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6. 大宋反派(37)一更 大宋反派(37……(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6317 字 2個月前

大宋反派(37)

她真打呀!

這禦史甚至一聲都沒吭出來, 人被打的朝前一摔,再沒有動靜。

“郡主, 你可知當朝毆打禦史,是何罪過?”後麵繼續有人站出來,“言不論罪,議事而已!不管主張什麼,總得容人說話。為人臣子的諫言,這是臣之本分;而郡主今日所為, 並非本分。”

桐桐也不問此人是誰,隻問說,“那我問你,為人臣子諫言,棄國棄民,此等諫言也是本分麼?”

“朝中誰人不是讀了聖賢書的?這自來總歸有利益權衡。當爭才爭,當棄自然就該棄!”

桐桐‘嗬’的一聲, “很好!”她啪的一棍子掄過去,先打在了嘴上,“狗長了牙尚且知道看家護院,有人在家門口徘徊,有人衝著主人家叫嚷, 它還知道呲牙咬人呢。你連看家護院的心思都沒有, 既不能看家, 又不能護主, 那你長這牙何用?”

‘啪’的一聲, 滿嘴的血,混著牙齒往出流。

慘叫之聲才傳出來,一棍子又照著脊背打了過去, “既然站不端正,那就彆站著了。要你這脊梁何用?”

又是‘啪’的一聲,此人整個人朝前撲倒,倒是沒暈過去,一邊叫著,一邊掙紮著想起,可還就是起不來了。

倒下起不來的人,滿嘴是血的現場,文官不由的都朝後退了一步。

郭淮擋在太後身上,太後將人推開了,麵色嚴肅,隔著簾子朝外看,卻並未言語。

趙禎麵前的太監要呼喊,被趙禎瞪了一眼給製止了。這個時候朝外喊,能喊什麼?郡主桀驁,卻絕不會生出叛逆之心。

王曾這般的老臣,看著站在大殿中手持凶器之人,這才說站在後麵的武將:“郡主氣也撒了,好了……你們將郡主手中的棍棒收了吧。”

話音落下,便從後麵走出個二十來歲的武將,“郡主,交給臣……”

桐桐棍子一動,輕輕的挑起對方的腰帶,一把給送到大殿之外,“這是取自周世宗陵寢邊的槐木,誰敢來拿?”

隻扔出去了,並未傷人。

但也不對呀!王曾拉著臉給後麵幾個武將使眼色:禦前手持利刃,這是犯上。

可三個年輕的武將愣是沒能近身,這就有意思了。

一個麵黑的中年武將走了出來,“都退下!”

桐桐將棍棒朝後一藏,這將軍再怎麼擒拿,她隻躲閃,不用棍,也不還手。

此人皺眉:“郡主瞧不起臣?”

桐桐退後兩步,“我認得你,你是‘黑王相公’王德用王將軍。您十七歲時,就陪著老將軍出兵夏州討伐李繼遷……”

夏州這地方叛了歸,歸了叛,來來回回幾次。趙匡義在位時期,李繼遷就叛亂過。

“當時您作為先鋒,率軍一萬與李繼遷在鐵門關交戰,第一戰您便斬首十三,俘獲了牲畜一萬餘。而後,彆人都不敢與李繼遷交鋒之時,又是您率五千人馬,轉戰三日,迫使李繼遷退兵。之後,您又主動墊後,確保將士安全撤離。”桐桐說著,就又退後兩步,“將軍乃是社稷功臣,是為了江山天下上過戰場流過血的人,是敢與敵交鋒之人。”

說著,她雙手將棍棒奉上,“莫說對您動棍棒了,便是您用棍棒來教訓我,也萬萬沒有我還手的道理。這棍棒,隻打臨陣怯敵之人,隻打臨戰脫逃之人,不敢加棍棒於社稷功臣之身。”

王德用看著奉送到麵前的棍棒,再看看這個還是少年模樣的女子,他如何能伸出手接這個棍棒?

那一樁樁一件件的過往從她口裡說出來,她說:不敢加棍棒於社稷功臣之身。

可上過戰場的,為這個天下拚過命的,是沒被打,可貶謫打壓比棍棒打在身上還叫人難受。

她就這麼抬眼看他,眼睛清淩淩的,隻要今兒他伸手拿,她絕不會有半絲反抗。

可他的手背在身後,緊緊的攥成了拳頭,卻實在是伸不出去。

張耆從前麵走過來,伸手要拿桐桐手裡的棍棒,桐桐反手一轉,那棍棒打在了對方伸手來的手上,然後一收,依舊在桐桐的手裡。

這姿態表明了:你想拿?沒資格。

張耆瞬間臉漲的通紅,“郡主,臣亦是在戰場上禦敵身有軍功之人。”

“我知!你曾與契丹為戰,受過傷,也曾斬殺過敵將,更是當年諫言先帝,可與契丹一戰。先帝未曾聽你的諫言,而後才有了兵臨城下。我記得!”

張耆微微頷首,“那為何臣拿不得……”

桐桐問他:“可還記得王繼忠?”

張耆皺眉,無言。

桐桐一下子就笑了,“沒錯,王繼忠被俘之後投降遼國,可難道當年不是因為你們畏敵,無人敢去。是王繼忠主動前去迎敵,被數倍與他的強敵包圍……你們中有誰去救他了!戰後,你們可有想儘辦法迎袍澤回來?而今,你們一個個的高官厚祿,人人都自詡為功臣。隻他,當年一腔孤勇,卻成了叛將。那麼我敢問,而今你有什麼資格伸出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