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 歲月流年(48)三更 歲月流年(48……(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8382 字 2個月前

歲月流年(48)

這一忙就忙了好幾天。彆人的腳都泡的不像個樣子, 就四爺沒事。雖說灌了水灌了泥,肯定冰冷冷的不舒服,但是沒這麼一直泡著, 這就比彆人強。

桐桐早就從家裡拿了乾衣裳, 人一回來就趕緊塞到辦公室先叫換了。

外麵是雲嵐跟彆人說話的聲音,她自來嗓子亮, 這會子不知道跟誰說話呢,一邊說一邊笑,“你們都是沒人心疼的,你們去看看人家金司曄,林雨桐給用塑料布纏著呢, 一點沒遭罪。”

桐桐:“……”她也朝外喊, “哪沒遭罪呀?不一樣冷的颼颼的。”

這個雲嵐不說,一塊去的人都知道有人裹著塑料布呢, 一群男人在一起能說什麼呢?一樣是葷素不忌的。雨鞋裡灌了水, 當然得往出倒了, 那不得把鞋先脫下來呀。這一脫張眼睛的都看的見。

外麵還有人喊:“小林呀,你得早早的提醒呀。這麼好的主意也藏著?”

“我怕你們搶塑料布!就那麼一點,沒舍得給你們。”桐桐把乾的鞋襪遞過去,站在門口跟外麵的人說笑。

這麼一說,一群人越發的笑了。

周大姐來送熱水,還笑道:“還沒辦婚禮呢, 不是那沒羞沒臊的小媳婦, 怎麼越發臉皮厚了。”

錢美萍出來幫忙端吃的,搭話說,“小媳婦就得沒羞沒臊、沒皮沒臉呀?我覺得我還是有的。”

馮遠光著腳從辦公室出來,腳確實泡的不像個樣子。也說錢美萍, “最沒皮沒臉的就是你,咱們這出納同誌呀,對她自己還是存在誤解的。”

純粹就是說笑話呢。

雨過天晴了,大清的心情不錯。

高健喊著吃飯,桐桐趕緊催四爺:“整的醬肉包子,南大隊的豬圈被雨水泡塌了,豬砸傷了,乾脆殺了。今兒吃肉包子!”

就那麼饞呀!

“我還偷著買了幾斤排骨,今晚上回去就燉。”

然後四爺分了三個醬肉包子,咬了一口,覺得味兒還不錯。他招手叫桐桐,桐桐擺手,“不吃。”其實是已經吃過了,廚房的師傅偷偷給的,給了一個,嘗嘗為味兒就算了。

可四爺還是沒吃完,吃了一個,不餓就算了。難道有好飯,還是公社犒勞的,誰都舍不得往完的吃,留著給家裡人帶的。

辛苦了這麼長時間了,換班休息吧。吃了飯,該彙報的彙報,沒事就可以回家了。

雲嵐朝桐桐擺手,“你跟你們家老金回去吧,我去彙報。”

四爺低聲問:“彙報什麼?”

“上麵下來人視察過了。”

四爺沒當回事,低聲跟桐桐道:“魚沒少弄,已經捎話給鐵柱,叫他們帶人下去往回拉,今晚上能到家。”

真的?那要醃起來,以後有醃魚吃了。

她現在特彆熱衷於醃菜,蘿卜也好,白菜也好,秋裡各種老菜梆子都好,曬乾或是醃製,要不然菜永遠都不夠吃。

誰知道晚上鐵柱送魚的時候,還帶回來一蛇皮袋子彆的,“不重,也不知道是什麼,說是老四特意叫留著帶回來的。”

什麼呀?

桐桐打開一看,是一袋子秋豌豆,還正嫩著呢。

她愛吃這個,在水裡煮了之後就這麼吃豆子,又綿又軟,最好吃了。

韓翠娥對這個沒什麼喜歡不喜歡的,在灶上給桐桐煮著,又遞了包子過去,“吃吧,老四都帶回來了。”

“我真吃過了。”桐桐說著就看四爺,四爺接了之後往出走,“我給老城巷子送去。”

反正家裡就是這麼投喂金中州的,有點好吃的光明正大的給送去。四爺每月月初給五塊錢,他自己一個人過日子,吃喝不愁的。生產隊看著四爺的麵子也不給他安排重活,一天一天的悠哉悠哉的過。

四爺去送的時候,又是一屋子的老頭。打牌嚼豆子,烏煙瘴氣的。

金中州出來把包子一吃,低聲問四爺:“上次你拿來的茶葉……還有沒有?”

茶葉?四爺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金中州說的是桐桐自己做的棗葉茶。

春上的時候家裡的棗樹發芽了,她整天去氣象哨,那地方土崖上長了許多酸棗樹,抬手就能摘到。一天一布兜,路過的時候順便摘下來的。這就是采摘麻煩、紮手,製作起來費時間,但泡出來的茶水也是黃綠黃綠的,味道也還行。

之前金中州提了幾次,說是江家的磚茶特彆好喝。可現在從哪弄磚茶去?那玩意是雲貴自做的,也就是江家的兒子當兵,從當地的老鄉手中買的人家自己做的茶磚。市麵上也有茶廠出來的茶磚,但沒人用心生產的結果就是茶磚質量堪憂。

之前朱有為給了一塊茶磚,打開之後四爺就放棄喝了。太粗糙了,反而不如人家農家自己偷著做的那種。後來,乾脆就放小會議室,隻說是朱有為叫捎帶回來的。給朱有為做了人情了。

他自己都不喝,能拿來叫金中州喝嗎?去外麵買吧,像是購銷社賣的那種茶梗、碎茶沫子,也得在一兩塊錢一斤,沒有副食品票一樣是買不到的。桐桐倒是嘗試著想買好的茶葉,可是在百貨商店問了,一斤大紅袍十八!

對於月工資二十來塊錢的人來說,喝大紅袍真的喝不起。

然後家裡就一直喝自己做的茶,北方沒有茶葉,就用彆的替代。家裡像是棗葉茶、桑葉茶、柿葉茶、銀杏葉茶、蒲公英茶。桐桐覺得棗葉茶比較適合金中州,那就先拿去一些叫他喝著吧。

並沒有告知他那是什麼茶,然後喝了之後還想要?

可一次給了你三四斤吧!鮮茶葉做成乾茶葉,三四斤不老少呢。一般是四比一的比例,三四斤乾茶,得需要十三四斤鮮葉子。這葉子不能是老的,得是那種才冒出來的嫩芽芽,一點點大。得在滿是刺的酸棗樹上摘下來,十三四斤這個東西,容易嗎?回來又是各種炒製,怕潮濕長黴,折騰個沒完。

結果這才多長時間,喝完了?

四爺笑了一下,“有!回頭給你送來。”棗葉茶你是再彆想了,不用問都知道,又不知道散給什麼人了。

桐桐就指了指掛著的布袋子,“蒲公英茶,那玩意野的很,要多少有多少。柿子葉,拿袋子直接擼下來的,也不費勁。愛給人給人去唄,就是花了一點功夫。”

不能給的多了!給的多了他轉手送完了,撐不到明年再做糟踐完了怎麼辦?

取了麻紙,包了一斤左右的量,就這些了。

出門瞧著誰順路,喊個人給捎過去就行。

這人就說:“是你爸又要了吧?哎呀!誰有你爸有福氣?現在誰家把茶葉這麼糟踐?”

四爺隻叮囑,“這是一斤,要快完了得提前說,副食品票現在挺難弄的。說的遲了,我這一忙,怕是這茶葉就接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