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盛唐風華(18)一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6568 字 2個月前

盛唐風華(18)

給了四爺一個什麼官兒呢?

叫四爺去少府做少府監。

少府是乾啥的?就是掌管百工技巧的衙門。衙門的級彆還不低, 是三品的衙門。少府監是從三品的大員。唐朝的官位升起來那是相當的困難,而今呢?直接給摁在四爺頭上了。一出仕就位列三品,恩寵大不大吧?

可要說李治是抬舉駙馬吧, 也不是!

線裝書的好處都瞧得見,反正不管大家願意不願意, 這官兒都給四爺了。

可四爺:不想當大唐的官。

桐桐還以為四爺嫌棄麻煩,四爺意外的看了她一眼, 也不知道一天天的書都看到哪裡去了!這大唐的官跟後來明清的官,做起來差彆不是一般的大。

這個……怎麼說呢?

算了!這其中的差彆多到自己打了退堂鼓, 可她是一點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吧。

成!以後慢慢體會吧。

這蛋疼的表情看的桐桐發愣:這是辦錯事了?

四爺回她一個眼神:以後慢慢細說。

也行!但是我還有事叫你幫著辦呢。她急匆匆的追出來,拉了四爺低聲道:“太子妃指了楊思儉家……”

知道!弘農楊氏出身。

林雨桐:“…………”楊思儉沒啥實績, 她還真不知道他出身弘農楊氏。

四爺一看, 得!她那史書讀的, 不能抱太大的希望。她的關注點不在這個地方,而是在:“你說怕賀蘭敏之壞事?”

對!

四爺歎氣,“那位楊老夫人也出身弘農楊氏。”

林雨桐:“………………”所以呢?

四爺就說,“宮外沒人知道皇後之母被皇後所厭棄, 楊思儉應該也不知道。”

林雨桐‘哦’了一聲,若是如此的話?楊思儉家的女兒要入宮, 要成為太子妃。那麼皇後的母親,一樣出身弘農楊氏的那位楊老夫人,楊思儉家會不去拜訪嗎?

非要拉扯的話, 這是親眷呀!

親眷……出入府門, 是常事。楊思儉的女兒跟武敏之是有許多交集的。史書上隻有那麼一筆, 可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在哪裡發生的?如何發生的,一蓋沒有。

防備嗎?怎麼防備?你能防著人家正常的交往嗎?出外你能暗地裡護衛, 那這去武家呢?在楊思儉家呢?能看護嗎?

想要救那姑娘,有倆辦法:第一,告訴楊思儉不用費心跟楊老夫人搞好關係,因為武後惱了她親生母親。第二,弄的賀蘭敏之不能人道。

這兩種方法,第一種李弘都不會答應。家醜不外揚,他就是對武後有意見,也不會把武後‘不孝’的事叫外臣知道。第二種………………唉!

再說吧!

四爺真得去忙了,在成婚以前,暫時不用去報道,籌備婚事嘛!

婚事的麻煩程度,也叫林雨桐是真大開眼界。婚前的所有的日子,好似都在忙什麼。李績肯定是趕不上了,謝恩之後,就要出征了。

四爺從孫道長要了各色的藥丸子,李績本身又精通醫術,反正是打了勝仗活著回來了。等回來之後再叫桐桐給瞧吧。

把人一送走,李家二房的幾個堂叔父就回來了,幫忙操持婚事呀!

自漢代就傳下來的禮儀,傳到民國還有很多人在用。

雖是賜婚,但這還得有媒人呀!媒人去納彩還是得需要大雁的,李敬業帶著人去弄大雁去了,挑了最好的。這個在李敬業看來還不算是麻煩。

最麻煩的是這個你謙我辭的,比如說,請朝廷的宰相崔相公做媒,崔相公去宮裡,跟聖人說:皇家有惠,賜妻李某,李某尊先人之禮,特遣崔某納彩。

意思是,皇家有個好姑娘,願意給李家郎君做妻子。這個李家郎君就遵從先人之禮,特地叫我來納彩來了。

女方一答應,男方的父親還得謙虛,說:我家這小子又蠢笨又愚鈍,又不能教養的好好成才,但既然您都答應把女兒嫁來了,我家受寵若驚,怎敢不應?

納吉的時候,女方一換貼,得請期了嘛,這男方的父親又得叫媒人去說,說什麼呢?說我家這兒子呀,配您的閨女那真是高攀了。我心裡特彆惶恐,覺得我家這愚鈍的兒子不堪配您的閨女,隨後又道:既有吉,我兼在,不敢辭。

是說既然有吉日,您給定下來了,那我怎麼敢推辭呢?

而女方呢,一般都很謙虛。但皇家例外!你們誇我家有好姑娘,對啊!我家的公主就是很好呀!誇我家家風好?是啊!我家的家風一直都很好。

李敬業這種脾氣的人,帶著下麵的弟弟,每次媒人一來,就迎出去,站成一排排,態度卑謙到了活了大半輩子都沒有過的卑謙。而後還得忍受皇家沒完沒了的自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