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天地情懷(12)二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5830 字 2個月前

天地情懷(12)

正德殿外, 緩緩的走來數位身穿孝服之人。

近了近了又近了,一腳邁進大殿了。

大殿裡頓時一靜,打頭走來的這個女人太美了!端莊裡不乏妖媚, 那容貌,說一句豔若桃李也不為過。三十許歲的婦人,渾身都透著成熟的風韻。她在服孝,一身白衣,身上一根首飾也無,卻襯的一張臉更加的瑩白剔透。這般的玉人,五官那般的分明, 身段那般的妖嬈,盈盈一拜, 開口就道:“亡國之後拜見大陳君上——”

聲音清澈如七月山中的泉水,淙淙流過, 隻覺得沁人心脾。

桐桐眼睛一眯,嘴角挑出幾分輕蔑的笑意來。請問,一個亡國之後, 長途跋涉從南到北, 到了禦前, 怎麼還能這般的精致?怎麼做到的?沒人在背後打主意,可能嗎?

我家有個美人爹,我知道一個美人要保持總是美的,要付出什麼樣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天生麗質?再天生麗質, 三月不洗澡, 美的起來嗎?

現在還是正月,京城的冬天冷冽的很。這位宋皇後是在冬天趕路的!彆說擱在交通各種不方便的現在,就是擱在交通便利的後世, 出去出差或是旅遊,有那麼方便嗎?

她知道這一點,隻要不是被美色迷住的人都能想到這一點。桐桐就先看皇後,卻看見文昭帝的手搭在皇後的手上,輕輕的拍了拍。

是!皇後的容色最多隻能算是中上。彆說跟宋皇後比了,便是兩位貴妃,其容貌都在皇後之上。

可皇後用的著比容貌嗎?隻要君王不是昏君,皇後向來不是以容貌坐後位的。

宋受勳站出來,嗬斥道:“禮樂崩壞,國之所以亡矣!宋氏,你在藐視太後,藐視皇後嗎?”

宋氏抬起頭來,“後妃見君王,自當以拜!我夫君雖為亡國之君,但亦是國君,我亦為後!帝王乃是天子,自有禮樂以來,無有不尊前朝皇室的例子。二王三恪,這是自堯舜禹時便有的古製。新王朝建立,須得冊封前朝皇室為王侯,待之以上賓。”

二王三恪,確實有這麼一個製度。但堯舜禹的時候是禪讓製,新王與舊王之間,是沒有仇恨的。比如舜繼位,就得優待堯的兒子。到了禹繼位,不僅得優待舜的兒子,還得優待堯的兒子。

因著堯舜禹隻禪讓了三代,所以,這個二王的意思就是,要追封新王朝的兩個王朝的皇室。

三恪,恪是尊重、禮遇的意思。是給後世定下的規矩,就是說新朝建立,至少得冊封之前的三個王朝。

當然了,也是因為這個規矩,哪怕王朝更迭,國家不散的一個原因也在於,都承認王權來自於前朝。

這個理擺在這裡是對的!誰也不敢反駁這個話。但是自堯舜禹之後,王朝的建立,那都是建立在一方滅了另一方的前提之下的。對活人那是絕不容情,對死人可以很大方的冊封。

這個宋皇後是蠢嗎?

也不是!為什麼呢?因為她把堯舜禹搬出來了,堯舜禹是禪讓,是合理的即位,是明君。那同理,金家繼承了陳家的江山,不合理嗎?難道不是太|祖聖明,效仿堯舜禪讓了皇位?難道不是武昭帝和文昭帝賢明,才能繼承皇位?

她很聰明的給了皇上一個理由,在她看來,這就是一個雙贏的局。她自己得到優待,而皇帝正可以此為借口,確立正統地位。

可這就有個弊端,將來皇上傳位是傳親兒子呢?還是禪讓給其他人呀?

文昭帝從沒覺得他不是正統,他要是願意接受這套說辭才見了鬼了。

可誰知道文昭帝還沒說話呢,太後卻開口了:“很是!很是!堯舜禹是明君,明君定下的規矩怎麼能不守呢?”

林雨桐:“………………”這是侄女像姑姑吧!長公主那個性子總算是有了出處了。

這是一國太後,說出這樣的話來怎麼辦呀?皇上駁斥了,豈不是說皇上不孝?

滿朝的人都朝太後看去,太後一臉的迷茫,“哀家說的不對?”說完不由的朝一個方向看去。

林雨桐順著太後的視線找過去,那裡站著一片大臣,並不能確定她看的是誰。她把每張臉都記住,然後收回視線。

皇後輕笑一聲,“母後說的是,二王三恪怎麼能不遵守呢?合該禮遇南唐皇室。”說著就看聖上,“您說呢?”

文昭帝輕笑一聲,“這話很是!一代帝王,殉國而亡,朕準其厚葬。著禮部擬定諡號!其子李南臣為安樂侯,其女李南師,冊封為謹諭郡主。其後妃諸人,準其為南唐末代國君守喪。宋皇後與其夫感情甚篤,朕體察其意,準其做居士為其夫祈福……欽此!”

宋皇後愕然的抬起頭來,誰知道文昭帝直接起身,攜了皇後的手率先離開了,誰都沒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