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 大宋反派(1)二更 大宋反……(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8029 字 2個月前

大宋反派(1)

雷聲轟隆, 雨幕如注。

深山茂林之中,一處不打眼的石堆。猛地, 石碓被什麼推開了……然後鑽出一隻小腦袋來, 眼神如冰,四下裡掃了一遍。

而後才緩緩的從石堆裡走出來,一身的泥一身的水, 身形看起來也不過是個不大的女童的樣子,雨水落在身上, 衝刷著身上的泥漿。

桐桐左右看看,雨夜山林, 電閃雷鳴,身後那石碓似乎是小小的墳塋,這孩子被埋葬在裡麵, 挖了一個淺坑,人放進去, 坑上鋪了一層樹枝,而後摞在上了碎石頭。應該是才埋下不久, 甚至石頭都沒堆完,可能是變天了,埋她的人怕山裡不安全,直接跑了。

本就不是密封的環境,人要是沒死,這麼著也是捂不死的。

如今雨水順著石頭的縫隙落進去,人醒了。幸而坑上搭著樹枝,伸手推開樹枝,石頭自然就挪開了。

桐桐判斷,這孩子原來並沒有死。殺她的人對沒死的人下不了手, 這麼著……其實要不是這場雨,今晚就有野獸撲過來把這孩子撕碎了。

她抹了一把臉,扭頭看看密林裡藏著的無數的眼睛,得趕緊想辦法,雨一停,野獸真能吃人。

可這耳邊是要走,這樣的天這樣的地方,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也看不見前路,往哪走?

她盯著緩坡的地方:便是一個成年人,想把一個孩子扛到山上也是費力的。所以,一定有一個平緩好走的地方,且離山下不太遠。隻是這座山本身大概是人跡罕至吧。

看看高大的樹木,在雷雨天爬樹躲避是找死,那就不如選稍微空曠的緩坡,試著往下摸索看看。

一路往下,手腳無力,她乾脆一屁股坐到地上,往下挪。

確實不遠!

數百米之後,就是山下的小路。

一道閃電下來,看的清清楚楚的,小路蜿蜒,不知道通向哪裡。不過,不遠處的小路上停著一輛推車,沒錯,就是推車。

她踉蹌的過去,鑽到了車下先避雨。

這推車應該是拉原身來的人推著的,走的時候天要下雨了,再加上這地方沒有人來,他不怕車丟了,就這麼撇下車直接跑了。

縮在車下,不敢睡,也不敢走神,就怕哪裡竄出來一個野獸來。

她警惕的四下看,緊跟著,又是一聲炸雷,然後火星子一閃,桐桐親眼看見雷劈在一棵大樹上。那棵樹就在自己之前停留過的地方!

然後大雨中,大樹還是冒起來火苗。不大功夫,邊上起了一個火柱子,這應該是周圍有枯木吧!

火一起,山林裡就亂了起來。被驚擾的野獸四下裡跑。

桐桐給嚇的,這玩意要是真蔓延開可怎麼辦?幸而火大雨也大,桐桐緊張的盯了一晚上,火沒蔓延太大,雨勢漸漸變小的時候已經不太能看見火星了,隻能聞見濃濃的煙味兒。

等雨徹底停了,桐桐從架子車裡鑽出來,眼前這個山頭被燒了大半,有些樹木沒被燒完,就那麼黑漆漆的矗立在那裡。

桐桐看看架子車,再看看地上有沒有自己留下的腳印。幸而路上都是貼地麵長的雜草,踩上去不會留下太明顯的腳印。她專踩草往上爬,不叫留下痕跡。省的埋原身的人一會子找回來發現端倪!

現在上去:一則,上麵還有火星子,能烘乾身上的衣物;二則,上麵也許有被燒死的動物,能補充點體力。

四肢並用,上去比下來難多了。

果然,靠近山林了,能感受到熱度。腳上的鞋濕淋淋的,並不怕走在這種滿是灰燼的地麵上。她上去先把墓重新給蓋好,看起來還是個完整的石碓。然後起身在附近摸索,找尋吃的。

被大火燒過之後,一目了然。以前藏的很嚴實的兔子洞,這會子也露了行蹤。這玩意從彆的洞裡可能都跑了,就是熏死在洞裡,也挖不出來呀。

所以,看見洞她就沒停留,抬腳邁過去了。

可這一腳踩下去,腳下一空,趕緊撤回來,結果洞口上方塌了,她疾步往後撤,前麵就露出一個不大的坑來。長條形的,跟原身爬出來的地方相似。

桐桐一下子明白了:這裡還埋葬過其他人。

她用手把泥和灰扒開,裡麵確實出現了人的骨架。再往出扒拉,一個完整的人體骨骼就露出來了。

這人死了十年往上了吧!一樣是沒有棺槨下葬的。衣服或是其他的什麼東西都早已經腐爛了,不可能留到現在。

屍骨上有什麼呢?什麼也沒有。隻能看出來這人死的時候應該很年輕,是個成年男性。

死者為大,她把泥土重新往回填。不管這裡是亂葬崗一樣的地方,還是這死者跟原身有什麼特殊的關係,這都不重要。先給埋回去再說。

正忙著呢,結果手一頓,手裡這個泥塊裡混著一塊硬質的東西,肯定不是石頭。觸手像是金屬的質感。

她將泥裡的東西扣出來,然後用溫熱的灰蹭乾淨上麵的泥,露出本來的樣子。

這一露出來,桐桐瞬間就睜大了眼睛,似銅又似金,上麵鐫刻著文字,文字上有紅色的用朱砂描在字體上,現在依舊是鮮紅的顏色。

這個東西它叫——丹書鐵券。

丹,是說用朱砂描的,字體呈紅色。

鐵,是說這個東西的材質。

這就是被民間傳為‘免死金牌’的東西。這東西從劉邦開始,一直存在到明末。好似崇禎皇帝給過魏忠賢的侄子一個鐵券。

當然了,曆朝曆代,這玩意庇護的範圍都不同。這一塊到底是什麼時候的?

天更亮了一些,勉強能看清楚上麵的字跡了。

看完之後,桐桐都愣住了。這一塊丹書鐵券,應該是趙匡胤賜給柴家後人的。趙匡胤黃袍加身,從後周柴家人手裡謀奪了皇位。得位不正,為了安撫人心,下旨要厚待柴家子孫,於是就賜給丹書鐵券,意思是柴家後人犯罪不得加刑。

這個東西是賜給誰的呢?是賜給後周的最後一個帝王,柴宗訓的。北宋建立了之後,這個禪位的柴宗訓被封為鄭王,然後賜給丹書鐵券。

隻是,鄭王後來被送到房州,二十歲的時候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