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盛唐風華(30)二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7108 字 2個月前

盛唐風華(30)

折子送上去了, 便沒有以後!

武後對此的態度是不提、不說、不批複。但事情該怎麼做還怎麼做,吏部再上官員任免的折子,武後該駁還是駁了。

這就不地道了呀!過分了嘛!

這些大臣一商量, 怎麼辦?折子過了一道手, 直接遞給東宮了。

李弘拿著折子,把折子上的每個人的履曆都調出來了,甚至把每個人的考評都看了,沒有大的問題。但他還是給了建議,將幾個官員做了微調, 有些人在距離老家不遠的地方任職,這個不行。有些人其上司是拐著彎的姻親, 這個也不可以。

他把折子打回去,叫吏部重新上折子來。

這個是合理的, 太子說不可以,那咱就做調整。

調整過的折子再進上去, 李弘看了好幾遍,又叫了東宮屬官一一核對了, 覺得沒有問題,然後蓋上了東宮的印章給送到禦前了。

李治的麵前, 擺著兩人折子。

一份是吏部通過東宮轉呈來的折子, 一份是皇後送來的, 折子上所有人員的出身履曆。

太子說,這些官員的提拔是符合程序的。

皇後說,這麼任用官員, 長此以往必成禍患。

都沒錯!

可皇後提的事不是馬上能辦到的!事有輕重緩解,你不能以此為借口,不叫地方上有父母官吧!

說到底, 皇後想要一半的官員任命權,趁機在朝中重新發展勢力。

李治看了一晚上,枯坐了一晚上,這兩份折子都沒批複。晨鐘一響,李治打發劉仁:“宣太醫!”

聖人?哪裡不好了?

李治看著還黑的黎明,長長的歎了一聲:“病的有些重了……得歇歇……”

宮裡都說病的有點重了,那林雨桐能不去侍疾嗎?

榻上的李治睡的昏昏沉沉的,武後守著,李弘李賢和李顯都守著呢。外麵還守著不少大臣,林雨桐也沒看是誰,穿過去直接走了進去。

“怎的突然又重了?”林雨桐過去見了禮,就先去看拉李治的手腕。一搭在手腕上,林雨桐就看太醫院的院正。

對方跟林雨桐的視線一對上就低了頭。

李弘急忙問:“如何?凶險嗎?”

“不能勞累。”林雨桐隻能這麼說,“確實得好好歇著,若不然真的有損龍體了。”

李賢歎氣:“跟太醫說的一樣。”

院正很忙很忙的去配藥去了,剩下的就是武後跟林雨桐和三個皇子了。

武後眉頭都沒動一下,隻說高延福:“宣劉仁軌、戴誌德。”

是!

大唐不設宰相之位,但卻有數位相公分割宰相之權。而今新被李治提拔起來的就有劉仁軌和戴誌德。

這一人隨即進來,武後就道,“隻守著聖人也無濟於事,朝政不可荒廢……”

兩人都沒動,隻看向站在李治身邊的太子。

武後才要說話,結果李治醒了,先是輕咳一聲,緊跟著就睜開眼。李顯趕緊過去,眼圈都紅了,扶起了李治,“父皇,好點了嗎?”

李治伸出手來,林雨桐把手遞過去叫他扶著,他起身看了一圈,而後歎氣!沉默了半晌才道,“擬旨吧!朕身體違和,需要休養……太子已然成年,即將大婚……在朕休養期間,太子監國吧!”

李弘愕然,這可跟出巡時監國不一樣,說監國,那真就是監國!他緩緩的跪在李治跟前,“父皇,兒子……”

李治放開林雨桐的手一把攥住太子的手腕,“我兒……監國,朕放心。”

武後垂下眼瞼,一言不發。那邊早有人擬旨去了,這旨意一出口便成,誰也不能駁斥。

林雨桐心裡歎氣,李治得病真不到那個份上。他這麼選擇隻有兩個原因:其一,推出太子,製衡武後。他這個做皇帝的退了,叫太子監國。武後作為太子的母親,你若肯退一步,眼前的危機就解了,不用再衝突升級了。可你若不肯退這一步,那李治就得想彆的法子了。他還在呢,武後都不放手權利給太子,那將來呢?那時,李治會不惜一切代價,‘廢了’武後的!這個‘廢’不是收了皇後之位,而是徹底的絕了她乾政的路。

這是棋局一擺出來,武後沒有不退讓的道理。

李治在這一局棋裡,是穩贏的。

其一,李治是真心想鍛煉太子。他的身體是真的不好,而太子也真的要大婚了,是真的可以著手培養了。所以,他順勢這麼一退,這個目的也輕鬆達到了。

其三呢,也叫武後知道他的底線在哪!

於是,這個旨意昭告天下:太子監國!

太子監國了,李治就說李弘,“去吧!國事繁忙,不要在這裡耽擱了。若有不好處理的,隻管拿來問便是了。謹慎是對的,但也不要怕出錯就束手束腳。”

李弘行大禮,:“是!父皇,兒子記住了。”

看著李弘大踏步的離去,李治才說李賢和李顯,“去吧!不要貪玩,好好念書。等你大哥大婚了,也該叫你們母後給你們選妃了。”

李顯還要說話,李賢拉了他一把,躬身道,“兒臣告退!”

李顯:“…………那……兒臣也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