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2. 大宋反派(53)二更 大宋反派(53……(1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6385 字 2個月前

大宋反派(53)

這一路上好了又惱, 惱了又好,還挺有意思的。

眼看到了地方了,耶律岩母低聲道:“這回你真得下去了,不能叫人看見咱們坐在一起。”

桐桐故作不懂, 問說, “為何呀?”

你傻呀!耶律岩母一副跟你解釋不清楚的樣子, “反正你下去吧。”說完又覺得這麼著不好, 又追著補了一句, “回頭我叫婢女偷偷給你送貂皮大氅,可暖和了。”

好啊!我等著呢。

桐桐下車之後, 也不著急。叫遼國這公主和駙馬先行, 他們在後麵休整休整再走也行。

說實話,這一路走來, 真就覺得叫人家夏州不合適, 人家就是獨成一國, 應該叫夏國才對。

此時, 興州城已然可見了。李德明將都城從西平府遷移到了興州。據說是早差不是十年前, 興州附近的懷遠鎮出溫泉了, 而在溫泉附近有人看到了龍的蹤跡。於是, 上上下下的都奏請李德明遷都。

正好呢, 李德明覺得以前的西平府為四塞之地, 不利於防守。而這懷遠呢,西北有賀蘭之固, 黃河從它的東南繞行而過, 西平正好作為障蔽,形勢利便,於是, 就同意了遷都。

不僅遷移過來了,還有宮室正在營建。迄今為止,怕是都修了七八年了吧。

桐桐騎在馬上,看著遠處的峰巒,再看看不遠處的湖泊,雖是塞外,但也是水係發達,植被豐茂。

她問四爺說:“湖裡肯定有魚吧?”

有!肯定有。四爺指著不遠處的溝渠,“看見了嗎?這是灌溉的水利。”

相對來說,農業基礎還不錯。

“嗯!也能種兩季莊稼。”桐桐看著不遠處的田地,驅馬往過走,靠近了,一看這情況,她扭臉喊四爺:“這是水稻茬。”

知道!“唐詩上說,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四爺到跟前看了看,“百渠流潤,愣是把這裡變成了魚米之鄉。”

桐桐就笑,“好地方啊!”

是啊!好地方!山好,水好,出產好。

因著一路看這些,這就耽擱了半日。

眼看到了城門口了,有倆官員迎了過來。

這兩人一個自稱叫張元,一個自稱叫吳昊,都是漢臣。

桐桐打量了這兩人一眼,這兩人很特彆,用漢人的說法,就是他們的名字犯了忌諱了。李元昊的名字裡帶元又帶昊,他們偏偏一個叫張元,一個叫吳昊。

四爺低聲解釋,“這兩人是大宋的落榜舉子,到了這邊來,故意將名字改成了現在的名字,在酒樓題詩引起李元昊的主意。李元昊未曾怪罪,重用了他們。此二人亦是李元昊的謀臣。”

桐桐皺眉,這種現象是好還是壞呢?好的現象是,而今的百姓好像沒有太大的民族壁壘,漢人又如何,去彆國一樣為官;而壞處是,好似國家的歸屬感也不強。

可要是去細想,這不就是一個融合的過程嗎?就像是七國爭霸一樣,這個國家的人去那個國家做丞相,一樣的輔佐王圖霸業。

若是這麼去想,她再看著兩人,瞧著好像也不那麼礙眼了。

自家一行被帶到了都亭驛。看著上麵碩大的招牌,桐桐嘴角勾了勾,挺有意思的。

都亭驛是大宋都城設置的使館,專門接待彆國使臣的。結果這裡也有都亭驛,還把自家一行安排在了都亭驛。

態度擺的很明白,這裡是夏國,你們是大宋來的客人。

張元站在門口,矜持的朝四爺笑,“王爺,您請入內。若是招待不周,還請見諒。”

四爺沒言語,隻回身牽了桐桐的手,一起邁進了大門。

這裡並沒有安置遼國的使臣,據說遼國的時辰被安排進了夏王的溫泉彆院裡。其他的桐桐也沒興趣知道,隻是覺得這李元昊做事還真有點放不下架子。既然選擇了結義為兄弟,到了你的地盤上了,你這般對待,可妥當呀?

李元昊不是不想做一場戲,而是傷情又複發了。

沒有誰願意弑父!計劃早有,但他一直想著,萬一這半年情況好轉了呢!隻要傷好了,一切如舊,這些計劃就隻當從來沒有過。

可這立秋了,該秋獵了。獵場上野利部的年輕人吆喝著,“世子開獵!世子開獵。”

這第一箭得由世子來射。

多少人看著,多少人盯著呢,這一箭他是非射不可的。父王當時解圍說,“為父來!你再養養。”

可這一箭不射,總也有人來試探的,想看看自己這傷怎麼樣了。

於是,他在獵場上彎弓搭箭,本來不那麼疼了,隻是不太靈便而已,小心些不容易露餡。可彎弓射箭單手不行,這是一個靠力氣也考驗精準度的動作。