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流金歲月(56)一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8087 字 2個月前

流金歲月(56)

聚了聚確實是該回去了, 關鍵是育材在家呆不長,他還有許多犧牲的戰友,那些人的家人, 他得去看看。

臨走的時候, 林雨桐從包裡掏出支票本,取了筆在支票本上劃拉了一下數字,而後交給育材。

“這是……”育材還沒見過支票,這是第一次, 再一看數字, “這麼多……”

林雨桐把支票本裝起來, 抬手撣了撣育材肩膀上蹭的灰,這必是猴著哪個孩子的時候孩子鞋上的土蹭上去的, “而今, 多數人家的日子都不好過。這些錢你看著補貼一些。彆管是老人看病,還是孩子上學,我和你姐夫能幫的就這麼些了。以後呀, 你的路很長, 不要在經濟上犯錯誤。我和你姐夫彆的沒有,經濟上是寬裕的,且會越來越寬裕。所以,用錢的時候隻管言語。家裡的錢隻管大方的用, 無人敢指摘的。”

可幫助戰友, 不能用你和我姐夫的錢呀。

四爺把育材愣是要遞回來的存折給推回去了, “留著,不隻是給你的,也是想為那些犧牲的烈士做點什麼。現在經濟能力有限,但以後慢慢好起來了, 我們專門拿出一部分固定的利潤來,幫扶烈士遺孤。”

育材沉默了半晌,但到底是接了。

那邊育蓮攆著孩子們上車,金明明喊金鐧,“水壺給你帶了……要不要撒尿呀,要撒尿快點去尿呀!城裡不能隨便停在路邊撒尿的……”

金鐧不確定的扭了扭,“不尿?”

高城哈哈笑的拿了個飲料瓶子來塞車上,“你才多大的人,能尿多少?這個放車上,半路上想尿了,就尿瓶子裡。”

那邊育蓉還拉著桐桐低聲叮囑:“……真的,之前說的工作的事,你真得抓緊……”

知道了!說過的我都記得。

絮絮叨叨的,一會子拿這個一會子拿那個,耗費了半個多小時,才真的擺手,驅車從小區裡離開。

路過雙泉家的時候也沒停留,隻取了雙泉給老家捎帶的東西。隻是孩子嚷著想回村去住一段時間,雙泉的婆婆攔著沒讓,“……老師假期給教英語,上了一半的英語課,不能半途而廢吧!少年宮還有學著遊泳……等課上完了,回村裡住幾天都成。”

鄭博洋耗著,“小舅,我想回去。”

上課總也沒錯!這不能說人家老人錯了。

四爺從身上掏出一百來給孩子,“買喜歡的東西,或是攢著都行,回頭上完課了再回去。”

彆管大人和小人兒,見了錢就沒有不親的。

在一定程度上,叫人覺得肯給錢就是疼愛。

孩子還抽噎著呢,但沒再嚎。雙泉的婆婆臉上帶著無奈的笑,熱情的很,“這小子就是想逃課!等寒假吧,寒假不給報學習班了,叫回去過年!在舅家過年的孩子長的高!”

桐桐哄孩子,“寒假一考完試你就回來,要是你爸你媽不送你回來,叫你小舅來接你,好不好?”

好。

路上了,桐桐也不免失笑。給孩子錢這個事,四爺幾乎是不做的。表達喜愛的方式很多時候都是願意教孩子,願意給孩子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但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了,那處置的方式就該不同。

要是四爺沒有原身那些經曆,沒有混子的黑曆史,教育孩子就是合適的。可有了那個經曆了,怎麼辦呢?表達寵愛的方式隻能是錢。

這一百塊錢,哄的不是孩子,是雙泉的婆婆。

就像是雙泉說她婆婆:“不管跟誰說起來,都說不嚴厲的管孩子不行,這孩子的外家經濟條件好,就這一個外甥,把娃慣的不像個樣子。”

嘴上是抱怨,可其實呢?就是炫耀。炫耀孩子背後有經濟後盾,炫耀外家疼愛孩子。

這種方式比說教人家孩子更叫人家高興。關鍵是,當著大人的麵給孩子錢,不怕孩子亂花。孩子的爺爺奶奶是教師,對孩子的教育看的格外的重。不怕孩子拿著錢學壞了。

但是,這件事就叫金明明覺得:“爸,我也要學遊泳。寒假我住姥姥家,在這邊學遊泳吧。”

“少年宮的泳池很小,而且設施條件不是多好的。”林雨桐不想叫孩子去那裡學。

金明明就覺得,“那要不,假期的時候我們住酒店,省城最好的酒店帶遊泳池,條件還挺好的。”

你怎麼知道酒店帶泳池?

“去年寒假,跟我姥姥去酒店參加一個婚禮,才發現的。住一天酒店也沒多少錢……”

雷子心裡咋舌,這沒多少錢是多少錢呢?住一晚上自己半月工資沒有了。就這還不是好的房間的價格。這要再帶上遊泳,估計一天能乾掉自己一個月的工資。

這就已經很過分了,結果就聽自家這位連襟說,“那多不方便呀!回去爸給你修個泳池,室內的,不管冬夏,你想什麼時候遊都行。”

我跟誰學呀?

“我跟你媽都會遊!”

育蓮看桐桐,“你什麼時候學的?”

“掉下水渠差點沒淹死,後來就學了。晚上去水庫,半夜更又沒人!”桐桐麵無異色的指了指四爺,“他會,我跟他學的。”

你倆可真膽大!話題就岔開了,嚇唬孩子,說是不許去水庫,水庫淹死過多少人等等,把孩子唬的一愣一愣的。

四爺說修是真想修的,且真能修。

為啥能修呢?

因為鎮上開始朝外賣地了!原因呢,是廠子對麵馬路沿子上,開了好多的買賣。有搭棚子的,有挑著擔子的,有推著車子的,廠子能養起好多的小飯館了。有像是秀娟那樣的發廊,也有正兒八經的理發館。老杜的小賣部占地,其實也是一塊路牙子,不知道跟村上個怎麼說的,蓋了兩間廈房,人家就乾起了營生。

自發的,這就形成了一片市場。

鎮上這兩年日子都不好過,老師的工資發不下來,好些吃財政飯的都不咋能領上工資了。那鎮上就得想辦法變現,日子總是得過的吧。

至於說鎮上弄個小市場,叫大家交租金這個,怎麼說呢?這點錢不解決問題呀!不如把有些地賣了,換一筆錢來,至於以後,那再說以後的事吧。

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四爺說不買就可以的。現在能買起那個地的人不多,鎮上怕是聯係過四爺,希望四爺能吃進去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