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天地情懷(106)三更(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6345 字 2個月前

天地情懷(106)

桐桐站在上麵, 笑語嫣嫣的,好似隻跟皇後說話。

就聽她說,“婦人們嘛, 燒香拜佛是善事,修橋鋪路也是善事;施粥接濟是善事, 憐老慈幼亦是善事。朝中是棟梁之才,內帷必然極有教養。托付以這樣的事,是可以放心的。”

六皇子好似品出一點滋味了, 重點在那句‘修橋鋪路’上!

感情這兩口子在打配合呀!

他就順勢遞話:“儲妃所言甚是, 兒臣以為可嘗試!之前太子殿下還提了,認為官道廢弛,正商議如何辦才好。不想儲妃提議了這事, 兒臣以為甚為妥當, 路段以所轄地位界限, 日日有人修, 自無廢弛之憂……”

這怎麼行呢?

此事不可等閒視之,嘩啦啦跪下了一片,“不可!”這修橋鋪路的事,絕不是慈幼局那般的事務,這不一樣。這牽扯到朝堂的方方麵麵,怎可叫婦人插手, 這不是兒戲嗎?

四爺就道:“修橋鋪路在於什麼呢?在於日常維護。這路不僅與息息相關,更與各地的官員百姓息息相關。之前確實有商議此事,建議組織流民入配軍, 此法確實是可行。能解眼下朝廷之難,可謂是一舉多得之法。”說著就看向大皇子和一皇子。

兩人同時點頭,事實上, 兩人就是這麼想的。

可桐桐卻緊跟著又說,“此法能用多久呢?十年?一十年?三十年?時間久了,必然會導致冗員、冗官,繼而產生冗費!彼時,該怎麼辦?若是花了銀錢了,事辦的漂亮,這銀錢也值得。可諸位也該知道,一旦發展到這一步,就意味著相互推諉,不肯擔責。甚至於,路不好,朝廷才能多給銀錢。路不好,朝廷才能一直需要他們。於是,這便成了一個死循環。繼而滾成一個大問題!不問題不在現在,而在將來。如今,有更好的法子,避免這種麻煩,為何不行呀?事實上,路的好壞,與當地的百姓關係最為密切。也隻有他們會真心實意的,希望條條路都好走,也隻有他們才知道哪裡的需要修了。那麼,為什麼不能把路交到跟當地息息相關的人手裡呢?主管的夫人們,隨著丈夫的調任,來換主官。誰在任上,都會儘心竭力。官員五年一任,五年也夠將路整修一遍的了……”

“可此事關朝廷監察,官員任命,絕不是儲妃以為的那麼簡單。”程閣老急切的看聖上,“聖上,萬萬不可。”

文昭帝心裡笑,麵上卻有些猶豫。

桐桐便一臉不高興,且還看向大皇子一皇子等人,一臉的求助。

小五心裡著急,覺得桐桐扒拉的這個權利實在誘人,急忙道:“父皇,儲妃此策,或可試行!”

一皇子低聲道:“退下吧,此時不可如此。”

怎麼就不行呢?

眼看小五一著急就要爭執,四爺這才說話了,“諸位先不要著急。這不是在商量嗎?儲妃之策,確實有不妥當之處,然則,也並非全無道理。既然儲妃之法不可,那孤就拋磚引玉,說一法來,看看能不能行的通。”

隻要不叫女人管這事,隻管說便是。

四爺就說,“各地都有吏,由各地官府聘用,這得由各地的稅銀之處俸祿。孤以為,以後呀,吏一律入冊,由各行省考核,予八品以下官身。入官員考核行列!若是儘忠職守、政績斐然,官聲良好,那便可以酌情簡拔。路這一項,可交由吏官來負責。從驛站到官道,可單設以四品衙門主管。”

主管的衙門才四品,真不是什麼位高權重的地方。

除了給這些人提了身份之外,多支出什麼了?俸祿嗎?

不會的!俸祿以前是各地的官府支付的,就像是縣太爺覺得這些人當用,就留用了。用縣裡收上來的賦稅,給這些人發俸祿。

那現在朝廷要發,也就意味著,這部分銀錢得先交給朝廷,再由朝廷的名義給發下去。

銀子過了一道手,給對方提了個不高的官身,沒多養一個閒雜人等。但其實,事一下子就給辦了。

當地修路,還是需要人手的。

隻靠欺壓,不給錢不給糧的叫人乾活,這事行的通嗎?

也不成!其一,一旦入了官員序列,就在朝堂的考核之列。一經發現,人頭落地,且子子孫孫都出不了頭。他們害在本鄉本土,真要是一朝壞事了,那本鄉本土的人能生吃了他們。這就像是有些小偷小摸在彆處犯案,卻堅決不在門邊下手是一個道理。他們怕犯了眾怒。人家再也不怕這種世世代代都為吏的人家了。其一嘛,那就是既受各地父母官管轄,又跟對方存在一定的利益和競爭關係。彼此監督著吧!人事關係一複雜,誰都得抻著勁兒。

當然了,這些細則裡需要考量的就多了。

不過跟叫女子修橋鋪路比起來,好像還是這個更容易接受吧。

林克用就說:“弄這麼複雜做什麼?儲妃說的甚好!”

這話一出,頓時眾人怒目而視。儲妃的話聖上未必聽的進去,但是林克用呢?

誰不知道聖人把這個義弟當半個兒子,倚重的時候當手足,寵溺上來比寵溺皇子們還多。他的話聖上是真的進去的!

儲妃此舉,本就是給她自己拉權利呢!內命婦是皇後的職責,自然也是儲妃的職責。內命婦的職權越多,皇後和儲妃的分量越重,這是不用說大家都懂的事。

作為儲妃的親爹,這麼說還是在為她閨女張目呢!

還玉郎呢!啊呸!

被這麼一逼,程閣老忙道:“太子殿下此法,臣以為……可嘗試。儲妃所提慈幼院之事由內命婦主管,臣亦覺得,可行。”

意思是,咱各退一步吧!取一個中間的平衡點。

文昭帝一下一下的摸了下頜的胡須,一臉試探的問皇後:“那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