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盛唐風華(91)一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6396 字 2個月前

盛唐風華(91)

李治的這個安排, 林雨桐什麼也沒說。事實上,是什麼也沒法說!我能說武後的打算嗎?不能呀!沒人信的,對吧?李治都不會信的, 數千年就出了這麼一個, 叫他給撞上了, 上哪說理去呢?

她過去, 就說,“阿耶, 我給您摁摁吧。”

好!

李治躺著去了,這按摩的手法太好了,渾身的筋骨都活絡了一般。

得有半個時辰, 林雨桐收了手,起身對著李治行了大禮,“阿耶, 此去一路保重。”

李治微微笑著, 朝桐桐擺擺手,“去吧!忙去吧。”

林雨桐抬起頭來,深深的看了對方一眼, 這才再叩首, 而後起身,慢慢的退了下去。

可從宮裡一出來, 就被兵部派人給攔住了, “殿下,您得隨臣去一趟兵部。”

是關於長安留哪一部分駐守的問題吧?這還真是個正事。

她直接去了兵部, 等在兵部的是劉仁軌。本來管轄兵部的是裴行儉,可裴行儉去的太突然了,在這個非常時期, 武後叫劉仁軌暫理兵部,是合適的。

劉仁軌老成持重,而今也已經年近八十的年紀了。

這麼大熱的天,老人家等在外麵。林雨桐急走幾步過去,“您在裡麵等著便罷了,瞧這天兒,再給您熱出個好歹來。”

劉仁軌哪裡管的了自己,不等進大堂,他就急忙先說:“殿下,撤軍出長安,隨著聖駕一起離開,臣能理解。但天後下旨,撤出去的大部分軍隊不跟聖駕同路。”說著,就叫人拿了剛下來的旨意遞過去,“殿下,若是不跟著聖駕,聖駕的安全怎麼保障?您要知道,這越是大災大難,流寇土匪越多,從長安到洛陽,什麼變故都可能有。這就更需要沿途做好戍衛,哪些做前鋒清掃障礙,哪些隨駕保護,哪些斷後以保不受其擾,這才是該安排了。兵部以最快的速度做了調整,可是折子遞上去,就給了這個回複。不是老臣要忙裡添亂找事,要駁了天後。實在是這個事,沒有這麼辦的!接近兩萬的一行人,天後竟是想不帶軍隊同行,豈不荒謬?”

是!不怪劉仁軌急了,這事誰聽了都不能理解。

但武後不帶軍隊就有不帶的道理!你想不通,那是你不知道她要乾什麼。武後很清楚李治的情況,此去洛陽,不等李治咽氣,她就沒打算回來。洛陽那地方,真想乾點什麼,軍隊跟著,行嗎?京畿所駐紮的軍隊,可沒有聽從她調遣的!這忠於的是李治,甚至是李顯,但絕對不可能是武後!

所以,帶著這樣的軍隊去洛陽,她想乾嘛也乾不成。

因此,這去洛陽還帶著一個目的,順勢甩開掣肘她的軍隊。

劉仁軌反對她這個安排,希望桐桐從中斡旋。可桐桐知道,武後一定有特彆光明正大的理由在等著人去質問呢,可這不去行嗎?

她就說,“那要不,您老同我一起進宮,麵見天後。”

那就再好沒有了。

林雨桐進去什麼也沒說,就單純是表示我來了。擔心聖駕的安全,是我的本分,僅此而已。

劉仁軌把擔心說了,武後就問劉仁軌,“那你覺得,若是沿途帶著那麼些軍隊,這軍隊的給養怎麼辦?沿途州縣的負擔是否過重了?而今,拆分成幾路,各條路沿途的州縣分擔壓力,這是眼前最好的解決辦法。”

是!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聖人的安全大於天呀!

武後就又說,“聖人憐惜百姓子民,此乃聖人仁德!本宮也不信會有大膽妄為之徒,會朝聖人下手!聖人乃秉承天意的仁君,以德而治天下。天子行在自己的疆域之中,穿行在自己的子民中間,何懼之有?”

說完,不等劉仁軌再說彆的,直接問了劉仁軌一句:“或者,是你覺得聖人的德行不足以叫天下歸服?”

劉仁軌:“…………”這就是不講道理了嘛!

他看公主:您說!您說眼下這個事怎麼辦?!

林雨桐心裡歎氣,武後擺出來的沿途負擔太重這個理由,是成立的!暗地裡想謀算什麼另說,但明麵上的道理是能拿到桌麵上的。若是負擔重,當地官員把地方盤剝的太重,沒事也得出事了。

她隻能表態說:“劉公所慮,得考量。您和父皇的安危,始終得放在首位!”

武後忙道:“劉公之心,本宮知曉。但比起內裡的癬癤之患,本宮更擔心邊患!一旦咱們遭遇大災,邊患就起!兵部的主要精力該在邊患之上。至於沿途,本宮已經安排妥當。聖人的安危在本宮心裡更重,又豈會大意?”

這話回的有理有據,態度還良好,劉仁軌都沒法再繼續往下問了。

難道要問天後說:那您到底是怎麼安排的,說說!說出來臣等看看妥當不妥當?

這話不能問呀!天後說安全,那一定是安全的。問的多了,還以為要窺伺呢!便是皇宮的安保,你打聽一句試試?

這屬於做臣子的不能再深問的話題了。

便是林雨桐也不能再問了,這是一條紅線,武後用這條紅線把大臣的質疑給擋回去了。

可武後真有萬全的安全保障,能確保安安全全的到達洛陽嗎?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