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盛唐風華(73)二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9846 字 2個月前

盛唐風華(73)

風雨交加, 天後身邊的高延福公公卻送來一份請罪折子。

是護國公主的!

刑部哪裡敢留?趕緊往上走,就給送到門下省了。把諸位相公都請來吧,看看這個事該怎麼辦。

公主在朝堂上斬殺禦史, 翻看史書看看,曆朝曆代有沒?

彆說本朝了, 史書上又有嗎?當真是破天荒第一次。

單論罪過,真就是貶為庶人都不為過。

可罪過不能單論的, 這得有前情需要考量的。周禦史構陷在先, 構陷的偏又是杞王, 這是人家的兄長……哪怕知道她在維護天後,可你還得去體諒這位公主的不容易。

她這其實是做了兩麵不是人的事了!親生母親未必能體諒她的苦心, 而朝臣中未必沒有人覺得,這是公主知道這事做的粗糙了, 替皇後收拾爛攤子來了!最後來了一招殺人滅口,把這事徹底給了結了。

針對這位公主,少得了這樣的非議嗎?少不了的。

以這位公主的聰敏,不知道這麼做會將她陷入尷尬的兩難之地嗎?知道!但她還是做了, 所謂何來?

不外乎兩個字——官風!

張文瓘就說,“我建議,咱們聯名上一份折子求情。公主是觸犯律法了, 但其情可憫, 其情可諒。”

是!應當的。

折子寫好,署上名字,出來要進宮求見聖人的時候,天放晴了。

彩虹掛在天空,暑熱退下了,清風徐徐, 送來泥土特有的芳香。

戴誌德抬頭看看天,“天青氣自清!好啊!好啊!”

劉仁軌難得的沒有懟戴誌德,也抬頭看了看天,率先大踏步的朝宮裡去了。

李治跟太子才聽一小太監學完那母女的對話,大殿裡很安靜。李賢被這樣的皇姐衝擊的有點反應不過來。而且,說的話是不是忒犯忌諱了。

李治便笑了,“餓了……就擺膳吧!”

是!擺膳。

在飯桌上,李治才說太子,“你皇兄是眼裡不容瑕疵,而你呢?是處事太直。之前,朕就跟你皇兄說過,叫他學學你皇姐身上的不吹毛求疵。隻要不觸犯底線,多些包容。而今,朕也要勸你,多學學你皇姐身上的辦事手段。她會低頭,會認錯,會服軟,她硬起來能在朝堂上殺人以震懾,她軟起來,水是什麼,她是什麼。這個手段沒有男女性彆之分!賢兒呀,說起像,性情上,其實你不像朕,你像你母後多些。你母後是一步一險走到如今的,你呢?你走的太順了!你得從你皇姐身上學剛柔並濟,也得從你母後身上學手段,學狠辣,學猜疑,學下手不留餘地!”

父皇!李賢嚇的蹭的一下站起來了。

李治抬手往下壓了壓,“正,這是好的!但正的得是心。手段嘛,是工具。隻要有底線的手段,就能接受!為君者,不能太君子。但為君者,也絕不能隻是個小人。為君者,麵上永遠得是君子,可背後哪怕留一半是小人,你也得留!這話,你得記住!”

是!

“那就用飯吧!”

“用飯吧!”武後舉起了筷子,這才說了這麼一句。

桐桐趕緊過去吃飯了,還把一道燒茄子夾了最焦黃的給武後放在碟子裡,“阿娘吃。”

這個季節裡武後最愛吃的就是這道燒茄子。不過,而今把茄子叫做昆侖瓜。

桐桐就道,“今年我想法子在府裡弄個暖坑,專給阿娘種昆侖瓜。”

巧言令色!

桐桐看著武後夾起來把茄子吃了,這才趕緊端起碗來扒拉飯,菜都沒夾幾筷子。武後把桌上的一碟涼拌雞絲推過去,桐桐嘿嘿一笑,趕緊夾了,吃的一臉滿足。

吃完飯了,都放下筷子。

武後起身,“出宮去吧,孩子還在府裡呢。”

林雨桐起身,看著武後的背影叫了一聲,“阿娘。”

嗯!

“阿娘,你彆怕!”林雨桐收了臉上的笑,一臉的肅容,“有我呢,誰敢放肆,誰敢傷害阿娘,我就去殺了誰!”

