”

取的好!四爺也笑,接過來看了,然後又道,“跟齊林和陸海洋得分乾股的!除了年薪之外,從裡的一麵給一人分兩成……”

不用!真不用!

林雨桐擺手,“用的!以後麵積大了,需要勞心勞力的地方多了!年薪以後還有的漲,年薪是年薪,股份是股份。”

於是四爺一條條的擬定好,林雨桐這才在平台上把獲得打賞了多少錢說了,而後將手機截屏成圖片對外公布,獲得了多少打賞,我沒有隱瞞,這都是可以查證的。

然後,她又將這筆錢怎麼用都做了說明。她在平台上說:我知道,每一個打賞的網友,都是支持我植樹造林。這個打賞叫我猝不及防,本想將錢退回去的,但一想,大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親力親為,但又想做點什麼。那麼,我就將這些錢用在植樹造林上。戈壁灘最不缺的就是石頭,我會將大家的名字刻在石頭上,將石頭埋在屬於各自的地頭上。這也是入股公司的方式,這個投資回報期可能有點長,但每個季節,我們都會將情況彙報給大家,盈利之後,會按照利益分成。回頭會有電子檔的合同,請諸位簽署。本人除了這次的打賞捐贈之外,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打賞捐贈。

然後很多人,真的就收到了電子合同。

楊蔓是美院的大四畢業生,都在實習找工作呢,她已經接連碰壁了。最近實在沒什麼事,就在自家這老舊的小區的牆上畫畫,拍了視頻在平台上,偶爾會被打賞,一個月能掙個飯錢。那天真就是偶然刷到了,然後關注了吳桐,覺得像是她這種個性的人真挺牛的。做運動運做到了頂尖了,本可以撈金無數的,結果人家巔峰退役,讀完書之後去戈壁種草去了。

她其實也向往這種說走就走,好就留,不好就走的性格。隨心而活,這多好的!於是,打賞了十塊錢。

可這十塊錢,竟然還給自己發了電子合同來。她也當好玩一般簽字了。這種的合同,是要填寫真實的身份信息還有籍貫住址的。

填寫後就忘了,就十塊錢的事,誰還記得?現在一碗麵十塊都不行呢,最多就是剛開始把這當稀奇事說給家人和朋友聽了,轉眼就忘了。

誰知道過了五天,有她的快遞。她還心說,沒買快遞呀,怎麼會有自己的東西。

收了東西,打開的時候特彆小心,誰知道打開之後是一個特彆漂亮的玻璃罐子,是密封好打不開的那種,罐子裡放著各種各樣的石頭。

瓶子底下有落款的,以戈壁之石贈與熱愛綠色事業的您。

楊蔓當時就覺得臉紅,就是十塊錢而已!這個瓶子都不止十塊錢吧,還有郵費呢。而且,這個瓶子的樣式很新穎呢,真就是大氣素雅,真放在工藝品店裡,幾百都有人要的!結果呢?自己占人家便宜了。

怎麼辦呢?她想再給吳桐的賬號打賞的,結果人家的打賞功能關閉了!又找綠林的官網,還不知道有沒有。結果,人家真有!一搜就出去了。

這裡也沒有打賞的途徑,但是卻有聯係電話。

她就給打過去了,電話一個勁的占線。等晚上給打過去了,隔著電話都能聽到那邊的風聲,是個聲音帶著沙啞的男聲:您好。

楊蔓就忙道:“我是咱們的股東楊蔓……”

您請講。

“我收到咱們贈送的擺件了……是這樣的,我要畢業了,我想給我們班的同學和老師送點東西,一時想不到該送點什麼。今天收到這個瓶子,我覺得特彆好……我想問問價格,若是能幫我定一批,那就最好了。”

這樣呀!“玻璃瓶是找人設計的,還是這個款式。當地的玻璃廠產的瓶子,其實沒那麼貴!咱們清理戈壁,最多的就是石頭。石頭清理出來,咱們弄了極其過機器,小一些的時候就挑選出來了。小石頭一般顏色都很好看,再過一道清洗和烘乾的過程……怎麼說呢,成本其實沒那麼大……”

楊蔓就覺得,這人很不會做生意,乾嘛這麼實誠。被你這麼一說,看著值一百塊錢的東西,感覺成本隻有五十。

但人家說,“不要五十,二十五就夠了!”

好便宜!超市裡的花瓶都不是這個價位的,“給我訂製七十個行嗎?不用特彆標識什麼……”給你們省一道工序,是不是能多掙那麼幾塊錢呢?

好的!

“那這個錢怎麼給你呢?咱們怎麼交易呢?”

那邊好似很猶豫,“那個……主要是這種收入得透明,還得給國家交稅呢。”

我的天呀!怎麼會有這麼老實的人?她還給人家出主意,“要不,你在某寶上開個店鋪,掛上鏈接,我直接下單?如此交稅就透明了。”

行!我聽你的,弄好了,我通知您一聲。

好的!

掛了電話,楊蔓覺得真是太操心了,不會做生意的人真是要急死人了。

而那邊掛了電話的齊林對著登記的本子也咋舌,隻這兩天登記了多少呢?十八萬九千六百七十四瓶。

報價二十五……這其實真的事有賺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