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天地情懷(92)一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7389 字 2個月前

天地情懷(92)

東宮還在修整, 東宮的屬官還不曾配備齊全,甚至於太子的冊封大典還沒有舉辦。但是太子已經上崗了。

禦書房的配殿,是留給東宮暫時辦差的地方。

天太冷了, 東宮的修整需要時日,而今寒冬臘月的也無法動工。

既然沒有東宮, 那給了屬官, 叫屬官去哪裡辦公呢?

考慮到這一點, 那冊封大典就不得不朝後挪。

但既然有了太子,那太子就得出現在大臣麵前, 得開始辦公了。

可距離皇上這麼近的, 誰去太子那裡做什麼?還不夠打眼的呢。

一個上午,配殿裡都冷冷清清的,並無奏報。

文昭帝得空了問呂城:“內閣未曾遞折子過去?”

沒有。

文昭帝就皺眉, 但還是沒言語, 回頭看他的折子去了。

呂城低聲問說,“要奴婢去提點幾句?”

不用!路得他自己走。

四爺看了一上午的書, 被晾一上午。

大殿裡伺候的人大氣都不敢喘,不知道多少人等著看殿下的笑話呢。

四爺心裡歎了一聲,世上的事就是如此, 總是敬酒不吃要吃罰酒的。

他點了點桌上的匣子,看石堅:“你去內閣, 將這個匣子交給內閣。隻說, 內閣總攬賑災事務, 知道朝廷之難, 此乃拋磚引玉之策,請諸位大人斟酌。”

石堅看了那匣子一眼,他雙手捧了, 而後帶著人利索的辦差去了。

內閣諸位大人在差房裡忙著呢,結果石堅就找了,“太子殿下有口諭——”

內閣各有各的差房,而今這一嚷嚷,上下的屬官敢不把內閣都給通知了?那是儲君呀!

程翰作為首輔,急匆匆的出來,等人員到齊了,才帶頭跪下,等著宣旨。

石堅學著呂城的樣子,“太子殿下有諭,內閣總攬賑災事務,知道朝廷之難,此乃拋磚引玉之策,請諸位大人斟酌!”說完,將匣子往對方手裡一送,“諸位大人請起,東西已轉交,告辭。”

說完,真走了。

程翰捧著匣子,心說,這是出了什麼主意呀,還跟錦囊妙計似得封存的這麼嚴實。

五位閣臣聚在一起將匣子打開。可心裡怎麼想呢?這位被晾著的,不知道該怎麼親近的儲君送來了這個東西,怎麼說呢?

太急切了!

好歹安安靜靜的,等東宮一切塵埃落定了,再折騰也不遲呀。

說實話,這麼一來,就落了下乘了。隱隱的,對這位太子多少是有些失望的。

萬勝萬大人跟著去過遼國,其實覺得這位殿下是挺沉穩的一人,怎麼這回這麼沉不住氣呢?他催促,“既然是東宮之策,怎可等閒待之?程大人,先看看再說。”

是啊!先看看再說。

程大人是首輔,隻能由他來打開。

匣子打開了,裡麵是一遝子紙張,瞧著眼熟,取出來,是銀票。

數了數,十三萬四千八百五十兩。

按照皇子的俸祿,這些年儉省著開銷,也剩不下這麼多呀?除非把賞賜也都包含在內了。瞧!有零有整的,叫人覺得太子的兜裡肯定不足五十兩銀子。

可是,賑災……這點銀子夠乾嘛的?

才要這麼說,可緊跟著就覺得不對。內閣幾個人相互對視一眼,覺得事情不好辦了。

人家太子的口諭上說了:這是拋磚引玉之策,叫內閣斟酌著辦。

這裡沒有計策,隻有一遝子銀票。銀票是哪裡來的?是太子個人的私產。

所以,計策是什麼呢?是叫大家都掏腰包嗎?

不能這麼辦呀!這麼乾是要得罪人的。

程翰能怎麼說呢?他合上匣子,這個計策能不能被采納這不要緊,要緊的是,咱們趕緊走吧,得去見見太子了。

便是不能這麼乾,也得親自回複太子一聲呀!

所以,有沒有被采納對太子來說重要嗎?不重要了!

反正今兒,內閣得齊齊整整的去見見太子了。

於是,頂風冒雨的,求見太子吧。

太子很溫和,不撂臉子,來了就見。見了就免禮賜坐,坐下開口就問:“可是孤考量的不周到?”

那也不是!程翰就道:“自大陳以來,有勳無職,有職無勳,朝中大人身有勳位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官員都是靠著俸祿養家糊口的……”

四爺緩緩點頭,“如此呀!這麼說,有職者無閒銀,無職者有閒銀。”

內閣:“……”雖然這是實情,但是這麼說好似有點得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