不要你的底線了?

“阿娘也是我的底線,誰敢害阿娘,誰敢傷阿娘,誰敢算計阿娘,我就把他們都給剁了。”她說著,就朝後退了幾步,行禮,“兒跟阿娘承諾,兒在一日,守護阿娘一日。”

“守護?”武後笑了,轉過身來,真沒有惱色,“沒人守著我,我也走到如今了。沒人護著我,我也一路走過來了。你有你的堅持,我有我的準則。你的性情上到底是有像我的地方的!我想做的事,我能不計代價。而你想做的事,你也可以不考慮後果。”

林雨桐看著她,沒言語。

武後第一次坦誠的說,“桐兒,阿娘知道你想護著阿娘的心意是真的!可是,我一路走來經曆的告訴我,誰手裡攥著的,都不如自己手裡攥著的。你對阿娘是真的,阿娘知道,你沒摻和一點假!可真要是出事了,你若是被什麼絆住呢?你若是有彆的不得已呢?你不能完全保證沒有這種萬一,對吧?與其指望彆人,就不如指望自己。什麼能護住自己,那就攥著什麼彆撒手。這是我半生的血淚總結來的經驗。這又錯了嗎?”

沒錯!林雨桐不能否定這個話,她確實有她的道理。她就說:“阿娘憑本事贏來什麼,女兒都覺得是應該的!但不管輸贏,女兒都支持。若是贏了,兒為您鼓掌;若是輸了,兒護你一世周全。”

護我?

武後驚訝了一下,“你是這麼想的?”

“你是我阿娘呀!”林雨桐燦然一笑,再行一禮,告退了。

裡麵的武後愣住了,林雨桐出去之後麵色不變,可也知道,有些事能變,有些事變不了。但這有什麼關係呢?武後就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女人,她現在想的是,這樣的手段反彈這麼大,還是得想彆的法子。她是在蛻變,不停的蛻變!

蛻變,也挺好的!比曆史上好一點也好,少一些罵名,天下少枉死些人也是好的!

這麼思量著,就到了李治這裡。她沒進大殿,也沒叫人通報,隻在外麵行了禮,隻說回府等著領罪。

才一轉身,李賢追出來,“皇姐留步!”

林雨桐停下來,笑了笑,“父皇還好嗎?”

好!

兩人沉默著朝前走了好一會子,林雨桐才說,“這件事到此為止吧!不能再查了。你也不要再追究這件事了,沒有造成什麼後果,事——就到此為止吧!母後知道此法不行,便不會再用了。在這事上,你也彆去苛責母後。她的一些手段,是跟太|宗學的,可當時太|宗已是晚年。後來,又跟著父皇學了一些。可父皇是在登基之初,不是趨於成熟的執政風格。”等逐漸成熟了,夫妻卻回不到從前了。她在一邊學一邊用一邊吃虧一邊往前衝的過程中,一步步的走到今天的,“便是現在,她也隻是在跟父皇的交鋒中,在跟朝臣一次次的碰撞中去學的!而如今,父皇的考量多,母後看到的……未必是全部。但是,母後有常人沒有的毅力和韌勁……再加上她的經曆……”

李賢點頭,“孤知道,母後手裡無權會不安心的。孤懂了皇姐的意思,不要因為權利的爭奪,跟母後起更大的嫌隙。越是逼迫的緊了,母後越緊張,越是攥著不放。皇姐放心,孤不急。隻是公事上難免跟母後起衝突……”

“那是正常的。母後不會因為一件事各有各的看法,而怎麼著的?皇兄早前,跟母後也是如此。皇兄不收權,但往往因為一件事跟母後就鬨起來了。事實上,母後在政務的見解上,是比皇兄更成熟。”

李賢歎氣,“孤知道,不是孤做太子以來做的比皇兄更好!而是這些大臣想拿孤做棋子,擁護孤,就是為了用孤去製衡母後。可朝臣不容,母後更該做事不叫人抓住把柄才是。這次的事確實是……”他說到這裡猶豫了一瞬,但還是抬起頭,看著林雨桐的眼睛:“皇姐,若是這次母後給杞王治罪了,父皇便會支持我製衡甚至逼退母後。”

知道!你們母子交惡的根源應該在這裡。

如今這個根子去了,之後還會怎麼碰撞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